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南京城

明朝前期首都

明南京城,是明朝京師應天府(南京)府治所在地,亦是明朝前期首都,後期陪都,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都城,其規模之大,史上諸城均難望其項背,面積逾230平方千米,分為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

明南京城始建於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於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歷時28年,是遵循禮制、呼應天象、順應自然的傑作,在“中國即天下,天下即中國”傳統政治理念的影響下,依照《周禮》為原則,根據“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象,結合南京虎踞龍盤、依山傍水的地理優勢,一改以往都城牆取方形或矩形的舊制而築,成為中國禮教制度、傳統堪輿天象和自然地理相結合的典範,獨樹一幟。

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120萬,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南方的軍事、政治中心。

1956年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明故宮遺址、南京明城牆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南京明城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明故宮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牆作為“中國明清城牆”項目的牽頭者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地理區位


南京地理條件優越,北倚長江,水源充沛,運輸便利,南有秦淮河繞城而過,是水運集散地。這裡自古就有“龍蟠虎踞”的美譽,鐘山龍蟠於東,石城虎踞於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舊城區位於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處,是城市對外交通的要衝地帶,居民密集,商業繁榮,為朝廷服務的大批手工業作坊也設置在這裡。由於地近皇城,大臣們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區,如徐達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鄭和宅在馬府街等。皇帝命令建造的十六處大酒樓則分佈在商市彙集的舊城西南一帶。
皇城區設在舊城東側,北枕鐘山支脈富貴山,南臨秦淮河。既有水運方便,又和舊城緊密相聯,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風水術所追求的陽宅“背山、面水、向陽”的模式,唯一的缺點是地勢低洼,但四面環山,為兵家要衝。

京師城郭


簡述

京師城郭
京師城郭
明朝京師南京城從內到外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牆構成。數百年的滄桑,宮城、皇城、外廓三圈城牆已毀壞殆盡,惟有高大的京城牆,除城門等木構建築不復存在,城牆依然屹立。所以,通常所稱的“南京城牆”、“南京明城牆”即指京城牆。
南京城的修建可以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鐘山的西南麓新築皇城和改築南唐以來的金陵舊城;第二階段是自舊城的西北端沿外秦淮河向北築新城牆直到龍江關(今下關);第三階段是建造聚寶門、三山門、通濟門各主要城門,以及玄武湖旁城牆和各主要街道;第四階段是建造外郭城。

宮城

宮城和皇城:遷三山填燕雀
宮城,俗稱“紫禁城”,為都城核心,偏於南京京城的東隅,有御河環繞。即今明故宮一帶。
1366年,也就是明朝建國的前兩年,朱元璋下令開始興建皇城和擴建應天府城。劉伯溫等所勘定的宮城位置,雖然位於鐘山的“龍頭”之前,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但是,由於這一帶是前湖(燕雀湖)的湖身所在,地勢十分低洼,朱元璋只好調集幾十萬民工來填平此湖。由於填湖需要大量的土石,故南京民間有“遷三山填燕雀”的傳說。還盛傳在填湖過程中,朱元璋曾把住在湖畔的一個名叫田德滿的老漢,活生生地投入湖中墊底,作為“填得滿”的“吉兆”,後來又封他為“神”。
南京皇城圖
南京皇城圖
經過艱巨的填湖工程,地基問題才算基本解決。為了避免地基下沉,當時曾經採取了在城牆下部鋪墊巨石,以及在宮殿下面打進密集的木樁,並鋪砌磚石結構的大型下水道等措施。然而,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時候,宮殿地基的下沉現象就很嚴重。整個皇宮的地勢,顯出南高而北低,今午朝門以南一帶較高,以北則較低。按照封建迷信的說法,這很不利於後代,甚至會“絕後”。這時,朱元璋已經年老力衰,追悔莫及,只好在一篇《祀灶文》中哀嘆說:他本想再一次遷都,但已力不從心,只好聽天由命了。後來,某些封建史學家也附會說,朱元璋死後不過4年,他所傳位的皇太孫──建文帝朱允炆為朱棣(即明成祖)所逼自焚而死(一說是出家為僧,遠走南洋),就是由於南京明故宮“風水”不好的緣故,這當然是無稽之談。
明朝的南京宮城,南北長達2.5公里,東西寬達2公里,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分前朝三大殿和后廷六宮兩部分。在宮城城垣上開築城門有午門、左掖門、右掖門、東華門、西華門和玄武門。

