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蕭江的結果 展開

蕭江

地理區域

蕭江氏,簡稱蕭江,但有別於濟陽江(濟陽江出於贏姓,贏玄仲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封於江,其地域大約在長江與漢水之間,於是便以國為姓。玄仲傳48世,有一位名叫江貞的遷徙到濟陽,形成郡望,故稱濟陽江)

姓氏


歷史

蕭江巨族
蕭江巨族
蕭江氏是由蕭氏演化而來。蕭氏在中國歷史上顯赫輝煌,三千多年來,先後出過帝王、名臣大將。據《蘭陵蕭氏二書》記載,蕭江氏乃西漢初宰相蕭何的後裔。蕭何之後傳至南北朝時,蕭衍創建了南朝的第三個王朝??梁朝,蕭衍稱高祖武帝,江灣的蕭江氏乃是高祖武帝的長子即昭明太子蕭統之後嗣。到了唐代,這一派中的蕭瑀、蕭嵩、蕭華、蕭復、蕭俛、蕭仿、蕭寊、蕭遘相繼出任宰相,史稱唐朝蕭氏“八葉宰相”。這在中國歷史是是鮮見的。
那麼,蕭氏又是怎樣變為江氏的呢?
“八葉宰相”之一的蕭遘之仲子蕭禎(蕭江一世祖),在任江南節度使時,父蕭遘所輔佐的南唐在唐朝末年的“朱溫篡唐”戰爭中失勢,蕭遘被殺,蕭禎為避風險,隱居安徽歙縣篁墩,為避禍害,又“念先世從北渡江而來,遂易蕭姓以為江氏。凡江氏宗於蕭者,此其鼻祖也”。自蕭禎易姓江后,江禎即為蕭江一世祖。

蕭江氏的名人

蕭江氏的名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江澤民的祖籍地是江西省婺源縣的江灣村,經考證,江澤民是蕭江第三十八世。2001年,江澤民來到江灣視察,一下
江澤民
江澤民
車便高興地揮手說:“鄉親們好!”他訪問農家,走訪學校,走遍了全村。江灣村前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樓上,雕刻著江澤民親筆題寫的“江灣”兩個大字。蕭江氏別的名人還有明代抗倭名將江一麟、明代醫家江瓘、宮廷太醫江一道、清代樸學大師江永、民國教育家江謙等。

蕭江與濟陽江區別

在中國的文化歷史中,濟陽江為正統的江姓,而蕭江是由它姓演化而來,故在中國很多地方,人們分別以“真江”和“假江”來區別濟陽江和蕭江。

蕭江氏的發展

一世祖江禎為避難,隱居於歙縣篁墩村。其子江董(二世祖)南遷至江西婺源的東皋徑(今水路村)。六世祖江文采遷入江灣鎮旃坑村的馬槽塢。旃坑村的蕭江不知哪一代生了九個兄弟,九兄弟分別傳江灣一支,龍尾(屬今婺源溪頭鄉)一支,山茶(屬今婺源秋口鎮)一支,桃源(屬今婺源溪頭鄉)一支,古坑(屬今婺源江灣鎮)兩支,旃坑留村兩支。鎮頭的那兄弟因不成正果,旃坑蕭江對鎮頭那支不予承認,有“蕭江九兄弟,不認鎮頭江”之說。但從江灣蕭江宗譜及綜合分析,對於這話應持有疑問。

