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庄鎮

山東省泰安市高新區轄鎮

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地處高新區東南部,北依徂徠山,南臨大汶河,是山東抗日起義發源地。全鎮總面積21.13萬畝,平原、丘嶺、山區各佔三分之一。下轄40個行政村,20635戶,7.3萬人。

良庄鎮是蔬菜產業大鎮。建有省級龍頭市場“良庄鎮北宋蔬菜批發市場”,被譽為山東蔬菜第一鎮。

良庄鎮是革命老區,徂徠山抗日起義的發源地。良庄曾發生過東良庄保衛戰,茅茨阻擊戰等歷史事件,起義和戰爭遺跡眾多,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良庄鎮先後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山東省安全文明鄉鎮”、“山東省衛生鎮”連續多年被泰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泰安市蔬菜生產冠軍”、“泰安市設施農業生產先進鄉鎮” 、“泰安市十大現代農業特色鄉鎮”、“泰安市農業開發先進鄉鎮”、“泰安市小康鎮”、“泰安市文明單位”等。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名單。

歷史沿革


相傳良庄漢代建村,因自然條件良好,名良庄。鎮境,1912年屬泰安縣梁父區。
1928年分屬第六、第七區。
1945年至1953年先後隸屬泰寧縣、徂陽縣。1953年後復歸泰安縣。
1957年分別建茅茨鄉、延東鄉。1958年分別建為徂陽公社、五一公社。1959年合為良庄公社。
1984年改建良庄辦事處。
1985年改鎮。'鎮以機關駐地村得名。
2017年2月27日,泰安市政府區劃調整會議召開,岱嶽區良庄鎮整建制劃歸泰安市高新區。

行政區劃


全鎮有40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
西良庄演武廳
南良庄石樓
良南旺泉
良西保安庄
官莊北宋
里庄南宋
薛庄北東延東
薛庄南大延東
茅茨西西庄
茅茨東延北
茅茨南房宣洛
茅茨北侯宣洛
黃石崖劉宣洛
山陽南查宣洛
山陽北孫宣洛村
山陽東新莊
山陽西鳳凰
高胡庄白廟
名稱統計有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區碼
良庄鎮370911113魯J0538271000

地理環境


良庄鎮位於區境東南部,北與徂徠、化馬灣二鎮相連,東與高新區天寶鎮為鄰,南與新泰市樓德鎮、寧陽縣東庄鄉接壤,西與房村鎮搭界。境內總面積140.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萬畝,地勢北高南低,依次為山區、丘陵、平原,面積各佔三分之一。鎮機關駐東良庄村,距泰城26.5公里。泰樓公路縱貫全鎮。

人口民族


總人口68054
34455
33599
家庭戶戶數21657
家庭戶總人口(總)67827
家庭戶男34292
家庭戶女33535
0-14歲(總)11850
0-14歲男6120
0-14歲女5730
15-64歲(總)50074
15-64歲男25589
15-64歲女24485
65歲及以上(總)6130
65歲及以上男2746
65歲及以上女338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67648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經濟


良庄鎮
良庄鎮
全鎮上下堅持以“工業立鎮、農業強鎮、三產活鎮”為目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到2007年,實現全鎮生產總值8.66億元,年均增長29.7%。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4.2億元、3.26億元、1.2億元,年均分別增長3.68%、17.9%、14.2%;人均GDP由2003年5730元增加到7362元,年均增長14%。
境內共有企業33個,其中規模企業7家,200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3059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1400萬元,產品銷售收入達102000萬元,創利稅總額6897萬元,其中外貿出口354萬元,招商引資共簽訂12個項目,7個項目已建成投產,初見效益。
境內有全國聞名的北宋蔬菜批發市場,市場始建於1992年。目前市場總投資4600萬元,佔地200畝,建立完善了規範管理、中介服務、信息發布、瓜菜運銷、殘留檢測等“五大”服務體系。市場銷售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年交易量達到10億公斤,交易額8億元,利稅1800萬元,成為魯中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1997年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菜籃子工程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2003年被省政府授予“農業龍頭企業”,2004年被省政府授予消費者滿意單位。近年又被評為“農業部定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山東省重點龍頭市場。服務業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四大中心,即以北宋蔬菜批發市場為中心的龍頭商貿區,以鎮住地為依託的商品百貨批發中心,以西良庄-瓜果市場-薛庄商貿帶為依託的貿易中心,以黃石崖生態園為代表的新的三產服務中心,使全鎮服務業優勢互補,各具特色。

