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湘不成軍

中國近代史流行語

近代中國歷史上曾流傳“無湘不成軍”的說法,這一說法源自曾國藩建立的湘軍。清代中興之臣曾國藩於咸豐二年,奉命幫辦湖南團練,他摒除清代八旗子弟陋習,仿明代戚繼光營制,招募鄉民、工匠、農夫,加上兵勇,組建成一支地方武裝,人稱“湘軍”。因其軍紀嚴明、驍勇善戰,鼎盛時期兵力多達五十餘萬,而其人多為三湘子弟,時人頌其“無湘不成軍”之說。

起源


縱觀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發展史不難發現,我軍高級將領中湘籍將領頗多,例如,在新中國首次舉行的授銜中,名列共和國將帥榜的十大元帥中有3位是湖南籍的、十名大將中有6位是湖南籍的,這兩項共20名高級軍銜中湖南人竟有9位,幾佔半數,正可謂“無湘不成解放軍”。這是我軍歷史上的一個獨特地域文化現象。

歷史淵源


晚清歷史上就有“中興將相什九湖湘”之說,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清代中興之臣曾國藩於咸豐二年(1852年)奉命幫辦湖南團練,擯除清代八旗、綠營的舊制陋習,仿明代戚繼光之營制,招募鄉民,編練成一支新型地方武裝。至1854年初,已編練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加上兵勇、夫役工匠等,共一萬七千人,人稱“湘勇”或“湘軍”。這種書生加山農的獨特體制,兵隨將轉,兵為將有,一改自北宋以來“兵無常帥,帥無常兵”的軍事準則,形成了地方武裝勢力。湘兵吃苦耐勞,驍勇善戰,從此湘軍取代綠營成為清軍主力。經過不斷擴充,至1859年湘軍集團兵力約有十四萬人,鼎盛時兵力達五十多萬人,以後軍中戰將骨幹以三湘子弟為多,因而出現了“無湘不成軍”的民諺。
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轉而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蕩年代,由於曾國藩等人的力挽狂瀾,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稱“中興四大名臣”,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產生了令人注目的影響。“中興將相什九湖湘”,湘軍將領及其幕僚成為當時中國政治、軍事舞台的主角。整個湘軍系統中官至總督者15人,官至巡撫者14人。
湖南人在中國歷史上的突出作用,始於湘軍;湖南人才之盛,亦始於湘軍;後來的洋務運動也主要由湘軍人物一手發起。這可以說是後來形成“無湘不成解放軍”現象的歷史淵源。

原因


文化性格:湖南人“性質沉毅”、“敢負責任”(蔡元培語)從曾國藩創辦湘軍起,湖南開始出現人才噴涌的局面。此後,從同治中興和洋務運動,到維新運動;從興中會、同盟會革命黨的成立,到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一撥撥湖南志士輪番登上歷史舞台,衝鋒陷陣。清末維新運動,湖南是最開風氣的省份。湖南維新志士救國最堅定、最富犧牲精神。“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唐才常、沈藎、林圭等都為救國圖強而壯烈犧牲。
辛亥革命,亦是湖南人衝鋒在前。同盟會的創會元老79人,湖南籍有20人,占其1/4,其中黃興宋教仁陳天華堪稱主將。護國運動,又是湖南人率先發起。蔡鍔等高舉反帝制義旗,通電討袁,全國響應。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大批湖南有志青年爭相投考黃埔軍校。黃埔軍校1至5期共有學員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佔1/4強,居全國之冠。許多三湘子弟後來成為國共兩黨的著名將領,如共產黨方面的陳賡、許光達、黃公略、左權、蕭克、宋時輪等;國民黨方面則有宋希濂、鄭洞國、李默庵黃傑劉戡廖耀湘等。湖南籍的黃埔學生中共出了200餘名將軍。
無湘不成軍
無湘不成軍
近現代中國百餘年間,可謂是“湖南人材半國中”。湖南是中國19世紀中葉以來名人輩出的省份,特別是政治軍事方面的人才之多,居全國之冠。以《辭海》為據,近代中國政治人物中:湖南籍44人,居全國之首;次為廣東,38人;再次浙江,22人。現代中國政治人物中:湖南63人,仍居第一位;第二位為廣東,44人;第三位為四川,40人。
無怪乎民國時有言:“中國若為德意志,湖南即是普魯士”。孫中山在評論湘籍志士時說:“革命軍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像這樣的戰爭,是非常的戰爭,不可以常理論。像這樣不可以常理論的事,是湖南人做出來的。”蔡元培曾在《論湖南的人才》一文中寫道:“湖南人性質沉毅,守舊固然守得很兇,趨新也趨得很急。湖南人敢負責任。”

舉例


如:晚清的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民國初年的黃興、蔡鍔;國民黨中湘籍將領不多,但廖耀湘、陳明仁均勇冠三軍,為解放軍勁敵;而解放軍中湘籍高級將領燦若繁星,十大元帥、十大將軍中佔9人,幾佔一半,元帥有彭德懷、賀龍、羅榮恆,大將有粟裕、陳賡、許光達、蕭勁光、黃克誠、譚政等6人。
而當時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毛主席,國家副主席劉少奇也是湖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