皇城

皇城是護衛宮城的最近的一道城垣。城垣上開築城門有洪武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
皇城和宮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築合稱為皇宮。皇宮依照《禮記》五門三殿的舊制,由外向內依次為洪武門、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五門之後為“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三大殿──皇城南面的正門叫“洪武門”,在今光華門內稍北處,然後是一條縱貫南北的寬廣御道,稱為“千步廊”。御道的東面,分佈著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和工部等中央高級行政機構(只有刑部在太平門外)。御道的西面則是最高的軍事機構──“五軍都督府”的所在地。御道中部偏北是“外五龍橋”,橋北就是承天門和端門,今光華門內御道街中段的外五龍橋,還是明代初年的原物,不過橋欄桿是后加的。
承天門和端門相當於北京故宮的天安門和端門,接著就是宮城(紫禁城)的正門“午門”。午門的主要部分還矗立在御道街的北端,俗稱為午朝門。此門保留有5個城門洞,只是城樓早已坍毀,僅存石柱礎,東、西兩座角樓的城基也於早年被拆。門北還保存有一座“內五龍橋”,是明代的原物。午門主要是傳達聖旨的地方,也是皇帝處分大臣的所謂“廷杖”(即打棍子)之處。至於因罪斬首,一般都是在太平門外的刑部“天牢”或在鬧市中心進行。在承天門、端門和午門一線以東,建有祭把朱元璋祖先的“太廟”;此線以西,還有祭把主宰封建國家命運之神的“社稷壇”。這同北京故宮天安門的東面有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西面有社稷壇(今中山公園)的情況是完全一樣的,午門的東北,據說是當年“冷宮”的遺址,宮人有罪者,就被打入冷宮。
午門以內是所謂“前朝”。位於中軸線上的3座主要大殿是“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相當於今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通稱為“三大殿”。其中奉天殿的規模最大,俗稱“金鑾殿”,皇帝即位和其他封建大典都在此殿舉行,它的遺址就在今中山東路午朝門公園對面的馬路北側。今午朝門公園內所保存的石刻,主要是奉天殿前“奉天門”的遺跡,以及位於午門和奉天門之間的“內五龍橋”和橋畔的明代碑刻。
“三大殿”以東有“文華殿”,以西有“武英殿”。文華殿的東南,有一座“東華門”,據說當年文官入朝都要從此門出入。武英殿的西南,也有一座相對稱的“西華門”,據說是當年武官入朝的必經之路。午朝門的東、西兩面,還各遺留有一座當年紫禁城的城門。
“三大殿”以北是所謂“后廷”,就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包括奉先殿、柔儀殿、春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和西北角的御花園等,直到后宰門的玉帶河為止。那一帶保存下來的遺跡,只有當年御花園中的一座假山,俗稱“馬娘娘梳妝台”。1964年曾在玉帶河西段發現了大量明代的瓷器,說明當年的御廚房就位於“后廷”的西部。據史書記載說,御廚房的灶都是用銅磚砌成的。