蕭江氏現況

現如今,蕭江氏人大多數居住在江灣鎮及其所轄的地方(包括古坑村,旃坑村)和溪頭鄉龍尾村,在江灣,有一幢宏偉的建築,叫蕭江宗祠,堂名為永恩堂,始建於明萬曆六
江灣鎮的蕭江宗祠
江灣鎮的蕭江宗祠
年,后毀於太平天國戰火,重修於2002年,是江灣蕭江氏的族人祭祖的場 所,也是江灣鎮最著名的一處旅遊景點。
旃坑村的蕭江大宗祠
旃坑村的蕭江大宗祠
古坑村原也有蕭江氏祠堂,名文玉堂,旃坑村遷往古坑村的兩兄弟名為文玉和文敬,文敬那一支後來去了湖南,現古坑村的蕭江氏均為文玉那支繁衍而來,故文玉為古坑蕭江始祖,所以村中蕭江氏祠堂以他名字命名,后因火災破壞,古坑氏蕭江現已繁衍至四十三代,為蕭江香火較旺的一支;旃坑村有保存很好的古代蕭江大宗祠。
蕭江墓
即“蕭江一世祖墓”,位於安徽黃山市屯溪區屯光鎮南溪南村。
話說唐朝廣明年間,蕭遘為宰相。後來,皇帝聽信讒言,蕭遘慘遭賜死。其後,朱溫篡唐,蕭遘之子蕭禎帶兵北上討伐,但是屢遭失敗。蕭禎不得不避難於篁墩。奸臣欲斬草除根,繼續追殺宰相蕭遘之子蕭禎。蕭禎為了“留得青山在”,他便渡過新江安來到南溪南村避難。在渡江時,蕭禎從長計議,他指江為姓,即由“蕭”姓易為“江”姓。這就是“蕭”改“江”的由來,從此蕭禎就叫江禎了。這是唐朝廣明年間——即公元881年的事情。從此,南溪南村就有了“江”姓,距今已有1116年的歷史了。
據明都御史汪道昆為《溪南江氏族譜》作的“序”中記載:“始祖蕭禎,唐宰相遘公之子,廣明庚子避難,始易江姓。卒於昭宗景福二年癸丑,葬溪南亭子埠,荷花出水形。乾亥向生子三,董、鄭、威。董遷婺源,威遷開化,鄭從公墓而居,是為溪南江氏及江姓宗蕭此其鼻祖也。”
《溪南江氏族譜》記載:“始祖墓——南溪南村水口。土名:亭子埠,荷花出水形。彼字五千九百六十四號,原額地稅六分五厘八毛九徐三忽,積平地一百八十四步五分”。
《溪南江氏族譜》又載:大明景泰元年,江氏裔孫存義、志懸、士寧對“江氏始祖墓”進行了重修。
《溪南江氏族譜》還記載:“始祖蕭公元墓”繼大明景泰元年庚午風重修之後,還大修過二次。
現有一塊青石大墓碑為證,這塊青石墓碑長約176厘米,寬約70厘米,厚約12厘米,重量大約為400斤左右。碑文尚清晰,中間是‘江氏唐始遷祖蘭陵蕭公之墓’,‘蘭陵蕭’三字已漫漶不清,左邊小字是‘通奉大夫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裔孫珍’,‘通政大夫總督漕運□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戶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裔孫□。’”這塊青石大墓碑被當地一農民收藏著。
蕭公墳磚
蕭公墳磚
此外,當地民間尚有保存完好的“蕭公墳磚”,這種“蕭公墳磚”是定製、定燒的青磚。這種“墳磚”長足足1尺,即34厘米,寬5寸2分,即17厘米;厚2寸有餘,即7.5厘米。
以上就是“蕭江一世祖墓”的歷史。(程華達)
