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地方稅務局

延安市地方稅務局

延安市地方稅務局組建於1994年9月,實行垂直為主、條塊結合的管理體制,主要職能是貫徹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履行地方各項稅收及社保費、基金的徵收與管理。市局機關內設13個科(處)室,下設5個直屬機構和12個縣地稅局。縣局下設80個稅務所、13個辦稅服務廳。全系統現有幹部職工949名,管轄各類納稅人2.3萬多戶。

主要負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車船稅、房產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煙葉稅、契稅、耕地佔用稅等13個稅種以及教育費附加和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女工生育保險費、工會經費文化事業建設費、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開採水土流失補償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水利建設基金、煤炭價格調節基金、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地方教育附加等13項基金的徵收管理工作。

所作貢獻


“十一五”期間,延安市地稅系統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全面實施“依法治稅、興稅強省”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依法治稅,深化稅收改革,強化科學管理,加強隊伍建設,“十一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全面完成,稅收職能作用得到較好發揮,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職責


(一)加大組織收入力度,收入總量跨上新台階。預計2010年稅費收入總量將達7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50億元,教育費附加6億元,社保費和基金19億元。據此計算,“十一五”期間累計組織稅費收入279.04億元,是“十五”時期的3.15倍,由2005年的29.5億元邁上今年75億元的新台階,年均增長20.51%,其中:稅收收入205.41億元,是“十五”時期的2.79倍,由2005年的24.51億元邁上今年50億元的新台階,年均增長15.33%;教育費附加19.31億元,是“十五”時期的4倍,由2005年的1.57億元邁上今年6億元的新台階,年均增長30.75%;社保費和基金收入54.32億元,是“十五”時期的5.42倍,由2005年的3.43億元邁上今年19億元的新台階,年均增長40.91%。
(二)深入推進依法治稅,稅收管理邁出新步伐。堅決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和《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秉公執法,依法辦事。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考核系統,規範執法行為,強化責任追究,落實重大稅務案件集體審理制度、減免稅集體審批制度,加強稅務行政複議,規範稅務行政許可,每年開展稅收執法檢查及稅務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內控機制不斷完善。建議市政府成立協稅護稅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形成稅收管理社會合力。對新進人員推行執法資格考試,一線執法幹部均取得執法資格證。組建稅收法制人才庫,認真研究稅收政策。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用足用活西部大開發和鼓勵再就業等稅收優惠政策,累計減免稅50多億元。加強稅務稽查管理,大力整頓和規範稅收秩序,嚴厲查處涉稅違法案件,認真開展稅收專項檢查,共檢查1246戶、查補各項收入1.9億元;先後破獲假髮票案件1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人,收繳假髮票3.27萬份,票面金額539萬元。
(三)全面強化稅費征管,征管質量達到新高度。認真落實“34字”征管模式,市、縣直屬分局轉換為重點稅源管理機構。加強稅源管理,組織稅費源普查,推行“金字塔式”稅源管理,開展“挖潛·堵漏·增收”專項行動,稅費征管質量和效率得到明顯提高。優化稅種管理,圍繞落實流轉稅“16字”、企業所得稅“24字”、個人所得稅“四一三”、房地產稅收“一體化”、車輛稅收“一條龍”和營業稅分稅目管理等,各稅種管理更加精細。開展納稅評估,累計評估入庫稅款1.2億元。全面進行“兩稅”與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信息比對,委託中介機構對24個房地產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鑒證。一手抓好石油、煤炭主體稅收,把優勢征管力量投放到石油、煤炭行業,以強對強、以優對優;一手抓好零散稅收、小稅種稅收征管,召開全市地稅系統小稅種管理工作現場會,管實、管准、管透小稅種。加強發票管理,有獎定額發票廣泛覆蓋,新版發票開始啟用,以票控稅效果顯著增強。強化征管狀況分析,按季發布征管狀況分析報告。加強稅收誠信體系建設,開展創建“信納稅一條街”、“誠信納稅市場”活動,評選表彰了20戶誠信納稅人,與國稅部門聯合評定出50戶A級納稅人,與90%建賬企業簽訂了《誠信納稅公約》。
