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地安門的結果 展開
- 北京市的景點
- 小說
地安門
北京市的景點
地安門,俗稱後門,是北京中軸線上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明清皇城北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樓以南。1954年拆除。
地安門是北京中軸線上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是皇城的北門,天安門則是皇城的南門。南北互相對應,寓意天地平安,風調雨順。地安門是北京皇城四門之一。皇城正門稱天安門(明稱承天門),東稱東安門,西稱西安門,北稱地安門。明稱北安門,俗稱厚載門,亦稱後門。
北京城門
“內九外七皇城四”中“內九”指的是內城上的九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城牆上的東直門、朝陽門;南城牆上的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西城牆上有阜成門、西直門;北城牆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徵。具體如下:
內城九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地安門
皇城其他:大明門、端門、東三座門、西三座門
宮城四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現代城門:和平門、復興門、建國門、水關門
地安門
中華民國期間,為便利交通,1913年、1923年將地安門東西兩側的皇城牆拆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1954年底至1955年2月,以整治道路交通為由拆除地安門及雁翅樓。
1955年,有些社會名流對拆除地安門存有質疑,有關部門遂將地安門拆除所得的門窗、柱子、過梁、柁、檁等構件編號造冊,連同磚石及琉璃瓦等構件運往天壇,計劃在天壇內北側原樣復建地安門及雁翅樓。但是後來因為天壇內發生火災,堆放的地安門及雁翅樓木質建築構件全部被燒毀,復建地安門和雁翅樓的計劃遂終止實施。拆除所得的建築材料後來用於修建天壇北門。
2004年,北京市政協委員王燦熾正式向北京市政協提出了關於復建地安門的提案。2005年,多位文史學家提議復建地安門及雁翅樓。2011年,北京市文物局啟動中軸線文物保護工程,計劃修復地安門雁翅樓,但沒有動工。2012年,北京市啟動“名城標誌性歷史建築恢復工程”,地安門雁翅樓復建工程是其中的一項。2013年5月16日,地安門雁翅樓復建工程啟動。2014年8月,地安門雁翅樓主體工程已完工,擬於同年“十一”前完工。
地安門是北京皇城四門之一。皇城正門稱天安門(明稱承天門),東稱東安門,西稱西安門,北稱地安門(明稱北安門),俗稱厚載門,亦稱後門。為磚木結構之宮門式建築,面闊七間,中明間及兩次間為通道,明間寬7米,兩次間各寬5.4米,四梢間各寬4.8米,總面闊38米,通高11.8米,進深12.5米。正中設朱紅大門三門,左右各兩梢間為值房。門內大道兩側有米糧庫、油漆作、花炮作等機構。地安門內左右兩側各有燕翅樓一座,為二層樓,原為內務府滿、蒙、漢上三旗公署。
據文獻記載,地安門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因為是皇城的北門,凡為皇帝北上出征巡視時大多要出地安門,親祭地壇諸神時也出地安門。
地安門
早年,地安門內設置有許多為皇家服務的衙門,諸如尚衣監、司設監、司禮監、酒醋局、織染局、針工局、巾帽局、火藥局、司苑局,還有鐘鼓司、供用庫、蠟庫、帘子庫、兵器庫、皮房、紙房、安樂堂等。
地安門內的地安門內大街東、西兩側原來各建有雁翅樓一座。兩樓東西對稱,與地安門同時興建,原為內務府滿、蒙、漢上三旗公署,功能是皇城後衛哨所。1924年溥儀被逐出紫禁城,部分太監曾在雁翅樓暫時居住。兩樓均為磚混建築,頂覆黃琉璃瓦,面闊各為十五間,每座樓的佔地面積約為300平方米,北端分別靠近地安門東西兩側。1954年,兩樓隨地安門同時拆除。
2013年至2014年,進行了地安門雁翅樓復建工程。由於此前地安門已經拆除、市政道路修建及擴建等影響,新建雁翅樓的建築風貌與原雁翅樓無法全部相同,僅能夠在原建築遺址上東側樓從南往北恢復4間、西側樓從南往北恢復10間。為和原雁翅樓加以區別,設計方案中將部分原歇山頂屋面改為懸山頂屋面,採取斷頭處理,設標誌牌進行說明。
復建后的雁翅樓,東樓4間、西樓10間。總建築面積1041平方米,每間房長4.66米,面積大約30平方米。建築外觀主體為紅色。頂部採用黑火布瓦(古建築中的小青瓦,一般用於廟宇、殿堂等等),瓦下採用壓五墨繪製有牡丹、祥雲等圖案。雁翅樓每間房的正面由格子窗相連。樓內以乳黃色為主。截至2014年8月,各間房之間僅有柱子,相互連通,尚未獨立成房。兩座雁翅樓前各有一個長度大約為兩個10間房的院子,將雁翅樓包圍。
地安門
公元1503年,弘治十六年二月重修。
公元1571年,隆慶五年七月修葺。