京城

京城:依山形水,形制獨特
皇城的外圍,還築有一道都城的城牆以加強防衛。這部分都城的東南角,在通濟門附近與宋元時期的舊金陵城相接。南面的正門叫“正陽門”,就是現在的光華門。從正陽門經過洪武門、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和三大殿,一直到北安門,都位於一條正南北的中軸線上。東面的正門是朝陽門,位於中山門的稍南處,與東華門、西華門和玄津橋(在今逸仙橋稍南處)等,也同在一,條正東西的橫軸線上。北面的正門是太平門,當年主宰刑殺大權的“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就位於太平門外的玄武湖濱,俗稱為“天牢”。由於明太祖和明成祖兩代在南京殺了很多人,太平門外的哭聲日夜不絕,所以人們把通向“天牢”的那段太平堤稱為“孤凄埂”。
皇城興修完畢后,朱元璋就著手向北拓寬都城。但是,在開始時他還拿不定主意,究竟是沿著玄武湖南岸的覆舟山和雞籠山麓的六朝建康城北牆向西築呢,還是沿著玄武湖的西岸向北築?從現存的遺跡看來,起先他是傾向於利用建康城北牆向西延伸到鼓樓和清涼山一帶的。因為今雞鳴寺后俗稱為六朝“台城”的一段城牆,已在明代進行過加固和改築,並在雞籠山的北麓中斷。如果按照這一方案,明初的都城就只有今城的2/3大小。事實證明,朱元璋後來廢棄了這一方案,而沿湖向北築城,這可能予更多地考慮了鞏固江防的需要。但是,這個方案的工程量很大,沿線都是山崗丘陵和人煙稀少的地方。大概是先通過秦淮河的入江孔道,將建築材料從水路運到漢西門(今漢中門稍南)和龍江關一帶,再分段興築,並且充分利用了沿線的黃土丘陵,以增加城牆的高度。最後分別自神策門(今和平門)向南,自今雞鳴寺后解放門向北築“后湖城”,這部分是利用了六朝時的“十里長堤”,從而完成了“應天府城”的全部工程。
洪武京城圖志中南京城牆
洪武京城圖志中南京城牆
這座作為明代初年都城之用的應天府城,城周長度號稱96里,據有關部門實測為67.35華里(35.676公里),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城池。即使與同一時期世界範圍內的大城相比,也是首屈一指的,要超過城周29.5公里的巴黎城。

外郭

外郭:黃土丘陵土城頭
傳說朱元璋造好應天府城以後,就帶著他的兒子們登上鐘山觀察都城的形勢。他們發現宮城離開鐘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宮很容易被擊中,而且還有一些重要制高點,如南面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對城防非常不利。於是,朱元璋又於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應天府城外圍的黃土丘陵築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牆並開設城門16座,所以俗稱“土城頭”。它的周長號稱180里,實際上只有120華里(60公里)左右,各段磚築的部分加起來約40華里(20公里)左右。
外郭呈菱形,最北城門為觀音門、最東為麒麟門、最南為夾崗門,西邊的外郭城垣未合圍,留下南北兩豁口分別延伸至長江邊。從東郊的麒麟門起,向北經過仙鶴門、姚坊門(今堯化門)、觀音門、佛寧門、上元門,直到江邊的外金川門;從麒麟門往南,經過滄波門、高橋門、上方門、夾崗門、鳳台門、大小安德門、大小馴象門、江東門和柵欄門,也止於江邊,其中外金川門和柵欄門是晚明所開的。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南京有“外城門十八”。這座外城已於早年被毀,但人們仍然使用這些城門的名稱來作為當地的地名。

