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海

民國陸軍中將、金陵機器製造局總辦

王金海(1864~1948)字仙甫,青陽縣竹溪王村人。民國陸軍中將軍銜,曾任民國南京江南造幣廠總辦、金陵機器製造局總辦等職。民國37年(1948)逝世,享年85歲。

早年經歷


幼時家貧,入蒙館初識文字即輟讀,轉入青陽城內某商店當學徒。光緒二年(1876)13歲時,因不堪店主約束,隻身北上欲赴關東謀生。至直隸(今河北),經時任清河知縣的同宗王耀庭幫助,投奔駐屯天津的淮軍。以其精健聰穎,不久即成為優秀兵弁。光緒十一年(1885),李鴻章在天津創辦北洋武備學堂,聘請德國退役軍官為教官,培養新式陸軍骨幹,並從淮軍中選拔優秀兵弁入學。王金海抓住機遇,考入該校成為首批學員,學習西洋軍事,與後來成為北洋政府顯要權貴的馮國璋曹錕李純等均為同學兼“換帖弟兄”。畢業后,一度留武備學堂任教官,后又入宋慶所部“毅軍”任隊官、管帶等職,參與中日甲午之戰,在東北抗擊日寇入侵。
光緒二十一年(1895)袁世凱奉命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起用大批北洋武備學堂出身的軍人。王金海出任教官,並先後被委以標統、協統等軍職,率所部駐防湖北荊州和江蘇清江浦等地。光緒三十三年(1907),隨新任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出關駐防吉林,協辦邊陲軍務,應對日本和沙俄在東北的侵略擴張。旋因仕途升遷遭北洋軍系首腦所嫉而受到冷遇。宣統二年(1910)前後,以三品道員銜出任安徽測繪學堂總辦,為皖省培訓一批現代測繪人才。在此期間,王金海接受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毅然加入同盟會,秘密進行反清革命活動。民國初年,王金海在南京江南造幣廠任職,一度擔任總辦。民國5年(1916)以陸軍中將銜出任金陵機器製造局總辦。該局為洋務運動中曾國藩所創辦的兵工廠,王接辦后,籌措資金,引進技術,擴充設備,研製新品,不遺餘力,成績斐然,使“金陵造”一度享譽國內。

辭職退隱


民國10年(1921)后,王金海因深疑同學摯友江蘇督軍李純自殺系其部屬、繼任蘇督齊燮元蓄意謀害取而代之,與齊始終格格不入;加以政局混亂,無所適從,遂生倦意,進而去職。民國15年(1926)年後,辭去所有職務退隱。晚年定居青陽,處事低調,摒絕地方上一切酬酢,不預外事。直到民國24年(1935)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登九華途經青陽駐蹕其家,縣人始知其“辛亥前輩”經歷。他雖退處林泉,但熱心公益事業,關心幫助貧苦鄰里。民國21年(1932)大水,23年(1934)大旱,曾傾力出資購買大米數百石賑濟災民,一時傳為佳話,50多年後仍為當地一些老人所念叨。民國37年(1948)11月,王金海病逝於家中,享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