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山

湖南石門縣石門山

二在石門縣縣城西3里楊嶺崗與新街口兩岸石壁對峙如門,雄姿勃勃,壁臨澧水,水碧如蘭,倒映山城如畫,“石門峭壁”為石門舊傳“八景”之一。石壁西面灘頭,灘流湍急,水濺浪花如雪,人稱洄洑灘,“洄湍卷雪”亦為石門舊“八景”之一。急灘與峭壁碧潭,拼合成趣,一水中接,渾然一體。夜晚燈火斕珊,潭映水底不夜城,當稱古今勝景。

石門山計有三處


一在石門縣縣城東2里紅土坡。
石門山[湖南石門縣石門山]
石門山[湖南石門縣石門山]
三是在1987年出版的湖南省地圖冊上,稱在石門縣城西15里處,岩門口“天然有石門”,故名石門縣。這岩門口在渫水下游新關鎮安樂村,是一座綿延5華里的岩石山,此岩石山的一處有長達30多米、寬2米、高約4米,像刀削一樣的岩壁狹道,上寬下窄,聳立為門,世謂之岩門。是石門經此處北上的唯一通道。
岩壁狹道兩邊,縫隙交錯相對,至今觀之,猶然如此。相傳在每晚9點多,這個長達30多米如門似的岩壁狹道,自動關閉,清晨又自動分開。過往行人,若不在關閉之前經過,就要繞道一華里多路程。據說,某一日,正在關閉之時,恰有一孕婦來到其中,走之不及,被擠死在內,自后,再也沒有日開夜關這個現象了。此傳說,當地人眾所周知。1943年秋,日軍第二次侵犯石門。國民黨73軍,以岩門口為中心,在上到新關,下至三江口的河段,死守江面,抵禦日軍北上。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野戰軍,進軍南方,經過岩門口北渡,周圍的老百姓用自家的木船、門板,為解放軍搭浮橋。劉、鄧大軍在這裡過了三天三夜,順利開赴到祖國的大西南。岩門口周圍有9個凸,據古地理先生說,是九牛下池之地,活龍活脈的好風水。相傳在清朝道光年間,皂市十家坪的王友亮,將楊氏夫人安葬於正岩門口不到50米的地方,結果這王氏家庭,10個孫子中了9個舉人,所謂十子九舉,其來由為此。在九凸之一處,曾有昔日烈女所建的斷指廟。從岩門口直下,不到300米,就是渫水。離渫水30米處的岸邊,有座小橋,叫廣德橋。離小橋約500米處,有一渡口叫莫家塌,是北上四川的要塞。莫家塌,也是首屆同盟會元老、兩湖總督、民國開國之勛、辛亥革命名將、國民黨陸軍上將林德軒的故里。同時也是同盟會元老林精一的故居。因為岩門口是石門北上四川的唯一通道,林德軒興修、補修了自新關至石門的道路約20餘華里,並在岩門口梯形地段鋪上石板,砌成石級道路。特別使在岩門口岩壁狹道內的路面呈傾斜形,上低下高,林德軒在修路時,還叮囑匠工在靠上方狹道為門似的進口處外路面的岩石上左右兩邊,各打了一個門垛眼,象徽為奇特的關閉之處。這門垛眼將作為一永久的歷史遺跡供人瞻仰。
故石門之所以名為石門,自南北朝始,就以這3處石門山為淵源,距今已有1400餘年歷史。三者雖然方位、距離不同,但具說明石門之名,系以地形地物特徵而得名。
又傳石門之所以叫石門,就是從石門上西北鄉共有10個石門,據說新關境內就有3個,一個在新關鎮的閆家溶與龍鳳園藝場交界處,一個就是安樂村的岩門口,一個在茅坪村。1943年4月,日軍第一次侵犯石門時,只到達石門易市雙溪的後山青山尾,就遭到國民黨第73軍的頑強抵抗,節節敗退,在此,還擊斃了一名日軍長官。由於“石”與“十”偕音,日偽軍說:石門,聽說有10個門,現在,我們來到石門,一門都還沒有打開,就這麼厲害,還有9個門,又如何能打得開呢?
石門自古以來,為土家族聚居區。近來又據土家語專家考證,認為“石門”屬古代土家語的音譯地名。“石門”,土家語本意“肉與火”,是古人發現火燒肉的地方。
總之,“石門”名之來歷,眾說紛紜,不一而足,姑且並存。

石 門 “八 景”


