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殺率
社會統計數據
中國自殺率
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對抑鬱症患者的幫助和干預不夠。現在,全社會基本的心理知識普及還很差,由於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偏見,許多人怕丟面子,不敢去看醫生,特別是在農村,根本沒有求助的地方。在農村,也根本就買不到治療抑鬱的葯,農村的大夫也不知道是什麼問題,應當怎樣處理。這幾個因素加在一起,由於抑鬱的情緒沒有被處理和治療,危險因素沒有減少是一個關鍵因素。
另外,社會支持網路不夠健全,有一些人群是自殺高危人群,他們沒有得到社會的相應支持和幫助。在農村,剛結婚的女性搬到丈夫家裡,如果和丈夫有一些矛盾,往往沒有人能夠傾聽她的問題,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如果周圍也有人自殺,她很快就會想到用這個方法來處理這個矛盾。老人也是如此,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他的兒女都在城裡打工,沒有人照顧他,在發病時就是一個問題,如果是致命的病,疼痛得很厲害,治療費又很貴,在沒有人照管時,如果心理有壓力,就很容易想到自殺這種方式。所以,社會支持在一些特殊人群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個要做的就是控制農藥的獲得。全國有58%的自殺是通過農藥自殺的。在農村,農藥一般都留在家裡可以隨便拿到。如果一個人確實想死,他會想辦法,但有三分之一的自殺是衝動性自殺,如果農藥沒有那麼容易獲得,那麼,他在自殺的過程中就會有一個思考的過程,經過思考後,自殺就有可能被中斷。研究表明,有37%的自殺者僅僅考慮5分鐘就會自殺。國外也有研究說明,減少自殺工具的易得,會使自殺率明顯減少。
香港大學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稱,在2002至2011年間,中國的年平均自殺率下降到了每10萬人9.8例,降幅達到58%。其中最大的轉變在於35歲以下的農村女性,自殺率減少了90%。
“其實我對這個結論感到很意外。”該研究報告主要起草人、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主任葉兆輝表示:“歷史上還從未有哪個國家的自殺率出現過如此迅速的下降。”
中國自殺率的下降,最主要的貢獻來自農村年輕婦女自殺率的降低。報告稱,農村自殺率的下降影響到全國自殺率的下降;同時,農村自殺率的下降受到農村女性自殺率下降的左右。
“這也是中國城市化發展帶來的益處。”葉兆輝表示,“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農村婦女自殺的可能。”
針對農村女性自殺率下降的原因,該報告著重分析了改變中國社會結構的大規模人口遷移,即我國境內大批農民離開鄉土到城市打工,包括女性的廣泛參與。
1987年,中國農村外出務工者共1050萬人,而到了2008年,農村外出勞動力達1.4億。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女性在2006年的農村外出打工者中已經佔到36%,其中年輕女性占絕大多數。
葉兆輝指出,人口遷移幫助農村女性遠離了農村最簡單的自殺方式:喝農藥。據稱,“中國農村75%的農藥是一直存放在家裡,不是特意為了自殺去買的,如發生和配偶吵架之事,農村婦女到家裡拿農藥就喝了,根本沒有思考,其中62%的人搶救失敗”。
氧化樂果是一種有機磷農藥,不少人選擇用類似農藥來自殺。《世界衛生組織簡報》2009年10月號刊登了一項調查有機磷農藥與自殺意念關係的研究報告稱,使用有機磷的地區自殺率較高,慢性有機磷中毒可能會導致抑鬱症和焦慮症,進而導致與這些精神疾病相關的死亡。
該簡報發布的前一年,世界衛生組織還發表了一份題為《急性農藥中毒臨床處理》的文件,宣傳對象以決策者為主。
農藥的毒性下降也對降低自殺率有所貢獻。
但他更為強調的是“離開”。對於許多出身農村的年輕女性而言,前往城市打工,可能面臨種種的壓力和困難,但即使這樣,也比她們留在農村要好。
因此個人的抗爭是中國農村女青年自殺率高的最佳解釋。這種抗爭往往發生於家庭內部,同婦女地位、婚姻關係、婆媳關係、財產分配、育兒養老等問題交織。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自殺者在最近一年的生活狀態和最近一個月內的重大生活事件與自殺致死的結果有著密切的聯繫。
《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12年中國城市自殺率為4.82人/10萬(302頁),農村8.58/人10萬(318頁)。
根據《2011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10年中國城市自殺率為6.86人/10萬,農村10.01/人10萬。
根據《2006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05年中國城市自殺率為12.89人/10萬,農村10.08/人10萬。
根據《2004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03年中國城市自殺率為10.96人/10萬,農村17.29/人10萬。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前述香港學者的研究,也有不太準確的地方,但基本趨勢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