(四)切實優化納稅服務,征納關係開創新局面。圍繞征管抓服務,搞好服務促征管,使征管和服務成為稅收工作的“兩個輪子”並同時高效運轉起來。樹立納稅人至尊、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完全平等新理念,明確了納稅服務的目標任務。認真開展稅收宣傳和“五五”普法工作,先後推出“黃土人家”方言劇、“延安地稅日”、“稅收·發展·民生”書畫筆會等宣傳項目,其中《做人要厚道》方言劇被總局評為全國優秀項目。開展“百戶企業訪談”等活動,設立納稅服務科,建成16個規範化辦稅服務廳,建成啟用12366服務熱線,廣泛使用網路納稅諮詢系統,將納稅服務貫穿於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徵收的各個環節,貫穿於稅收管理和稅收執法的全過程,全員、全程、全方位為納稅人提供服務,一個領導有力、配合密切、運轉協調的納稅服務工作機制初步形成。
(五)積極實施信息管稅,信息化建設實現新突破。精心開展“秦稅工程”建設,征管業務系統全面上線運行,稅干運用更加熟練,應用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先後投入信息化建設資金2000多萬元,全面構建起連接省局覆蓋全部基層單位的高速廣域網,目前共擁有伺服器24台,網路設備130台(套),使用電信線路60條,計算機達到900餘台,人均1.2台。強化數據分析應用,按季編髮《系統運行數據報告》,為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強大數據支持。積極拓展功能運用,全面推廣了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申報及納稅評估系統、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管理系統等,2201戶納稅人納入語音簡訊提醒提示服務系統,330戶納稅人納入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系統。完成視頻會議系統建設,門戶網站、內部網站進一步完善。推廣ODPS電子公文處理系統,實現了省、市、縣局三級文件遠程收發和網上辦理。認真總結“秦稅工程”建設成果,製作了1200冊“秦稅工程”宣傳畫冊。加強信息安全管理,未發生安全事故。遵循“完善一期、規劃二期、鞏固基礎、穩步推進”原則,做好“秦稅工程”二期建設準備工作,稅收信息化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六)不斷提高綜合素質,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認真開展“學勞模、趕先進、比貢獻”活動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思想政治工作與稅收工作結合更加緊密,人事管理更加科學、完善。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各級班子執政能力顯著提升、年齡結構更加合理。紮實開展地稅文化建設,編輯出版《延安地稅》季刊,組建系統文體協會,舉辦“山花爛漫稅花紅”主題文藝晚會。建立職工互助基金,累計籌集資金67.74萬元,先後向80名困難職工發放救助資金29.3萬元。幹部住房公積金問題得到解決,職工福利待遇進一步提高。加強幹部教育培訓,學歷結構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16人通過研究生學歷教育,2名同志在省局所得稅考試、稽查考試中分獲個人第一名,現有註冊稅務師34名,註冊會計師1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市局連續15年榮獲省局或市委、市政府“創佳評差”或目標責任考核優勝單位。累計建成省級以上文明單位15個,市級文明單位21個,省級以上“青年文明號”9個,同時湧現出一大批各級各類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七)全力構築懲防體系,廉政建設獲得新成效。認真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廉政準則》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對反腐倡廉做到時時抓、處處抓、人人抓。強化廉政宣傳教育,由過去應急和集中教育向長期教育轉變,由專項教育向幹部綜合素質教育轉變。與各級檢察機關建立預防職務犯罪聯席會議制度,開展預防職務犯罪教育。開展“以案說法、以案說紀”警示教育,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組織廉政風險點排查,對領導幹部接受禮金、有價證券、參與賭博、入股煤礦油井、超標準住房和配備車輛等問題進行了專項治理,全面落實領導幹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收入申報、民主生活會、誡勉談話、述職述廉、任前談話等制度,各級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工作得到明顯增強。加強政風行風建設,開展稅企廉政共建活動,積極創建“人民群眾滿意稅務所”,31個稅務所被評為省、市級“人民群眾滿意基層站所”,連年榮獲全市行風評議第一名。“十一五”期間未發現重大廉政案件。
(八)認真落實重點工作,地稅發展呈現新面貌。2006年以來,我們圍繞省局每年抓2項重點工作的策略,真抓實幹、開拓創新,突出破除稅收信息化、幹部教育培訓兩個瓶頸制約,加強稅源、稅種兩個管理,開展稅收誠信、納稅服務兩大體系建設,狠抓領導班子、地稅文化兩個建設,做好規範化管理、思想政治兩項工作,一年一台階,一年一大步,極大地改變了地稅工作版圖,迎來了延安地稅事業跨越發展的春天。“十一五”期間的10項重點工作尤如十根支柱支撐起地稅發展大廈,有效轉變了幹部職工觀念,夯實了地稅工作根基,破解了地稅工作瓶頸制約,結出了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