公元1652年,清順治九年七月重建,並易名為地安門。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侵略軍曾在地安門遭受清軍的頑強抵抗。在緊急關頭,慈禧太后帶了光緒皇帝倉皇逃出紫禁城,出皇城北門地安門,再出內城德勝門,走避西安。
民國十三年(1924年)驅逐末代皇帝出宮時,部分太監曾暫棲於此樓。為便利交通,分別於1913年、1923年將地安門東西兩側城牆拆除。這位末代皇帝也是從地安門灰溜溜地走向他的出生地攝政王府的。
1950年代將地安門拆除,並闢為路。地安門后演化為地片名,泛指地安門東、西大街,地安門內、外大街相交十字路口附近。東屬東城區管界;西屬什剎海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與北海地區,屬西城區廠橋街道辦事處轄域。北端至鼓樓,南端為景山。
1954年底,為了疏導城市交通將地安門拆除。
1955年2月3日路面竣工,車輛通行。當時,因為一些社會名流對拆除地安門持反對意見,政府許諾將從地安門拆下來的門窗、木樑、木柱、木柁、木檁都一一編號登記造冊,連同磚石琉璃瓦等統統運往天壇,計劃在天壇北壇上門內照樣移建一座地安門。不料,日後天壇內發生火災,堆垛在那裡的木質材料全部化為灰燼,移建地安門之議從此也就泡了湯。
2010年,將近50年過去了,如今在天壇北門內尚殘存有少量地安門拆下來的殘磚、廢石和破舊的琉璃瓦,又因為沒有留下實測圖紙,移建地安門的計劃也就無法實施了。
歷史上,皇城四門都曾遭受過火魔的襲擾。
1457年,天安門明稱承天門。明天順元年七月丙寅,承天門遭受雷擊起火被毀,後來重建。
1651年,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修,並改名為天安門,寓意天賜平安。太監曹吉祥及其從子曹欽謀反,放火燒東安門。東安門於明天順五年(1461年)次年重建。
公元1782年,《大清高宗皇帝實錄》卷一一五四載: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四日,諭“地安門外被火房屋,相距地安門甚近,該步營兵丁尚能保護地安門外,甚屬勇往。著施恩所有保護地安門人等,每人給銀二兩,以示鼓勵。”這項記錄表明:乾隆皇帝是重視對地安門進行保護的。同時也表明,地安門在歷史上曾險些被火焚,幸被救護而未殃及。
1912年2月27日,袁世凱策動兵變,放火焚東安門。
1950年12月1日,西安門因用火不慎發生火災被毀。
1954年底,為了疏導城市交通將地安門拆除。
地安門。
明《武宗實錄》曾有記載,皇城之外設有72座崗亭,每個崗亭駐守10名官兵,共720名官兵,專門負責環城保衛,尤其是夜間巡邏,每天從起更時開始,便由這批官兵分批編組搖著銅鈴、帶著腰牌,沿著皇城根巡邏。從長安右門到地安門是巡城的一半。
地安門外有18座紅鋪,駐守有180名官兵,可見警衛制度之嚴。地安門往昔為禁地,普通百姓是不得隨便出入的。清朝推崇古制前朝後市,地安門商貿活動比較活躍,市場繁榮。但是,皇城之內為皇上宸居,諸王在內居住,漢官大臣是禁止在皇城以內居住的。
早年,地安門外豎有一通石碑,上書“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如果有誰躍馬揚鞭而過,則被視為欺君之罪。因此,假如把地安門內的皇家世界比喻為天上,那麼,地安門外的什剎海一帶就是人間俗世了。常言道:水火無情。
地安門是皇城的北門,天安門是皇城的南門。南北互相對應,寓意天地平安,風調雨順。地安門是北京古老的中軸線上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
1950年代被拆除是一件極大的憾事。據報道,隨著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深入以及北京人文奧運計劃的實施,北京城北中軸線的整治和保護已經提上日程。
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和西城區已經開始著手編製北中軸線的整治保護方案,同時復建地安門已經作為北中軸線整治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體現在整治保護方案中,圍繞地安門的交通道路組織方案也將組織論證。
市文物局證實地安門不再復建
調查顯示,45%網友反對復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呼籲,保護現有名城風貌最重要,文物部門的相關人士也參與了地安門是否需要復建的論證,經過審慎的討論和考察,最終決定不再復建地安門。據大運河申遺辦公室調查,55%網友支持復建,45%反對復建。
規劃出台時間尚未確定
中軸線申遺啟動之後,來自北京市規劃部門的消息稱,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將與文物局一起啟動中軸線申遺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劃定出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以及保護重點等,並且列入即將公布的中軸線文化保護規劃。具體何時確定及公布保護規劃,目前尚未最後確定。
保護現有風貌最為重要
