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明

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消化道腫瘤科主任

徐建明,男,1965年生,畢業於江西醫學院,主任醫師,博士,教授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解放軍307醫院)消化道腫瘤科主任。

主要從事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內科治療和研究。

2012年6月獲得第八屆中國醫師獎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88年畢業於江西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
1994年畢業於軍事醫學科學院腫瘤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參加學術會議
參加學術會議
2001-2003年在義大利國立癌症研究院巴里醫院任訪問學者。
2009年畢業於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要從事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內科治療和研究。先後主持了全軍“十一五”科技攻關課題,以及首都醫學發展基金重點課題等,進行胃腸道的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在食管癌治療方面,以徐建明教授為主要研究者牽頭開展的ESCORTIII期研究,是目前樣本量最大、首個僅針對中國晚期食管鱗癌患者接受PD-1單抗治療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PD-1單抗治療食管癌的有效率較傳統化療提高3倍,顯著降低了21%的死亡風險,為中國晚期食管鱗癌患者成功開拓免疫治療新選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影響因子:33.8)。
工作照
工作照
為了追求更好的療效,團隊也在國際上率先探索免疫檢查點抑製劑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食管癌和胃癌的研究。結果顯示食管鱗癌患者的中位疾病緩解持續時間長達12.8個月。這是全球首個探索性證明免疫檢查點抑製劑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食管鱗癌的臨床研究,為晚期食管癌患者及早接受免疫治療帶來了希望。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臨床癌症研究》。
在神經內分泌瘤(NET)治療方面,以徐建明教授為主要研究者,牽頭開展了索凡替尼治療非胰腺NET(SANET-ep)與胰腺NET(SANET-p)的兩項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證實以上兩種藥物相較於安慰劑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兩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上述研究的成功,使索凡替尼成為首個獲批用於NET治療的中國藥物,為神經內分泌瘤的精準靶向治療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結直腸癌治療方面,徐建明教授團隊多年來致力於西妥昔單抗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耐葯機制的轉化研究。經過多年探索,團隊發現了絲氨酸蛋白酶(PRSS1)水平與mCRC西妥昔單抗治療耐葯相關,這為開發治療癌症或其他疾病的PRSS1抑製劑或抗PRSS1單抗提供了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發表在《科學進展》(影響因子:13.1)。
在臨床發現了EGFR靶向藥物對化療調控的規律,在國際上率先提出EGFR靶向藥物作為維持治療的理念。
承擔國際多中心新葯臨床研究30餘項。以第一完成人獲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中國抗癌協會科技二等獎1項。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21名。

論文著作

參與國家衛生部《胃癌臨床診療規範》和《肝癌臨床診療規範》的起草和制定。
在國際SCI雜誌發表論文20篇,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參與編寫專著2部。

獲得榮譽


2011年被評為優秀教師、全軍保健工作先進個人。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
2012年6月獲得第八屆中國醫師獎

社會活動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協會靶向藥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藥學專業委員會臨床藥理專業分會委員;
徐建明照片
徐建明照片
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常委;
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專業委員會執行委員、胃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抗癌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抗癌協會理事;
中國臨床腫瘤協作委員會神經內分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新葯審評專家;
中國版《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國際NCCN指南專家組成員;
《Annals of Oncology》中文版結直腸癌專刊主編;
《Colorectal Cancer Research》中文版、《Oncologist》中文版編委;
《中華腫瘤雜誌》《癌症》《臨床腫瘤學雜誌》《中國臨床腫瘤與康複雜志》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