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孫和大利拉

根據《聖經·舊約·士師記》的故事改編而成

《參孫與達麗拉》是根據《聖經·舊約·士師記》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中有關希伯萊英雄參孫的故事改編而成。以參孫的故事為題材創作音樂,音樂史中除聖-桑的這部歌劇非常著名外,亨德爾創作的清唱劇也同樣具有很大影響。

專輯介紹


作者介紹
音樂愛好者知曉與熟悉法國作曲家聖-桑的名字,大多是從他所創作的器樂曲《天鵝》、《第三“管風琴”交響曲》、《骷髏之舞》、《引子與迴旋隨想曲》以及《奧法爾的紡車》等標題音樂中。由於聖-桑的音樂富有非常濃郁的浪漫抒情色彩,加之其旋律也格外優美動聽,因此深受大眾的喜愛。然而,許多人卻不知道聖-桑一生除了創作有大量的、不同題材與體裁的器樂作品之外,還在歌劇的寫作方面也創作頗豐。聖-桑一生曾創作有13部歌劇,其中最為著名、至今仍為世界各大歌劇院作為保留劇目的則是他於1887年創作的三幕歌劇《參孫與達麗拉》。就聖-桑的歌劇創作而言,他的貢獻一點也不遜於他在器樂領域中的藝術成就,而《參孫與達麗拉》則代表了他歌劇創作的最高水平。
歌劇介紹
歌劇《參孫與達麗拉》是根據《聖經·舊約·士師記》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中有關希伯萊英雄參孫的故事改編而成。
故事內容
聖-桑的歌劇講述的是公元前1150年,希伯萊英雄參孫
參孫和大利拉
參孫和大利拉
被腓力斯人使用美人計后,泄露了自己戰無不勝力量所在的秘密,隨之被腓力斯人破解魔法並置於死地的悲劇故事。歌劇故事的情節大致如下:公元前,希伯萊(以色列)百姓遭到異教徒腓力斯人的蹂躪,深受暴政之苦。他們認為這可能是被希伯萊之神耶和華(上帝)拋棄的緣故。然而希伯萊青年參孫卻不這樣認為,因為他發現自己勇敢剛毅且力大無比,舉世無雙。參孫認為希伯萊民眾整天憂愁哀嘆是根本擺脫不了被奴役的命運,只有大家團結起來和敵人鬥爭才能獲得最終的自由。於是在參孫的帶領下,希伯萊人打敗了腓力斯人重新獲得了自由的生活。腓力斯人不甘自己的失敗,但又無法抗拒參孫的神力,於是他們絞盡腦汁,企圖以美人計的方式來獲得參孫力量源泉的秘密,並置他於死地。腓力斯少女達麗拉美貌絕倫,她以自己的絕世美色使得參孫一見傾心。在兩人愛情纏綿的時候,達麗拉誘使參孫最終說出了他力量所在的秘密——來自上帝賜予他的一縷頭髮。隨後,達麗拉便趁參孫熟睡之時,剪去了參孫賦有魔法的頭髮,使他徹底喪失了力量,成為腓力斯人的階下囚。
參孫和大利拉
參孫和大利拉
失去魔力的參孫,被腓力斯人剜去雙眼,投放在磨房裡推磨。不久,在腓力斯人的祭祖盛典中,參孫又被拉入神殿受盡了百般的侮辱。痛苦萬分的參孫在巨大精神的折磨中向上帝默默懺悔,並暗暗祈禱,希望上帝能夠給他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同時也希望能再次賦予他神奇的力量。就在腓力斯人縱酒狂歡慶賀破解參孫魔力的時候,被綁在腓力斯神殿石柱上的參孫突然感到渾身又在逐漸地充滿了力量,他知道,這是上帝寬恕了他,並使他重新獲得力量。就在腓力斯人狂歡至熱烈的頂點之 時,重新獲得神力的參孫使出了全力,猛然推倒了巨大的神殿,自己則與這三千敵人同歸於盡。
評價
千百年來,《參孫與達麗拉》一直都是《聖經》中流傳最廣、且感人至深的悲劇故事。作曲家聖-桑在其歌劇《參孫與達麗拉》的創作完成後,囿於種種原因,並沒有能及時在法國獲得上演的機會。後來還是在鋼琴大師李斯特看到該劇的劇本之後,對其備加推崇並大力協助之下,該劇才於1877年12月2日在德國的魏瑪做了世界首次公演。此後的100多年以來,歌劇《參孫與達麗拉》便一直受到全世界歌劇迷們的推崇與喜愛。歌劇《參孫與達麗拉》不僅故事情節起伏跌宕,充滿了戲劇性的衝突,同時,這部歌劇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很少幾部以女中音為主角的經典劇作。而其中幾首旋律優美情感動人的詠嘆調,如“春到人間”和“輕輕喚醒我的心”等則更是成為當今音樂會舞台演唱與國際聲樂比賽中,女中音歌唱家們爭相鬥妍的經典曲目。

經典部分


不標榜的塑造個人英雄形象
參孫和大利拉
參孫和大利拉
《士師記》第13章至第16章記述的參孫的故事顯示他們戲耍。一名童子牽著參孫的手出來。參孫來到賓客面前,作各種各樣的滑稽動作使他們開心。過了一會兒,他要求那位男子讓他站在兩根支撐屋頂的立柱中間。參孫在心中默默向耶和華禱告,出某種統一形式,這可能與《申命記》式歷史作品內部嚴格的原始材料有關。這個故事融合了具有民族特點的奇聞軼事。參孫的形象及其行為同《士師記》中其他人物都極為不同。參孫不是軍隊統帥,他就好像一名古老的游擊隊員,永遠孤軍奮戰,且殺戮無數。他的行為並不因任何崇高的理想而驅動,偶然因素佔了很大成分。他並不主動出擊,往往只是針對敵人作出回應,因而他的形象既非崇高 的道德典範,而且並不能無往不勝。由此體現出典型的《申命記》式說教模式,他要告訴世人,強健的體魄並非獲勝的惟一條件。
結合史實的深刻現實意義
缺乏智慧和向善的心仍舊可能面臨失敗。參孫在同非利士人的鬥爭中就是如此。非利士人直到《士師記》結束時,也就是參孫在世時,方才強大起來。他們尋求擴張,起先打擊了但族,將他們趕到其他的居住地。非利士人當時分為五個支派或稱之為“侯國”,其首都分別是亞實突(Ashod)、迦薩(Gaza)、亞實基倫(Askalon)、迦特(Gat)和以革倫(Ekron)。非利士人同樣是大陸移居民族,他們雖非閃米特人,卻接受了迦南人的預言和古閃米特人的神,尤其是主神巴力、阿施塔特(Astarte)和半人半魚神大袞(Dagon)。阿施塔特是主豐饒和愛的女神。巴力代表“至高無上的巴力神”。後來,希伯來人有意將這個名字變成“巴力—塞卜”(Baal-Sebub),意思是“飛翔的巴力”。新約又把這個名字改成“別西卜”(Beelzebub),意指魔王或撒旦。19世紀初期歌德在《浮士德》中也借鑒了這個術語,稱摩菲斯特是“飛來飛去的神”。20世紀時威廉·戈爾丁(William Goldings)繼承這個傳統,將自己的暢銷小說取名為《飛行先生》(Herr der Fliegen)。以色列人經常稱那些享有“奴隸販子”惡名的非利士人是一些墮落的未行割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