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溝鎮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轄鎮
王溝鎮是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位於豐縣西10公里。地處蘇、魯、皖三省交界,素有“雞曉鳴三省”之稱。總面積126.21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120101畝,下轄31個行政村,176個自然村。人口9.05萬人(2017年)。
鎮區位於鎮域東部,面積3.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82人。王溝鎮由原來單樓鄉和王溝鄉合併,2000年4月經江蘇省人民政批准,撤鄉建鎮。
2019年11月21日,王溝鎮入選第三批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名單。2019年12月16日,入選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名單。
1958年建王溝公社,1966析建單樓公社。1983年分別改王溝鄉、單樓鄉。1996年,王溝鄉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王溝、邵樓、孫許庄、周庄寨、五所樓、王老家、前劉集、李溜、劉平樓、劉大樓、劉元集、程庄、戴樓、呂屯、張河、蔣河、王半截樓、曹樓、王仙橋、齊古同、兩河集、西張庄、東張庄、李胡集、程集、陳庄、大楊庄、小楊庄、丁婁、王大庄、朱河、梁飯棚、惠廟33個行政村;單樓鄉面積38.5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單樓、苗城、蔣屯、南蔣集、劉樓、蘇河涯、孫油坊、宋園、趙集、孫集、於庄、劉電池、北蔣集、劉菜園、袁寨、蔣老家、許廟、袁油坊、曹廟、梁樓、銀河涯、王集、張集、雜坡地、田樓、石窪26個行政村。
2000年4月,撤銷單樓鄉,併入王溝鎮,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9.56萬人,轄5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蔣單樓村。2003年末,全鎮人口23241戶、95600人,其中農業人口7997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854人。鎮區位於鎮域東部,面積3.9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8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82人。2008年末,面積119平方千米,人口101392人,轄王溝、邵樓、張庄、王老家、李溜、劉元集、王半截樓、曹樓、兩河集、程集、梁飯棚、丁樓、王大庄、周庄寨、單樓、苗城、孫油坊、趙集、劉電池、劉菜園、蔣老家、許廟、梁樓、銀河涯、蔣屯、張蔣河、劉小集、張王集、陳庄、雜坡地、石窪31個行政村,176個自然村。鎮政府駐蔣單樓村。
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西部,地處蘇、魯、皖三省交界,距縣城10千米。轄3個社區、31個行政村。屬黃河衝擊平原,地面高程一般在42-44米之間,西部略高於東部。太行堤河、白衣河、苗河、三聯干河、二支河過境,建有苗城河水庫。豐王公路通往縣城。漢高祖劉邦斬蛇亭遺址在境內,漢劉邦飲酒豐西澤中亭遺址在李胡集村北,還有三省井、三省亭等景觀。
王溝鎮屬黃河衝擊平原,地執高亢,地面高程一般在42-44米之間,西部略高於東部。境內有東西走向苗城河、白依河、太行堤河三條河流,南北走向的三聯干河,二支河、苗城河經過一、二期開挖已形成口寬200米,高37米、可蓄水500萬方的苗城河水庫,土地肥沃,物產豐饒。
建設鎮后王溝鎮(駐蔣單樓村):轄32個村委會。
王溝 | 邵樓 | 張庄 | 王老家 | 李溜 | 劉元集 |
劉大樓村 | 王半截樓 | 曹樓 | 兩河集 | 程集 | 梁飯棚 |
丁樓 | 王大庄 | 周庄寨 | 單樓 | 苗城 | 孫油坊 |
趙集 | 劉電池 | 劉菜園 | 蔣老家 | 許廟 | 梁樓 |
銀河涯 | 蔣屯 | 張蔣河 | 劉小集 | 張王集 | 陳庄 |
雜坡地 | 石窪 |
320321113:~001122王溝社區~002121單樓社區~003122程集社區~201121單樓村~202220苗城集村~203220蔣屯村~204220孫油坊村~205220趙集村~206220劉電池村~207220張王集村~208122雜坡地村~209122石窪村~210220許廟村~211220梁樓村~212220引河涯村~213220劉菜園村~214220蔣老家村~215121王溝村~216220邵樓村~217220周庄寨村~218220張庄村~219220王老家村~220220李六村~221220劉元集村~222220劉小集村~223220張蔣河村~224220王半截樓村~225220梁飯棚村~226220兩合集村~227220曹樓村~228122程集村~229220陳庄村~230220王大庄村~231220丁樓村
