御碑亭

明代廬山御碑亭

御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根據他的表述建造這個建築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表示對江西人的感激!原因很當然,我們不能夠忽視皇帝人物的所有行動都是有自己深刻的政治原因!那朱元璋為什麼建造這個建築?朱元璋出生於安徽鳳陽,地區缺水,經濟落後,中國有話講:說鳳陽道鳳陽,鳳陽自從出了一個朱元璋,十年就有九年荒!在這個艱難的環境下,朱元璋出家做和尚,到處流浪乞討,最後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閏三月初一日,投郭子興部下,子興見元璋狀貌奇偉,異於常人,遂留置為親信兵,屢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取金陵后,改稱應天府洪武元年(1徠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在即位詔書中稱應天為京師。由於自己窮苦的出身,在當時封建大一同的思想下,老百姓和朝廷中的官員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朱元璋就借運送碑石的契機來向天下來宣揚他的君權神授!證明他是上天指定的唯一統治人選

基本簡介


整個御碑亭的建造風格比較獨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為了紀念周顛仙等人就在這台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還保存著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著這位朱皇帝親自撰寫的《周顛仙人傳》和《四仙詩》。這塊御碑高約4米、寬1.3米、厚0.23米。御碑亭是彷木構歇山頂石亭,平面呈正方形。每邊寬5.8米、亭高6米、整座亭子內外厚重,亭子四面無柱子都是石壁。僅在三面有門,一面沒有門,在亭子正門外刻有兩幅對聯:外聯是“姑從此處尋蹤跡,更有何人告太平”。內聯是“四壁雲山九江棹,四亭煙雨萬壑松”。綜合說明了只有順應民心的歷史要求。也反映了老百姓強烈追求太平世界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