根據《新安名族志》、明隆慶三年江珍撰修的《溪南江氏族譜》(黃山市博物館藏)、萬曆三十九年江旭奇撰修的《蕭江全譜》(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十一年江永撰修的《蘭陵蕭氏二書》(黃山市博物館藏)、乾隆三十七年江如松撰修的《蕭江復七公房支譜》(上海圖書館藏)和筆者所藏的《蕭江氏世系源流》等譜牒記載,“蕭江”,本姓蕭,以漢丞相蕭何為始祖,世襲侯爵。至蕭衍,仕齊,因治亂有功,召入相國,初封“梁公”,後晉為“梁王”,再自稱帝,為梁高祖,在位四十八年。高祖長子曰統,即昭明太子,“仁孝博雅”,嘗著《文集》二十卷,編《文選》三十卷,衣被後學,以儲位終。厥後代有聞人,至唐時,曾出八位宰相,與唐祚平終始,稱“八葉宰相”。至蕭遘,相唐僖宗,生七子,仲曰禎,唐廣明年間,因破黃巢有功,授護軍兵馬使,官至柱國上將軍,鎮守江南。當黃巢兵犯宣歙時,奏請駐兵歙州,因家焉。后朱溫篡唐,蕭禎曾起兵北上,終不能克,因念唐室舊主,指江為誓:若不能復唐業、斬朱溫,當改蕭姓為江姓。后避地居歙縣水南篁墩之溪南,易蕭為江,卒葬溪南。是為“蕭江”氏起始,蕭禎即為蕭江氏一世祖,此後,“凡江之宗於蕭者,此其鼻祖也”。蕭禎生有三子,季曰威,遷浙江衢州,為浙江蕭江氏始遷祖;仲曰鄭,仍居溪南守廬墓;伯曰董,遷婺源,為婺源蕭江氏始遷祖,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婺源之蕭江,分別在江灣、旃源和龍尾,發展為巨族。其中,江董遷婺源后,先是居婺源水路皋徑;傳三代,有一名叫江文寀的遷旃坑;文寀的孫子名江敵者,於宋元豐已未(1709)又從旃坑遷居江灣,江敵即為江灣蕭江氏始遷祖,亦為蕭江氏八世祖。蕭江氏在江灣以後瓜瓞綿綿,代有人出,如明代的右都御史兼戶部侍郎江一麟,清代的著名經學家、音韻學家、戴震的老師江永,清末民初的教育家、佛學家江謙,20世紀70年代的農業專家、全國勞動模範江鴻志等。
明代三朝元老、太子太師許國萬曆時撰《江灣新建宗祠碑》中記:
新安保介山谷,婺猶深阻,不被兵燹,故多世家著姓,江灣江姓則最著。江本蕭氏,唐廣明中,故相遘子禎,避地歙之黃墩,始渡江來,遂以江姓。而禎子董徙婺,董孫文寀居婺之湔源,其後有進賢尉敵者,乃卜江灣。宋岳將軍軍鄱陽,而尉孫致恭以助軍賜級進忠翼郎,卒為忠裔祠。祠墓下,其後世滋大…其間稱詩書、力孝弟、重月旦,而表裡閭者,肩相摩也,踵相接也。
清翰林院清書庶吉士、新安程氏族人程恂乾隆五年撰《蕭江始祖唐上柱國江南節度使府君贊》的序中載:節度使府君蕭公諱禎,字德熹,唐宰相遘之子,蕭梁昭明太子之苗裔。而江氏之鼻祖也……唐之季避居歙之篁墩。值巢寇俶擾,延及歙州,公率義旅保障一方,戮力破賊。策勛晉秩秉鉞江南,武功文德后先焜耀。無何,遭家不造,指江易姓。則造物者復鍾美於府君昌。厥後,以酬其庸而椒聊,瓜瓞未有艾矣。公三子,仲鄭廬墓,季威遷衢,而伯董始遷婺源。公以別子為始遷祖,婺為繼別之大宗,今為巨族者三,曰江灣,曰旃源,曰龍尾,皆科第相望,簪笏相踵,或發解,或開府,或守牧,或扦疆。文章勛業炳烺烺,而潛篤德行,宗法紫陽,立言不朽者亦多,若而人吁:“蕭江氏明德遠矣!”
婺源的蕭江氏族人至遲在清朝時就建有表彰族內先賢的“里賢祠”,其《議立里賢祠書》、《複議里賢祠書》、《復膳部里賢祠議》等,就列舉了許許多多蕭江氏族人的先賢、仁人、達士,其中尤以教育家、學者、名宦最多,令人感慨。
據實地調查,蕭江氏傳至今天,在江灣已發展有四十代。200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曾來江灣視察,並題了字。
在蕭江氏分遷的婺源、溪南、衢州三大支中,惟溪南和婺源的兩支聯繫最為密切。江永編《蘭陵蕭氏二書》中,就曾引了明左春坊汪仲撰《洪武癸丑江灣族譜序》。在所引之後,江永緊接說道:登此序,俾後人知江灣族譜系洪武癸丑我房裕祖公手編次也,明朝以前俱與旃坑、溪南共統譜。(劉伯山)