王溝鎮是豐縣木業生產大鎮。起步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改革開放之初。部分農戶開始從事木質鏡框、沙發的製作,生產的產品銷住全國各地,部分打入國際市場。到80年代後期,隨著市場結構的變化,建築裝潢材料的需求量大增,許多加工戶開始轉向木線條加工,並帶動周邊農戶紛紛加入木線條加工的行列。由於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產品需求量呈現出向優質高檔化的方向轉化,木線條由原來加工桐木、椴木轉向加工進口櫸木、白木,同時畫框生產也迅速崛起,在王溝鎮已形成了木材加工、產品銷售的一條龍生產經營,木線裝飾條迅速搶佔了國內大中城市。截止2003年底,全鎮從事木業加工、銷售戶共1460戶,從業人員1.2萬人佔全鎮人口的12%,其中外出銷售戶1034戶,從業人員8000人,在鎮區內長期生產的426戶,從業人員4000人,形成了許廟、兩合集、良樓、王大庄等16個木業生產專業村,許廟、兩合集等專業村開通了北京、天津、大連等地的專用車輛,每天都有近百人往返大城市與生產基地之間,形成了信息、資金、人才的密切交流現狀。經過多年的發展,木業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全鎮形成了以原木經營、木線條裝飾、板皮、暖氣罩加工、刨花板、多層板、科技板生產、高檔鏡相框製作等為重點的優勢產業。木線裝飾條銷售網點遍布國內56個大中城市,主導著國內的木線市場。徐州森鑫工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檔工藝畫框銷住美國、英國、南非、韓國等15個國家。全鎮木材吞吐量達15萬方,銷售額5億元以上。傳統的木材加工為農民增收提供無窮的後勁,又帶動了果蔬加工、化工、鑄造和第三產業的興起。
徐州綠海食品有限公司,是王溝鎮投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龍頭加工企業,佔地1.8萬平方米,總投資1000餘萬元,年加工蔬菜3萬噸,可生產片、絲、段、粉四大系列30多個品種脫水蔬菜2000餘噸。另外還可以一次性保鮮冷儲新鮮果蔬1000噸。
徐州昌平罐頭有限公司佔地55畝,投資520萬元,主要生產白桃、黃桃、蘆筍、雙孢茹罐頭等系列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深受用戶好評。果蔬加工企業一是解決了群眾的“銷售難”問題,二是可以引導農民向訂單農業發展,進一步促進生產結構的調整和發展。
江蘇心實肥業有限公司是被江蘇省批准成立的股份制企業,以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信譽,生產的“心實”牌系列複合肥、磷肥、微肥榮獲江蘇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稱號,銷往安徽、江蘇、山東、河南等省市183個網點,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
徐州太陽雨工藝品鑄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各式壁爐、花缸、蠟燭台等系列工藝品200餘種、銷往英國、德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王溝原是傳統的以糧棉種植為主的農業大鎮,圍繞著農業增效、農戶增收目標,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了糧食、特菜、果品等支柱產業。
糧棉生產一直保持著糧棉生產大鎮的地位,到2003年底,優質小麥種植面積5.56畝,總產量1.77萬噸,棉花種植面積2.23萬畝,總產量2335噸。
王溝鎮山藥、蘆筍、牛蒡等特菜面積為1.87萬畝,優質蘆筍質地細膩、纖維柔軟,防癌健身功效十分明顯,是當今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所產山藥以其塊莖碩壯,營養豐富而且耐貯耐運等特點,在國內外市場上很受歡迎。出產的牛蒡粗長挺拔,是譽滿日本及東南亞諸國“蔬菜小霸王”。獨具物色的農業已成為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
王溝鎮所處地區被國家環保總局確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生產的“大沙河牌”紅富士蘋果被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指定為唯一無公害水果,享譽海內外。皇家嘎啦蘋果、黃桃、水晶梨等優質水果市場供需十分活躍。全鎮擁有果樹種植面積2.47萬畝,年產各類水果1.49萬噸。
發達的交通通訊為發展經濟接上騰飛的翅膀,6000部程式控制電話為農民搭上致富的快車,三橫十一縱環鎮公路通達里程150餘公里,村村通上了寬暢平坦的柏油路,豐單南路、王趙路、王碭路穿境而過,交通極為便利。
方興未艾的勞務輸出為農民增收開闢了新的致富空間。全鎮共有4.4萬名勞動力,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絕大多數受到良好教育,能吃苦守紀律,為開展對外勞務輸出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外出務工農民從業地域不斷擴大,足跡遍布國內各大中城市,他們或從事木業加工、銷售、或紡織、服裝製作,或搞建築、跑運輸,平均每人每年收入近萬元,同時還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立辦事處,專門負責勞務信息和勞務輸出,為農民走出家門,尋找發家致富開闢了新的門路。2003年年底,勞務輸出人數達17562人。