發展概況


明初,南京城內外駐軍約二十萬人,除一部分駐守皇宮和沿江外,大部分軍隊都駐紮在城內西北地區。這裡有大片營房、糧倉、庫房和各種軍匠工場,形成一個獨特的軍事區。
在上述三地區的中間位置,建有高大的鐘、鼓樓,作為全城報時之所,這顯然是接受了元大都的遺規。
南京的道路系統呈不規則布置,城牆的走向也沿舊城輪廓和山水地形屈曲繚繞,皇宮偏於一邊,使全城無明顯中軸線,一反唐、宋、元以來都城格局追求方整、對稱、規則的傳統,創造出山、水、城相融合的美麗城市景觀。
明南京城,為南北長、東西窄的不規則形,南北20里,東西11里多,周長67里,面積55平方千米。《明史·地理志》、《大明一統志》記載南京城周長96里是不正確的。南京城有13門,南3門,正門為正陽門;西5門;東1門;北4門。城牆用大石條奠基,完全用青磚包砌,有垛口13616個,藏兵洞200座,平均高度12米左右。城牆依山帶水,盡佔地利,十分堅固。北起獅子山,南到聚寶山,西包清涼山(石頭城),東盡鐘山之麓,“皆據崗城之脊”,猶如蟠龍。
南京的城牆牆基用條石鋪砌,牆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磚壘砌兩側外壁,中實雜土,唯有皇宮區東、北兩側的城牆全部用磚實砌。南京城33.68公里長的城牆,所用之磚由沿長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個縣燒制后運抵南京使用,每塊磚上都印有監製官員、窯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質量責任制之嚴格可以想見。城牆沿線共辟十三座城門,門上建有城樓,重要的城門設有瓮城,其中聚寶門、通濟門、三山門是水陸交通要道,每門都設有三道瓮城以加強防衛。當初城牆上建有軍士宿衛用的窩鋪房二百座,雉堞一萬三千餘個。現城牆尚存21.35公里,窩鋪無存,雉堞有少數殘留。
明南京城
明南京城
在這座城牆之外,又修築了一座長達50餘公里的外郭城,把鐘山、玄武湖、幕府山等大片郊區都圍入郭內,並辟有外郭門十六座,從而形成保衛明皇宮的四道防禦線,即:外郭、都城、皇城、宮城。

建造特色


南京城牆看似“不規則”的形狀,其實有著非常嚴密的規則,其根據就是中國古代都城營造傳統的“堪輿術”。在“中國即天下,天下即中國”傳統政治理念的影響下,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對天象星座的長期觀察,將環繞北極和比較靠近中國周圍上空的星象,分為三垣、二十八宿。
所謂“三垣”,是指環繞在北極和比較靠近頭頂天空的星象,分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區,由於各區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圍繞成城垣的樣子,故稱“三垣”。
明南京城的宮城,依照“紫微垣”布局。紫微垣“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故而用紫宮來當宮城的名稱,意為“以北極星為中心的紫微垣城”,又因宮廷之內門戶有禁,故又被稱為“紫禁城”。紫微垣內有華蓋,位於北極的北面,南京故宮城內三大殿的中殿取名“華蓋殿”。
明南京城的皇城,依照“太微垣”布局。太微即“政府”之意,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南京皇城內與太微垣相對應中央官署的布局是:千步廊東(左)西(右)兩側均為大明帝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端門為太微垣的南門,皇城內故亦設端門。
明南京城的京城,依照“南斗星”與“北斗星”星宿聚合加之“天市垣”布局。京城的13座城門分別對應“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顆星。南京城牆東南角的通濟門至西北角鍾阜門與儀鳳門之間作一劃分,南為南斗六星,北為北斗七星。南斗星的六顆星對應為聚寶門、三山門、清涼門、石城門、定淮門、儀鳳門六座城門,北斗星的七顆星對應為通濟門、正陽門、朝陽門、太平門、神策門、金川門和鍾阜門七座城門。
南京城牆呈“南斗”與“北斗”聚合形布局,與朱元璋陵墓明孝陵呈北斗星布局不是單純的巧合,而是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時,受當時社會及思想影響的結果,體現了“天地合一”與“皇權神授”思想。
天市垣,是“天子率諸侯幸都市也”。“天市垣”中的“貫索”星座(即代表刑部天牢),在南京京城的位置及建造的理由。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就太平門外建三法司(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時稱:“太平門在京城之北,以刑主陰肅,故建於此。敕曰:肇建法司於玄武之左,鐘山之陰,名其所曰貫城,貫法天之貫索也。
是星七宿如貫珠環而成象,乃天牢也。”因此,朱元璋利用這種布局嚇唬三法司的屬臣:在“貫索”圍成的星環中,如果沒有其他星在裡邊,說明刑法得當,沒有營私舞弊的現象;如果有其他星在星環裡邊,說明刑法失當;如果在星環裡邊的其他星很亮,說明有重大的冤案、假案。並在通往三法司的“孤凄埂”上,建造了一座牌坊,上面書寫了“貫城”兩字。顯然,這是朱元璋利用天象作為鞏固其統治(包括職能和人心)的一種手段,與南京城牆設計思想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