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端硯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 2020年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端硯
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端硯,廣東省肇慶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今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故名端硯,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房四寶,硯為其一。在中國所產的四大名硯中,尤以廣東省端硯最為稱著。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於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端硯若佳,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故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
端硯石出產在廣東省肇慶市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峽,東至鼎湖山)的北嶺山一帶,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硯石為最佳。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製造端硯,一般要經過採石。選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
2004年10月2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端硯”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端硯
端硯之所以稱雄於世一千餘年,滿譽天下,主要是它具有質剛而柔的優良石質和豐富多彩的天然石品花紋而使歷代無數人為此陶醉、痴迷。端硯石的原始母岩形成於距今4億年前的泥盆紀中期。在地球演化史上,4億年前,肇慶這個位置是一條沿東北方向延伸的濱岸潮坪,廣州一帶為古陸,當時的大海在廣西方向,海水從西部進入肇慶地區。肇慶位於古陸與半島之間的海陸交替處,兩側的古陸為沉積提供了物源。古陸風化剝蝕下來的大量泥沙被海水帶到濱岸停下來,按比重和粒級的大小依次沉積堆積成層,較輕的漂浮物被水水解后停留在潮坪較低洼的湖區,緩慢沉降,最後沉積成層。這就是端石最初的物質聚集。
出產端硯石的硯坑,主要分佈在肇慶城郊端溪一帶故端溪泛指為端硯產區。據清道光何傳瑤《寶硯堂硯辨》所記載,歷史上共開採過70多個硯坑,其中絕大多數已枯竭、停采,新中國成立以來,仍在開採的硯坑還有10多個。主要分佈在:
一、端溪東側,斧柯西麓。
端硯石主要石材產地分佈在肇慶西江羚羊峽兩岸,北嶺山等地一帶,東歪沙浦,西達小湘,南沿崇隆,北據北嶺,開採的硯坑星羅棋布,制硯之石品種繁多,各有特色,分佈在羚羊峽南岸,端溪東側斧柯西麓一帶是硯坑岩最集中而且石質也是最好的地方,計有老坑(水岩)坑仔岩、麻於坑、朝天岩、宣德岩、冚羅芭蕉岩、古塔岩等。這些坑岩的石質比較好,制出來硯易發墨,石品多,實用與欣賞都很有價值。
二、西江北岸,羚山南麓。
與斧柯山隔河相望的羚羊峽北岸羚山南麓,也有幾個硯岩:自線岩、二格青、有凍岩等,所產的硯石為中低檔硯石,由於石質不夠好及數量少,現已很少開採。
三、北嶺一帶。
西江北岸,七星岩背後的北嶺山小湘至鼎湖一帶,硯坑有宋坑(將軍坑)、盤古坑、陳坑、伍坑、竹篙嶺坑、北嶺梅花坑,有位於小湘的蒲田坑,位於鼎湖的蕉園坑等。
四、桃溪、沙浦。
分佈在斧柯山東部的硯坑有沙浦諸坑,計有典水梅花坑、綠端岩、蘇坑、有凍岩等,因為沙浦硯石中有的跟老坑、麻子坑、坑仔”等硯石相似,為避混淆,統稱為斧柯東石。
七星岩
端硯自唐朝初年開始出產,在唐代初期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東郊羚羊峽欄柯山的端溪一帶,就出現了依靠采硯石、生產端硯為生的勞動者。當時的端硯純粹是文人墨客書寫的實用工具,石面上無任何圖案花紋裝飾,顯得粗陋、簡樸,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云:"內邱瓷甌,端州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白線岩
唐武則天聖歷三年(700年),武則天以刻有“明合璧,五星聯珠”圖紋的端硯賜給名臣狄仁傑。狄仁傑受賞賜后得知采硯石工的艱辛勞動,便上奏請武後下旨減去貢品數目。
宋代,位於星岩後面的北嶺山一帶的宋坑開坑取石。
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蘇易簡將斧柯山坑仔岩之石分為水中石(下岩)、山半石(中岩)、山絕頂石(上岩)三種,說“山絕頂者尤潤”,就是說下岩石比不上上岩石,並認為將軍山(今北嶺盤古坑,又名宋坑)之石不及斧柯山。