全鎮現有單樓農貿市場和王溝邊貿市場2個,單樓農貿市場主要位於鎮駐地,王溝邊貿市場位於蘇、魯、皖三省交界處,有青山羊交易市場,小商品市場和果品蔬菜批發市場,具有獨特優勢,在蘇、魯、皖邊界地區贏得了很大知名度,全年完成市場貿易成交額13000萬元。
全鎮共有幼兒園5所,小學22所,初級中學2所,高中1所,在校生15200人,全鎮共有教師786人,其中高級教師167名,中級296名。王溝鎮劉大樓村劉輝輝在2004年度高考中,以優異成績取得徐州市理科第一名,成為高考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
王溝鎮的體育較為普及。全鎮多年來共為大專院校輸出送學生289人。
鎮級衛生院有單樓衛生院、王溝衛生院2個,建築面積5860平方米,有病床30張,設內、外、婦、兒科等科室,配有B超、心電圖及X光機等設備,全鎮有醫務人員99名,31個村級衛生室全部達到農村甲級衛生室標準。
鎮內設有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影劇院,基本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1997年10月份獲江蘇省先進文化鄉鎮。
鎮內有漢高祖斬蛇處碑亭、豐西澤中亭、三省井、三省亭、苗城河水庫等人文歷史景觀,環境優美。
漢高祖斬蛇處碑亭,現位於王溝村。史載豐西南(今王溝鎮境內)有漢高祖劉邦斬蛇處,遺址為今王溝鎮梁飯棚村西。有明代石碑。《史記》載,高祖劉邦以泗水亭長送徒驪山至豐西澤(實豐西南)中飲酒縱徒,徒工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前行遇大蛇當道,高祖遂拔劍斬蛇,后率眾隱於芒碭山澤之間成為一支重要反秦義軍。後人於此處建廟立,以紀其事。因年代久遠廟碑俱毀。公元1992年秋由豐縣人民政府和原王溝鄉人民政府重建,立與原王溝鄉政府駐地王溝村,以紀念劉邦起義之壯舉。
豐西澤中亭,遺址在王溝鎮梁飯棚村南,清代有好事文人立碑於該鎮李胡集村。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37年,秦四川郡豐縣人劉邦任四川郡泗水亭長(位於古泗水岸邊,在當時的沛縣境內),奉命押送眾徒至驪山為秦始皇修陵,自沛城至豐城西南大澤北,劉邦不再前行,眾飲酒歇息,入夜劉邦釋放眾徒,並帶領追隨者前往芒碭山隱匿,后又回到大澤旁的枌榆社附近宣布反抗暴秦,從此豐西澤中亭四海蜚聲。史記漢書有記,歷版縣誌皆載。豐西澤中亭秦始皇建漢未毀於兵燹,爾後又有興建,屢毀屢興,為使古迹不至漂沒,以光澤後世,故公元1992年秋由豐縣人民政府和原王溝鄉政府重建亭並鐫石為記。
三省井位於東經116°22′,北緯34°38′的江蘇省豐縣王溝鄉前劉集村、山東單縣朱集鄉小張庄村、安徽碭山縣劉暗樓鄉郭集村交界點上,該地素有三省庄之稱,故名。我國第一位徒步萬里沿黃河兩岸作農村考察的江蘇省縣市農業科技報優秀編輯、徐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王榮華,自1992年8月開始在三省庄進行科技扶貧活動,了解到這裡地勢高亢,十年九旱,適逢三省庄今年大旱,苗枯黃,村民吃水困難,他毅然倡議在三省交界點上打一口深水機井,並於6月19日代表蘇魯皖接壤農村科技開發協作小組與前劉集村、小張庄村、郭集村代表簽訂興建三省井協議:協作小組負責資金,三村提供用地,並歸三省共有。7月28日動工,特請專家朱啟昌親臨工地指揮,奮戰六日,機井告竣,井深80米,井口直徑0.5米,井水質好,出水量大。該井既是蘇、魯、皖三省界,又是邊區人民團結和友誼的象徵。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費孝通欣然為三省井題詞,使其大為增色,是為記。
蘇、魯、皖三省交界處,八年前打一深井,井亦名為三省井,豐、單、碭三縣欣然。昔漢高祖斬蛇豐西澤,聚義芒碭東,即為此處。豐縣王溝鎮政府承辦,護井建亭,亭六角昂首,玉欄金頂,曲格剔透,挑檐玲瓏。亭延井名,稱三省亭。
苗城河水庫,位於王溝鎮南部與孫樓交界處,走向自西南向東北。苗城河水庫全長9公里,分別於2000年、2001年兩期開挖,形成水庫后一次可蓄水500萬方,不僅改善了王溝鎮的用水條件,而且也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麥桿畫是我國失傳的隋朝宮廷工藝品,20世紀90年代,三十五里廟村劉尊龍根據有關資料,潛心鑽研,多方求教,以靈巧的雙手利用麥桿的自然光澤、紋理和質感,大膽創新、發明並藉助現代化的技術對這一傳統工藝推陳出新,使古老的傳統民間工藝重放光彩。
工藝麥桿畫以精緻麥桿為原料,將麥桿用藥水浸泡、熏蒸、漂、剖開整平后,製成麥桿平片,再經過除芯、切片等加工處理,運用拼貼、鏤刻、鑲嵌等製作技法,按照平面浮雕、立體等構圖造型,製作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花鳥、亭台、樓閣等二百多種題材的產品。以古樸自然、優美曲藝的藝術風格,暢銷澳大利亞、日本、歐美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評和喜愛。
2019年11月21日,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王溝鎮入選第三批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名單。
2019年12月16日,入選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