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摶

林鵬摶

林鵬摶(1602~1671)諱朝袞,字潛卿,號五緯。他有兄弟8人,鵬摶居五,皆讀經史。林鵬摶歸隱后,晚年工詩,精於理數,以客游詩書棋酒為娛。

基本介紹


林鵬摶(1602~1671)諱朝袞,字潛卿,號五緯。福建德化桂陽人。明末舉人。福建德化名儒紳、明廩生、誥贈奉直大夫林泰心第五子。明萬曆三十年(1602)農曆三月十四日生,清康熙十年(1671年)農曆十一月初八日無疾而終,享年70歲。
林鵬摶出身於書香門第。父林泰心(1561~1635),明代廩生,早年入泮,學識淵博。鵬摶天賦聰敏,幼承庭訓,少年學業優秀。他有兄弟8人,鵬摶居五,皆讀經史。時長二三兄外出求學,家務繁重,父親年老,難於支撐,他遵從父命,克己讓人,在家代父獨撐家政,以致功課弛廢。至近而立之年,早已成家生兒育女,諸兄弟大多進縣學稱“秀才”,而他自己竟連“童生”學歷也沒有,仍“白丁”一身。鵬摶的妻子郭清娘,德化湯頭名儒郭虞山之淑女,秉性聰慧,亦通文墨,知書達理,心地善良,處事勤快,婚後夫妻恩愛,相敬如賓。據傳,有一天他們家來了一位乞討之人。林泰心家是當時譽馳遐邇的“名門大家”,諸子多是秀才,何人皆曉。該乞者一臨倚他們家門時,見到婦女不管是誰,一聲“秀才娘,請賞!”隨即出口。這時,正好鵬摶的賢妻子郭清娘在場,她平易近人,憐憫乞者,很快起身代表女主人給以施予;乞者受施捨后,又感激地道一聲:“秀才娘,萬福!”而後離去。這事讓諸妯娌們看在眼裡,聽進耳里,似無賴取笑又似諷刺地反問郭清娘:“誰是‘秀才娘’?自己的夫婿連個‘童生’還不是呢!……”被妯娌們如此狡黠一問,誠實善良的郭清娘無言以對,臉紅耳赤,無地自容,迅速躲到自己房間里去暗暗落淚!
知書達理的郭清娘明白,再不能長此下去受人慪氣與冷落,只有想辦法激勵自己的丈夫再發奮讀書,才能改變現狀與處境。當晚,她寫了一首“勉夫詩”,雙手捧奉與丈夫。詩云:
人生志短名聲低,馬瘦毛長無力馳。
得勢鴛鴦威似鷙,失群鸞鳳不如雞。
鴻飛峽谷被禽戲,鶴入鳥群受雀欺。
時運未逢君自勵,困龍亦有上天時!
同時,她又將白天遭受恥笑的尷尬事一一向丈夫傾訴,並懇切地以“宋代蘇老泉(洵)四十始發奮讀書終成大文學家”的事例等,又眼淚又柔情地再三激勵丈夫自勉。鵬摶讀了賢妻子的“勉夫詩”和一席感人肺腑之言,無限激動,遂下定決心,接受賢慧妻子的建議,決意發奮攻書,以期科場上一展才華。次日清晨,他將自己的決心、意願稟告父母,央求父母的同意,一日準備行囊,拜別雙親兄嫂妻兒,遠離家門,到香林寺香山社學,潛心重溫《四書》《五經》與攻讀科場必試的科目課藝,以期實現自己的宏願、追求。
聰明勤奮的林鵬摶雖休學多年,至二十七八歲才復學發奮攻書,可是經短時間努力,文思學業大進,崇禎四年(1631),時30歲人泮為庠生(即秀才),文名大著,屢試第一。他並未因此自滿,繼續努力。崇禎十五年(1642)赴鄉試中壬午科第58名舉人,時年41歲。后誥授奉直大夫。他是諸兄弟中惟一考中舉人者。
他功名成就以後,為人更加平易謙和,深得人緣,號稱“菩薩”(仁慈善良)。清順治十年(1653),授任山東武定知州(治設惠民,轄境相當今惠民、陽信樂陵無棣商河諸縣)。他為官知民疾苦,清正廉明,庶人擁戴。后因水災去職,宦囊蕭然歸家無計,窮困潦倒流浪於魯北、青州一帶,被該地縉紳爭相請去客食度日逾數年之久。其後,適逢霍憲副來閩,始將他帶回德化。其《寓武定三學寺感懷》詩,是當時境況的寫照:
蕭修宦況結愁城,潦倒此時僧舍情。
梵語沉沉通性寂,佛燈耿耿照心明。
眼前時事誰能識?夢裡關山我獨經。
無計可隨南雁去,雲邊陣字趁風輕!
林鵬摶歸隱后,晚年工詩,精於理數,以客游詩書棋酒為娛。70歲生日,自撰傳記,高吟五言律詩一首而終,時康熙十年(1671)農曆十一月初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