特色產品

簡介
良庄鎮瓜菜種植歷史悠久,從80年代起瓜菜生產逐漸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形成了“南菜北瓜、瓜菜結合”的總體生產格局。
全鎮常年菜田6萬畝,播種面積13萬畝,全部實行保護地栽培,無公害瓜菜面積達到4.5萬畝。
西瓜、菠菜、西葫蘆、西紅柿、馬鈴薯、黃瓜、甘藍、菜椒、西瓜八種瓜菜,98年被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為A級《綠色食品》國標。3萬畝土豆被國家農業部列入無公害指標管理。良庄鎮連續多次被評為“泰安市瓜菜生產冠軍鄉鎮”、“泰安市設施農業先進鄉鎮”、“泰安市文明單位”,被譽為“山東蔬菜第一鎮”。蔬菜主要銷往東北三省、京津地區、長江沿線大中城市,部分遠銷港、澳、俄羅斯、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馬鈴薯
馬鈴薯
馬鈴薯
常年種植面積4萬多畝,多層膜保護地栽培,元月份開始種植。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7月上旬上市,每畝單產3000公斤,總產7萬噸,主要當家品種有魯引1號、荷蘭7號、荷蘭15號等,適宜深加工和保鮮貯藏。
西瓜
西瓜
西瓜
主要分佈在鎮北部丘陵地帶,以大拱棚無籽西瓜為主,常年種植面積2萬多畝,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6月下旬上市,每畝單產5000—6000公斤,總產5萬噸,主要當家品種魯青1號、台灣新一號、挑戰者、魯青4號等十多個優質新品種。
菠菜
常年種植面積4萬畝,是良庄鎮的一項特產,以食而不澀著稱。石樓貢品菠菜種植歷史近300年。秋季播種,9月中旬至翌年4月底收穫。集中上市時間在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單產每畝3000—4000公斤,總產4萬多噸,主要品種是大葉紅根及日本急先鋒等。
西葫蘆
良庄鎮
良庄鎮
常年種植面積1萬多畝。一是冬暖式大棚越冬栽培,9月—10月份播種,11月至翌年5月份收穫;二是秋延遲栽培,8月份開始種植,主要集中在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下旬上市,單產每畝4000—5000公斤,總產4萬噸,主要有法國縴手、早青一代、冬玉等國內外優質品種。
西紅柿
常年種植面積6000畝,主要是櫻桃西紅柿和大西紅柿,上市時間集中在12月上旬至翌年7月上旬,單產每畝7000公斤,總產4萬噸,當家品種有以色列144、L—402、聖女、朱麗、迷你公主等大、中、小耐貯運品種。
蒜苗
常年種植面積2萬畝,上市時間集中在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單產每畝3000—4000公斤,總產3萬噸,主要當家品種是蒼山大蒜
辣椒
辣椒
辣椒
常年種植面積5000畝,上市時間集中在12月上旬至翌年6月上旬,單產每畝4000—5000公斤,總產3萬多噸,主要當家品種是紅英達、紫貴人以及能深加工的羊角椒
另外,種植面積較大的還有雙季菜地瓜、香菜、絲瓜、茄子、芹菜、芸豆等40多個系列,200多個品種,面積達4000—5000畝,適宜加工出口的有板栗、南瓜、香瓜、特種糯玉米等特色品種20多個。

社會


良庄鎮
良庄鎮
良庄鎮先後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山東省安全文明鄉鎮”、連續多年被泰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泰安市蔬菜生產冠軍”、“泰安市設施農業生產先進鄉鎮”、“泰安市農業開發先進鄉鎮”、“泰安市小康鎮”、“泰安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衛生鎮、泰安市十大現代農業特色鄉鎮。
境內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鎮12處中小學2處達省級規範學校,8處達市級、2處達區級,2005年被評為泰安市教育工作強鄉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實現了村村通水泥、柏油路、通自來水工程,村村建立了文化大院、村民學校和娛樂場所。
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中心小學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宣洛小學
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延東小學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山陽小學
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第二中學
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石樓小學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茅茨小學
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泰安第八中學泰安市高新區良庄鎮西良庄小學
泰安市岱嶽區良庄鎮薛庄小學