宋元符三年(1100年),興起貢硯。
宋治平年間(1064年—1076年),坑仔岩開坑採石,並開始往水下發展(米芾《硯史》言:“治平中貢硯,取水月余方及石。”神宗時襄陽人魏泰《東軒筆錄》載:端溪硯“岩石取於水底。”)
宋元符三年(1100年),途經端州的蘇軾,看到端州采硯石工“千夫挽綆,百夫運斤。篝火下縋,以出斯珍”的場面。
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硯坑除斧柯、將軍坑外,新增加有茶園,即今羚羊峽北梅花坑、綠端坑、蕉園坑、錦雲坑(鄭樵《通志》載,宋代此處有茶園44所,瑤人居住)。
南宋淳熙年間(1174年—1189年),硯坑增加了黃步石,又稱黃坑,在宋崇水(周去非《嶺外代答》記)。
明代,開始派太監監督開坑封坑,新開硯坑八個(宋公坑、宣德岩、水岩、朝天岩、古塔岩、屏風背、飛鼠岩、阿婆坑)。
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太監宋某始開宋公坑,在北嶺宋坑(盤古坑)之西。
明永樂年間,重開水岩西洞。
明宣德六年(1431年),知府王罃始開宣德岩(有石刻記載)。同年,劉銘、栗友、玉英、玉罃等奉詔重開水岩。
清初端石雕雲龍紋抄手硯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太監李敬再開水岩。由該年七月十七日開坑,至次年正月二十八日封坑,歷時六個多月(有石刻記載)。其後即厲行封禁,“把總一員,專轄守坑,律令盜坑石比竊盜論”(高兆《端溪硯石考》)。水岩遂成為皇家專用之坑。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太監李鳳以“欽差督理珠池內官監”職銜到端州開坑採辦端硯(萬曆三十四年閉坑,爛柯山水岩外有題字記此事)。
明崇禎五年(1632年),水岩解禁大規模開採(始於兩廣總督熊文燦,中經永曆兩廣總督丁魁楚,永曆元年罷守禁,乾脆不派人守坑,並經過清初平南王尚之信,至康熙二十六年(1667年)兩廣總督吳興祚,開坑七次)。
清康熙年間,朝天岩開坑取石。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侯官人高兆作《端溪硯石考》,分水岩為正洞、東洞與西洞,統名為老坑,而以坑仔岩另開坑為新坑。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景日昣開坑。
清雍正三年(1725年),開坑。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吳繩年重開水岩。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楊景素重開水岩。
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麻子坑開坑取石。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開坑。
清嘉慶元年(1796年),知府廣玉重開水岩大西洞,新辟水岩小西洞。
《雲龍九九》硯
清道光八年(1828年),陳詮開坑。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古塔岩之西開有廟尾坑(以該坑北有硯坑廟得名)。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洪水決堤,兩廣總督盧坤准鄉民之請,開水岩老坑,以所得為賑災經費,不作貢品。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盧坤開坑。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再開水岩老坑(包括小西洞),原定采出石料分作十二股,官得三股,以作貢品。後有人謂開坑有傷風水、圍基、纖路,申請封禁。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之洞乘坐火輪巡視羚羊峽、硯坑及沿江堤圍,裁定“不當封禁”。並且重新規定,開坑所得,官府充貢品之三成全行裁免。全部所得紳商各半。紳得之半,撥充端溪書院經費。各官不得私受一硯,胥吏不得需索分文,並刻石為告示。承包商何昆玉,即出銀2000兩,作為端溪書院經費。自此,端硯作為貢品的歷史宣布結束。
清代,所開硯坑尚有拱蓬、洞仔、軟石洚岩、硬石洚岩、打木棉蕉岩、青點岩、菱角肉岩、龍尾青岩、砂皮洞、文殊坑(以上在羚羊峽南),龍爪岩、七捻根岩、朝敬岩、白線岩(以上在羚羊峽北),塘竇岩、蟾蜍岩(以上在北嶺)。還有蘇坑等,在今沙埔。始開具體年代不詳。
建國初期端硯的生產只是處於零星的家庭手工業式的生產。50年代後期開始有計劃地組織端硯藝人歸隊,恢復端硯生產。自1958年開始,有兩個端硯生產廠(社),一個是以下黃崗白石村為中心的白石端硯廠(后又改為市郊區端硯廠),另一個在市區的“文教社”,后改為肇慶市工藝廠。年產量只有幾百方端硯,產值只有三幾萬元。這樣的狀況一直延續至1962年。
1962年在政府支持下,重新開採麻子坑;1972年冬,端溪名坑中最為名貴、質量最好、最有代表性的水岩(老坑)重新開坑採石,繼續在大西洞、水歸洞工作面進行采鑿,不少佳石面世。繼水岩之後於1978年又重新開採坑仔岩硯石。至此,端硯名坑基本全部復開,名坑硯石基本齊全。
