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人化石

柳江人化石

1958年9月24日,在柳江縣發現古人類化石,因而命名為柳江人化石,原始生活在那裡的人類稱為柳江人

簡要介紹


柳江人化石出土地址在柳江縣新興農場通天岩,離柳州市16公里。1958年9月,發現人類顱骨一具、脊椎骨、肋骨、骨盆和大腿骨化石多塊,是一個男性中年個體,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人類,比“了村人”、“河套人”進步,但比“山頂洞人”、“資陽人”原始,屬於形成中蒙古人種的早期類型,為迄今在中國以至東亞發現的最早的現代人化石,對研究人類發展史是一種寶貴資料。
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室吳汝康教授鑒定,定名“柳江人”。
另有許多動物骨化石,其中有一具完整的熊貓骨架。

主要特徵


柳江人頭骨化石
柳江人頭骨化石
“柳江人”是人類發展史上新人階段的人類遺骸,是迄今所知東南亞地區新人階段人類最早期代表;
從遺存的頭骨和部分肢骨化石判斷其體質特徵,“柳江人”比藍田猿人和北京猿人進步,但比“山頂洞人”和“資陽人”原始,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距今約三到五萬年。
化石為 1中年男子骨骼一部份。眉骨微隆起,腦殼容積約 1400多毫升;前額膨隆,嘴部后縮,無猿人向前突出特徵;枕部有粗壯肌脊,可推測出"柳江人"頭部姿勢與現代人相同;體質形態上和現代人基本相似。但仍保留一些頭頂比現代人稍低矮,眼眶很扁等較原始性質,頭骨顏面扁平程度表明“柳江人”具有蒙古人種(黃種人)主要的特徵。

發現歷程


柳江人遺址
柳江人遺址
在中國南方洞穴中發現的晚期智人化石之一。1958年9月,廣西柳江縣新興農場的工人在通天岩旁的一個小岩洞發現了人類化石。該洞口離山腳約 5米多。發現的人類化石計有完整頭骨1個、完整的下4個胸椎(並粘連有長短不一的肋骨5段)和全部5個腰椎以及骶骨。肢骨保存有右側的髖骨,但恥骨部分缺損。另外還有左右股骨各一段。
吳汝康(1959)認為,柳江的全部人骨化石可能屬於同一個中年男性個體。生物分類上歸於晚期智人。頭骨屬中頭型。顴骨大且前突。鼻骨低寬,鼻樑稍凹,梨狀孔下緣不成銳緣而低凹。鼻前窩淺。犬齒窩不明顯。上門齒舌面呈鏟形。這些都是蒙古人種的性狀。因此柳江人是正在形成的蒙古人種的一種早期類型。
與人類化石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近乎完整的大熊貓的骨架,完整的箭豬的頭骨,中國犀劍齒象巨貘及牛類和鹿類牙齒和肢骨。這些動物化石都是江南山洞裡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里的成員。過去都認為這個動物群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但柳江人和上述動物一起保存在角礫堆積中,都粘結有同樣的紅色堆積物。從而表明,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不僅生活在中更新世,而且還延續到晚更新世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