對於中軸線申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專家顧問謝辰生認為,保護現有名城風貌,就是要嚴格按《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辦事,不搞特殊化,不能大拆大建。對於在《總體規劃》頒布前審批的項目,要進行嚴格的重新審批。現在需要的是加強保護,而不是繼續拆遷,最重要的是在申遺的過程中,北京城是否能夠得到真正的保護,舊城的拆建工程能否因此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就算申遺成功了,保護得不好,也還是可以取消的”。
2005年,距離地安門不遠的鼓樓東大街進行修繕。根據居民意願,十幾戶沿街的民房變成門面房。一種“微循環”的改造方式開始試行。採用這種方法,鼓樓東大街成為北京第一條沒有拓寬,沒有大面積拆改,基本恢復清末民初歷史原貌的街道。
2012年,北京啟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名城標誌性歷史建築恢復工程”,拆除了58年的地安門雁翅樓將被重新復建。雁翅樓復建歷時近一年。
2014年,在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努力下,擁有861年輝煌建都史的北京,在城市規劃方面進步空前,曾經不被重視的衚衕、民居得以保護,禁止隨意拆除。地安門一帶幾乎沒再出現大規模的城市改造,相反,那些只留存在老照片里的舊時景象漸漸回歸併再現。
2014年年初,北京啟動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的修編,關於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內容也成為總歸修編涉及的六大內容之一。其中,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將分項重點研究“功能”、“平房”、“安全”、“管理”等內容,並將制定舊城人口、產業發展計劃,編製舊城建設“負面清單”。
地安門[建築]
不過因現有條件所限,位於東側的雁翅樓被安樂堂衚衕和部分民居所擋,只復建了4間;西側的雁翅樓也受到路邊商鋪的影響,只恢復了10間。因此,此次復建並沒能再現當年雁翅樓的完整容貌。為與原有的雁翅樓區別,原歇山屋面改為懸山屋面,並做斷頭處理。
除地安門雁翅樓外,寶應寺、歷代帝王廟西配殿及北圍牆、牛街禮拜寺大殿、先農壇外壇壇牆等均已修繕完成,明年五一前將陸續開放。位於前門西河沿街南側的大柵欄勸業場修繕后將作為體驗型博物館性質的藝術活動中心,預計2016年前投入使用。
地安門
成吉思汗紀念館佔地面積為3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前後兩院。在三間展品屋內陳列著成吉思汗家族遺傳物品近40件,其中以600多年前用蒙古文寫成的聖旨和流傳500多年的弓箭等藏品最為吸引人們眼球。在北側的紀念品室內,幾名遊客正在購買繪著白月亮、紅太陽、黃星星圖案的吉祥三寶掛毯。
該館館長巴音稱,他作為成吉思汗35代子孫,一直致力於收集家族遺物,至今已經募集到百餘件精品。他同時表示,正準備在北京或內蒙古建設佔地1.5萬平方米的大型成吉思汗紀念館。
網民熱議地安門復建
據大運河申遺辦公室一項調查顯示,55%的人支持復建,其他45%的人反對復建。
在網站上,一些持“反對復建”觀點的網友認為,地安門即便“復建了也是假古董”。贊成復建的網友則表示,現有技術手段完全可以使交通讓路,復建地安門可以讓人更了解地安門歷史。
地安門老居民
72歲的洪蔭福一家在地安門北已住到第五代,已有80多年,他家位於地安門路口的東北角。
昨天,洪老人回憶,他童年時的地安門,外形像今天的正陽門,三個門洞,兩邊小門洞過自行車,中間高大的門洞過汽車;門洞兩側還各有四間房子,“可惜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鎖起來了,我沒進去過,只記得夏天的晚上,大人孩子都要到地安門前的大台階上乘涼”。對於地安門復建,洪蔭福並不感冒,“沒有旅遊價值,建了倒會嚴重影響交通,弊大於利”。
王世仁(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專家):
反對南移,支持原址復建
王世仁是堅決反對地安門南移復建的專家之一。為推動地安門原址復建,他曾到實地考察,並與其他文保專家共同給北京市政府相關領導寫過建議信。
昨天得知地安門不再復建的消息后,他表示,隨便移位復建,對中軸線和皇城文化的保護,沒有任何意義。他認為地安門原址復建非常有意義,如果不能復建,對於中軸線申遺,也許沒什麼影響,但對於中軸線文化的保護,將是一個遺憾。他不認同“原址復建將影響道路交通”。
劉陽(北京史地民俗協會理事):
劉陽認為,地安門城樓復建,對於中軸線的文化保護和申遺意義並不大。
劉陽說,地安門復建本身不是真古董還是假古董的問題,歷史的傳承不可能排除復建,如果用傳統工藝原貌復建,地安門城樓依然是文物。不過,復建地安門,為疏導交通,要修環島或地下通道,勢必會帶來周邊建築、路道格局和環境的破壞。然而,地安門周邊的道路格局,甚至寬窄,都保留著明清時期北京城的風貌,本身就是非常珍貴的文化遺跡,“經不起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