國家實行由主管部門統一開採硯石,並注意不斷改善硯坑的工作條件。坑內隧道加寬加高,坑道和工作面都安裝了電燈照明,只要啟動開關,洞內的積水便可通過管道排出洞外。搬運石屑和采出的硯石,可用斗車從洞內運送到洞外。過去那種“千夫汲水”,“篝火下縋”的落後生產技術已一去不復返了。
工業主要部門及外貿部門對端硯生產及銷售都很重視,端硯的產量、產值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1962—1966年,肇慶市郊區端硯廠(含黃崗白石端硯廠)及市工藝廠年產量500—1000方,產值5—10萬元。
端硯
1972年是端硯恢復正常生產的一年,端硯產量約為1800方,產值約25萬元;1973年產量約1200方,產值約35萬元(以上郊區佔70%)。1974—1975年產量3000—5000方,年產值50—60萬元(郊區佔50%以上);1976年約為10000方,產值約100萬元(郊區佔50%)。
1977年—1979年,年隨著開放改革的到來,端硯生產有較大的發展,年產量接近70000方,產值300多萬元(生產廠家亦大增,除市工藝廠、郊區端硯廠外,在市郊下黃崗、白石、賓日、藍塘等村以及高要金渡、水邊等地都紛紛成立多種形式的端硯廠)。1980年—1984年市工藝廠一分為三,成立端溪名硯廠,市郊區及高要縣大大小小的端硯廠近百家,生產(含采硯石藝人)人員近千人。產量15萬—25萬方,產值1300—1500萬元(其中端溪名硯廠只佔136.33萬元),銷售約1300萬元。
1985年—1987年,端硯產量20—30萬件,產值1300—1500萬,銷售1200—1300萬元。幾年來都反映出供過於求現象(其中端溪名硯廠產值1985年123.25萬元,1986年130.22萬元,1987年145.20萬元)。
1987年以前,端硯由國家經貿部授權廣東省進出口公司經營。1986—1987年間,端硯為國家年創匯170萬美元。
1987年以後,以私人承包為主的端硯廠家發展很快,生產數量不斷上升,衝擊了原來供求相對穩定的市場。
截至2015年,肇慶市端硯產業從業人員已發展到上萬人,年產值超3億元。
2004年10月2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端硯”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05年,《星光耀南粵硯》榮獲廣東省工藝美術精品金獎。
2007年,《明月照端州硯》榮獲深圳文博會金獎。
2008年,《華夏風韻硯》、《龍迎奧運硯》被北京奧組委選定為貴賓禮品硯,被國家奧運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肇慶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0年,《清明上河圖硯》榮獲端硯藝術博覽會金獎。
2011年,《氣壯山河硯》榮獲深圳文博會金獎。
2013年,《代代封侯硯》在深圳文博會上斬獲“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
2014年,《魚樂昇平硯》榮獲“第三屆廣東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
2014年,《三友硯》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金獎等。
2015年,《望子成龍硯》在深圳國際文博被評為金獎。
2016年,《端城美景硯》在深圳國際文博被評為金獎。
端硯原產地域範圍以廣東省肇慶市人民政府《關於請求給予“端硯”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請示》(肇府報[2003] 11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廣東省肇慶現轄行政區域。
(一)品種
端硯
1.按顏色分:紫端硯和綠端硯。
2.按外形分:分規格端硯和異形端硯二類。
3.根據岩石名稱分:含鐵水雲母頁岩(老坑)、泥質岩(老坑)、含鐵質頁岩(坑仔岩)、含粉砂泥岩(麻子坑)、含粉砂泥質頁岩(蕉園)、含粉砂泥質頁岩(梅花坑)。
4.按質量等級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其中二級又分為1級和2級。
(二)原料
1.水雲母石(佔60%)。
2.端硯石含有Fe2O3、FeO。
3.端硯石還含有少量石英顆粒,大部分粒徑在0.01毫米。
(三)端硯特性。
1.具有發墨不損毫、呵氣成摩等實用性;具有紋路細密、軟硬適度、宜於雕刻等工藝性;具有色彩柔和、可紫可綠、石品花紋豐富等觀賞性。
2.體重而輕、質剛而柔。嫩而不滑,柔而多姿。握之稍久,掌中水滋。
在端硯原產地域範圍內的生產者,如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須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端硯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報機構提出申請,經初審合格,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端硯“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