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

下冊

目錄

正文


物理化學(下冊)
作者:郭子成、任聚傑、羅青枝 編著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書號:978-7-122-16025-6
開本:16K 787×1092 1/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226頁
全書共分十一章,內容包括:氣體的性質、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多組分系統熱力學、化學平衡、相平衡、電化學、統計熱力學基礎、界面現象、化學動力學、膠體化學。
本書根據不同章節的組合與取捨,可作為化學、化工、環境、生物、輕工、材料、紡織等專業不同學時本科生的物理化學教材,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讀者參考。
目錄
第7章電化學1
71電化學中的基本概念及法拉第定律1
711原電池和電解池1
712法拉第定律2
72離子的電遷移和遷移數3
721離子的電遷移3
722離子的遷移數4
723離子遷移數的測定5
73電解質溶液的電導7
731電導、電導率、摩爾電導率7
732電導的測定8
733電導率和摩爾電導率與濃度的關係9
734離子獨立運動定律和離子的摩爾電導率10
735電導測定的應用11
74電解質的活度和活度因子12
741電解質的平均離子活度和平均離子活度因子12
742離子強度14
743德拜休克爾(DebyeHückel)電解質溶液理論及其極限公式15
75電化學過程方向判據及其應用16
751電化學過程方向判據16
752判據的應用17
76可逆電池及電池電動勢的測定18
761可逆電池18
762標準電池19
763電池電動勢的測定19
77可逆電池的熱力學20
771用可逆電池的數據計算反應的熱力學函數20
772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問題21
773電池可逆放電時的反應熱22
774能斯特方程22
78電動勢的組成及電極電勢23
781電池電動勢的組成23
782電化學勢概念簡介23
783電極與其電極液之間的電勢差24
784液體接界電勢及其消除25
785電極電勢26
786電池電動勢的計算28
79電極的種類30
791第一類電極30
792第二類電極30
793第三類電極32
794離子選擇性電極32
710原電池的設計及其應用33
7101將氧化還原反應設計成電池34
7102將中和反應設計成電池35
7103將沉澱反應設計成電池35
7104將擴散過程設計成電池——濃差電池36
7105化學電源36
711分解電壓39
7111分解電壓與理論分解電壓39
7112實際分解電壓與析出電勢40
712極化作用41
7121極化現象41
7122極化曲線的測定42
7123電解池與原電池極化的區別42
713電解時電極上的競爭反應43
本章要求45
思考題45
習題47
第8章統計熱力學基礎52
81概論52
811統計熱力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52
812統計系統的分類52
813統計熱力學的基本原理53
814統計方法的分類54
82微觀粒子的運動形式、能級、量子態與簡併度54
821微觀粒子的運動形式54
822運動自由度54
823分子的平動能級54
824雙原子分子的轉動能級55
825雙原子分子的振動能級55
826電子運動與核運動的能級56
83最概然分佈56
831微觀粒子的分佈56
832最概然分佈57
84能級分佈的微態數59
841定域子系統能級分佈的微態數59
842離域子系統能級分佈的微態數60
85玻爾茲曼統計61
851經典玻爾茲曼統計61
852按量子力學修正了的玻爾茲曼統計63
853BoseEinstein統計63
854FermiDirac統計63
855幾種統計方法的比較64
86粒子配分函數的定義、性質及與熱力學函數的關係64
861粒子配分函數的定義64
862配分函數與熱力學函數的關係65
863配分函數的析因子性質66
864能量零點的選擇對配分函數的影響67
865能量零點的選擇對熱力學函數的影響68
87粒子配分函數的計算69
871平動配分函數的計算69
872轉動配分函數的計算70
873振動配分函數的計算71
874電子運動與核運動配分函數的計算72
88統計熱力學在理想氣體中的應用72
881理想氣體熱力學函數的計算72
882理想氣體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76
89熱力學定律的統計力學解釋81
891熱力學第一定律81
892熱力學第二定律81
893熱力學第三定律82
本章要求82
思考題82
習題83
第9章界面現象86
91界面現象的本質86
911界(表)面張力86
912關於界面的描述87
913多組分、多界面系統的熱力學基本方程89
914界面張力及其影響因素90
92氣液界面現象91
921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力91