石門縣誌楚江鎮及鄰近區域,有舊傳“八景”:
層山古柏:縣城北三里,隋樹也。清末已不復見。相傳范仲淹讀書安鄉,游澧至石門,陟白雲層山,徘徊隋時古柏之前,時有吟詠,今尚無傳。山側有石,屹立如人形,號層山神。
石門峭壁:一在縣城東2里,一在縣城西3里,一在縣城西15里。兩岸壁立如門,下臨澧水,縣之得名以此。
雲寺曉鍾:在縣城北白雲層山,有真武祠,又說為白雲觀,建於明朝萬曆21年,觀居層山絕頂,俗稱“金頂”,稱“四天門”,有上、中、下三殿,四面懸岩峭壁,景秀壯觀,氣象萬千,不可逼視。山坡間修一、二、三“天門”。“三天門”為白雲觀第二座廟宇,座落在山坡上。白雲觀的第三座廟稱“二天門”,位於層山腳,始建於清光緒年間,香火鼎盛,熱鬧非凡。再往外走,至今鐵路橋附近過去建有白雲觀進山牌樓,稱“一天門”。金頂廟裡有“飛來鍾”,每天將曉而寺鐘自鳴,鐘聲遠徹。明朝石門知縣馮汝器曾有白雲觀中勒石觀壁,題曰“小太和”。清朝詩僧鄭桓曾在這裡縱酒放歌,留下了《雲寺曉鍾》詩:“高山古寺曉雲橫,鍾在峰巔韻更清。臨曙不醒塵世夢,鯨魚故擊兩三聲。”
方頂留茵:在縣城西方頂山。許旌陽煉丹處,其鋪氈之地,草赤如茵。
將軍野渡:在新關,即縣城西北18華里處。相傳東漢時澧陽武陵蠻起義,伏波將軍馬援領兵征剿渡此,後身死未歸,故名渡以紀之。旁有伏波將軍廟,今已廢。
麒麟綉水:在縣城東麒麟橋。橋下水若起赤紋,主邑中有人登科。今橋水皆無,此景已廢。
清瀨流觴:在白雲層山頂有一黑岩泉,泉水循山峭澗,南流自東方橋注入澧水,與酈道元注說相合。層山下有卓錫泉,可能是因為唐僧卓錫而得名。元時石門縣令宣差越烈游宴於此,建亭名“石瀨流觴”。
洄湍卷雪:縣西三里洄伏灘,激湍如雪。
此“八景”即使從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設石門縣始,至今也有了1400多年的滄桑巨變。現在只有“石門峭壁”可見,其餘皆已面目全非,無景可觀了。
清同治年間,修編縣誌,又續著“八景”:
星樓曉望:指文星樓,又名楚江樓、八角樓。俯瞰江流,高插雲表。登臨遠望,有平吞雲夢之勢。1943年11月,日寇陷縣城,焚毀縣市房屋大半,並燒毀百年前的建築物楚江樓及民教育館、商會。
塔頂朝暾:二都坪中梯雲塔,1850年由曾任天津知縣、直隸知州的縣人王大猷領頭籌建。浮圖秀聳,朝日初上,一道紅光最先照耀。
飛來古鐘:本為對河東十里許存志觀鍾,鑄於宋理景定五年,不知何時飛至清泉寺,即今一完小所在地,卧於露地,閱數百年不銹不苔,靈異殊甚。今清泉寺已廢,鍾亦不存。
屏風浮嵐:白雲層山後嶂屏風寨,浮嵐掩映,空翠欲滴。屏風寨兩山並肩,人站其上可對語,走過去則需半日路程。
長溪月波:在石門縣城今澧陽路。長溪出長溪峪,經夾板峪、方頂山北麓入市區,由石門二中大門前至東方橋與白雲層山南流溪水匯合后注入澧水。東方橋又名石門橋、天門橋,元縣令達魯花赤、宣差越烈建,教諭張厚寫“記”。清康熙年間許湄重修。抗戰期間被炸毀一角,民國37年重築公路始修復之。昔日,帶水清淺,沙礫可數。每遇朗月蕩漾,金光奪目。在橋上、溪邊觀玩,賞心悅目,故為“八景”之一。今日長溪,已成市區中心,為石門縣城最繁華段,沿溪高樓大廈,蔚為壯觀。現溪水已被水泥板覆蓋,“朗月蕩漾”已不復見。而逢夜晚,滿溪雖無波,燈火卻輝映,沿流另有情趣,可謂:“長溪月波不復見,多彩燈火滿長溪。”
東坡霞信:在縣城東二里許紅土坡。山不甚高,可供游眺。其年霞彩籠罩,地氣上通,必有科名。
黃岩回瀾:縣城東二里,經閆家壩,巨石盤踞澧水江心,水勢迴環,春漲暴涌,聲如雷轟。因江心巨石妨礙航道,疏通河道時已除,此景已不復見。
棗峰稠蔭:棗峰,在十九峰中。舊志載:棗峰有樹,十大余圍,不知何時所植,綠陰濃布,蔭垂一畝。行人憩息,爽氣可掬。今古木已不存。
此續著“八景”,也因物換星移,大多失去了觀賞價值。
註:①瀨(lài):湍急的水流。②卓錫:僧人出行,多拿錫杖,因謂僧人的居止為卓錫。卓:植立;錫:錫杖,僧人用具。③雲夢:澤名。古雲夢範圍很廣,是現在湖北東南部、湖南北部一帶低洼之地的總稱。④暾(tūn):初升的太陽。⑤陰:陰影,樹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