旅遊


從泰樓路進入良庄鎮境內后,向黃石崖方向依次為望兒城遺址、葫蘆山、劈劍石、武聖堂、瞭兒石。從鎮駐地順山良路依次是山陽北大廟、、毛姑灣、廟子風景區(二聖宮水庫、卧虎、迎仙、道冠石、卧龍、二聖宮、竹溪佳境、祈泉、田園詩刻、貧樂岩、演易齋)。
武聖堂
良庄鎮
良庄鎮
武聖堂位於黃石崖山口向北,轉山子前懷。原先的時候,這裡有一間廟堂,廟堂的正中塑著關二爺關羽的神像,左有關平右有周倉。廟堂雖小,但香火甚盛。廟門的上方寫有“武聖堂”三字。在很早以前,徂徠山有一惡霸,外號叫“疤拉爛”。他家大業大,所有的山地都成了他的,家裡常年養著百多名家丁。並請了槍棒師傅,天天舞槍弄棒,訓練人馬,時刻準備擴大地盤,稱霸一方。
這一年,徂徠山一帶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莊稼顆粒不收。疤拉爛不僅不體貼佃農,而且還照樣收租收債,分文不能少,半兩不能缺,沒有的就拿人頂債。青壯年勞力抓去當了奴隸,年老的抓去被活活打死,人們沒有辦法,紛紛向山裡逃命。三百多人聚集在轉山子前懷的一個小盆地里,剝樹皮挖草根充饑。
天亮了,王小三帶領眾饑民打開了疤拉爛的糧倉救濟了眾人。又在這裡蓋了一座廟堂,起名叫“武聖堂”,並在裡麵塑上了關羽、關平和周倉的神像。從此,這個地方就叫了武聖堂。
二聖宮
(竹溪佳境)
二聖宮
二聖宮
夜道木成仙之後,在徂徠山裡到處雲遊。這一天,來到了獨秀峰前,立時被這裡的景色迷住了:真是鮮花盛開,百鳥翔空,處處聞花香,時時聽鳥鳴。懸崖峭壁,驚險無比,奇石怪峰,形態各異。兩山之間有一盤山小路,寬不過一尺,他順路而上,來到山裡,此處更是一番景色:裡面是一個小小的盆地,盆地里土地肥沃,古樹參天,四面山上松柏長青,一條小溪嘩嘩流下。他來到一塊大石光樑上,溪水正由此流下,這裡有一石池,長約八尺,寬約一弓,溪水從一端流入另一端,正是天然的澡塘。夜道木見水清透底,忙脫掉衣服,在池塘里痛痛快快洗了一番。幾天來奔波的疲勞全部消除。洗完澡后,穿戴整齊,坐在一大頑石上,望著溪水,聽著濤聲。山澗的水急,小溪的水濺起了一個個不小的浪花,好似萬馬奔騰。山上的風大,搖擺著松樹,發出呼呼的風聲,松浪翻滾,強似眾樂齊奏。頓時令他心曠神怡。隨口說道:“觀濤頑石上,除塵日新池”。後人在夜道木坐的頑石上寫下了“觀濤”二字。在他洗澡的石池邊上寫上了“日新池”,這兩處遺址還在,字跡清晰,成了遊人休閑避暑的好地方。
葫蘆山
葫蘆山
葫蘆山
徂徠山前有座小山,形狀象個凹腰葫蘆,名叫葫蘆山,沿葫蘆山往裡的山上有一條青褐色石紋,人們管這石紋叫葫蘆秧。它攀山越嶺直通到深山裡一個叫“葫蘆庵”的地方。據說葫蘆庵這地方原來有座廟,廟裡只有一個和尚,法名玄化。玄化心底善良,下山到茅茨村化緣時看到茅茨村大惡霸外號“黑牙狼”橫行霸道,非常氣憤,回山就禱告佛祖顯靈懲罰惡霸。
這天下午,玄化又從山下化緣回來,看見了他廟裡已經住下了一個外地雲遊的道士。這道士破衣破帽,渾身污垢,一幅可憐相。這老道士從此就在廟裡住下來,也不化緣,吃喝全由玄化供著,並且毫不客氣。玄化是個老實人,也不跟他計較。轉眼三個月就過去了,這天老道對玄化說:“我不能白吃你的飯,我要報答你,我給你在廟裡種棵葫蘆吧!”老道說是給玄化種葫蘆卻叫玄化自己刨坑擔水。坑刨好了,澆上水,老道士才從破袈裟里摸索出一粒葫蘆種來,投進坑裡,吩咐玄化埋好,自己揚長而去。葫蘆破土發芽后就開始瘋長,秧子從廟裡爬出去,沿山而下,一直爬到徂徠山下才結了一個葫蘆。葫蘆長得碧綠可愛,油嫩閃光,當地百姓把它奉為神物,給它磕頭燒香,頂禮膜拜。
茅茨村的大惡霸黑牙狼見葫蘆長得可愛,知道是一寶物,就想霸為己有。這天夜裡,他帶著一夥狗腿子提著斧頭來砍葫蘆。沒想到葫蘆秧比石頭還硬。震得狗腿子手心發麻,渾身打顫還是砍不下葫蘆來。黑牙狼急了,奪過斧頭親自動手,狠狠一下子砍下去,“喀”的聲把葫蘆震裂了。接著從葫蘆里飛出一股冷風,把黑牙狼和狗腿子都吸進去,然後縫又長和了。第二天早上,葫蘆就變成了一座小山,黑牙狼和他的狗腿子便壓在了山底下,茅茨街從此除了一大禍害。再後來,玄化和尚也不見了,廟也倒了。有人說玄化被種葫蘆的老神仙擺渡成仙了。有人說他功德圓滿后就圓寂了。現在的葫蘆垵廟跡蕩然無存,只有草青水秀,峰峻谷幽的山景和這段傳說故事一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