922彎曲液面的蒸氣壓93
923亞穩狀態95
924溶液表面的吸附95
925表面活性劑及其性質97
93氣固界面現象100
931氣固界面上的吸附100
932氣固吸附理論101
94液固界面現象107
941潤濕現象108
942接觸角與楊氏方程110
943接觸角與沾濕、浸濕和鋪展的關係110
944毛細現象111
945固體自溶液中的吸附112
95液液界面現象113
951液液界面的鋪展113
952液液界面張力113
953不溶性單分子表面膜114
本章要求115
思考題116
習題116
第10章化學動力學120
101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和速率方程121
1011反應速率的定義121
1012反應速率的測定122
1013速率方程123
1014非基元反應,基元反應,基元反應分子數123
1015基元反應的速率方程——質量作用定律123
1016總包反應的速率方程125
1017反應級數和速率常數125
102速率方程的積分式126
1021一級反應126
1022二級反應128
1023零級反應130
1024n級反應131
1025簡單級數反應動力學特徵小結132
103速率方程的確定132
1031嘗試法132
1032半衰期法133
1033初速率法134
1034隔離法134
104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134
1041阿倫尼烏斯(Arrhenius)方程134
1042阿倫尼烏斯(Arrhenius)活化能136
1043活化能與反應熱的關係137
1044理想氣體反應時兩種速率常數對應的活化能間的關係*138
105典型的複合反應138
1051對行反應139
1052平行反應141
1053連串反應142
106複合反應速率的近似處理方法144
1061速控步驟近似法144
1062穩態近似法144
1063平衡態近似法145
1064複合反應的活化能148
107鏈反應149
1071鏈反應的特徵149
1072直鏈反應的機理及速率方程150
1073支鏈反應與爆炸151
108氣體反應的碰撞理論154
1081氣體反應的碰撞理論154
1082阿倫尼烏斯活化能(實驗活化能)與臨界能的關係155
1083碰撞理論導出的阿倫尼烏斯公式指前因子155
1084簡單碰撞理論的校正156
109過渡態理論156
1091勢能面157
1092由過渡態理論計算反應速率常數——艾琳方程158
1093艾琳方程的熱力學表示形式160
1094過渡態理論導出的阿倫尼烏斯活化能和指前因子161
1010溶液中的反應164
10101籠效應164
10102原鹽效應——離子強度的影響166
1011光化學反應168
10111光化學反應的初級過程、次級過程168
10112光化學反應的基本定律169
10113量子效率和量子產率169
10114光化學反應動力學170
10115溫度對光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172
10116光化學平衡172
10117化學發光*173
10118激光化學簡述*174
1012催化作用175
10121催化劑和催化作用175
10122催化反應的一般機理和催化反應活化能175
10123催化劑的基本特徵177
1013均相催化反應178
10131酸鹼催化178
10132配位催化179
10133酶催化反應180
1014多相催化反應182
10141固體催化劑表面上的吸附183
10142表面反應控制的氣固相反應動力學184
10143氣固催化反應的表觀活化能186
1015分子反應動態學簡介*186
本章要求188
思考題188
習題189
第11章膠體化學197
111分散系統及膠體系統概述197
1111分散系統的定義及分類197
1112膠體系統的分類197
1113溶膠系統的特點198
112溶膠的製備及凈化198
1121製備溶膠的一般條件198
1122製備溶膠的方法199
1123溶膠的凈化199
113溶膠的動力性質200
1131布朗運動200
1132擴散201
1133沉降與沉降平衡202
114溶膠的光學性質203
1141丁鐸爾(Tyndall)效應203
1142雷利(Rayleigh)公式203
1143溶膠的顏色204
1144超顯微鏡與粒子形狀、大小的測定204
115溶膠的電學性質和膠團結構205
1151溶膠粒子表面電荷的來源205
1152電動現象206
1153溶膠雙電層結構模型與ζ電勢208
1154膠團結構209
116溶膠的穩定與聚沉210
1161溶膠穩定性理論——DLVO理論210
1162溶膠的聚沉211
117高分子溶液與唐南平衡213
1171高分子溶液的滲透壓213
1172唐南平衡214
118乳狀液、微乳液215
1181乳狀液的定義及分類215
1182乳化劑和乳狀液的穩定性216
1183乳狀液的破壞216
1184微乳液216
119凝膠217
1191凝膠及其通性217
1192凝膠的分類218
1193凝膠的形成219
1194凝膠的性質220
本章要求222
思考題222
習題223
參考文獻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