地名


地名蕭江,處於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的一個小鎮。盛產編織袋。
蕭江全景圖
蕭江全景圖
蕭江鎮位於浙江省溫州市南部,鰲江流域中部,與溫州市蒼南縣接壤,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 氣溫18度,年均雨量1800毫米,夏秋兩季多颱風災害。蕭江全鎮總面積27.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2萬,人均耕地不足0.6畝,下設5個辦事處,轄2個社區、2個居民區、49個行政村,2005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2.57億。蕭江鎮海陸空交通便利,距鰲江港13公里,溫州永強機場70公里,104國道與建設中的溫福鐵路貫穿全境,甬台溫高速公路在鎮內開口互通,一條高等級的世紀大道與龍港相連。蕭江鎮建於1985年,是一座年輕富有朝氣的工貿新城。蕭江鎮是溫州市乃至全國的塑料編織產業集中帶,是平陽縣的四大工業明星鎮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塑編生產基地,2002年綜合經濟實力躋身溫州市三十強鎮第16位,1999年被中國地區開發促進會命名為“中國塑料編織城”、“中國塑料編織第一鎮”,2002年為溫州市爭取到“中國塑編之都”的榮譽稱號,2003年被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確定為全國首個城市(地方)信用體系建設重點調研鎮。塑編業的興盛,帶動了金融、房地產、運輸、酒店等服務娛樂行業及服裝、副食品、農貿和原材料等專業市場的迅速繁榮,工商業的傾向發展大大的推動了蕭江鎮整體經濟水平的發展。蕭江區位優勢明顯,甬台溫高速公路蕭江出口車流量為昆陽、靈溪出口的2到3倍,蕭江東為溫州市三十強鎮排名前列的鰲江鎮龍港鎮,南為同屬溫州三十強鎮前列的靈溪鎮。在溫州市城鎮體系規劃中,明確把蕭江與鰲江、龍港、錢倉一起作為溫州城市圈南部次中心,鰲江流域中等城市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名


蕭江
蕭江
作家蕭江,本名,江雙世。曾用筆名,江承印.1999年業餘從事文學創作。出版小說集《空鏡子》,小小說集《會飛的馬》。小小說作品散見於 《小小說月報》《小小說選刊》《小小說讀者》《百花園·小小說原創版》《微型小說》《天池小小說》《遼河》《文藝生活》《新課程報》《愛情婚姻家庭》《青春酷讀叢書》等。
蕭江
蕭江
作曲家蕭江,本名,肖義璞,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曲。1960年考入濟南市歌舞團。 198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專修作曲。1968年創作了著名的知青歌曲《鎖鏈》,這首歌曾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知識青年之中。1967年創作的歌曲《毛主席身穿藍布長衫》曾流傳全國。1982年創作的的歌曲《母親的歌》在全國“八十年代新一輩”征歌中獲優秀作品獎。1982年創作了歌劇《閃光的心靈》獲“首屆全國兒童戲觀摩演出”創作獎和優秀表演獎。1988年大型歷史歌舞劇《窺鏡媲美》在山東藝術節獲一等獎,並應文化部邀請赴北京中南海和民族文化宮演 出,獲得專家一致好評。其它器樂作品有:民族器樂合奏-《繁花似錦》、笙獨奏曲《靜夜思》、三弦與樂隊《岱頂望月》、新十番鑼鼓《東王得勝令》(裴德義肖江作曲)、絲弦五重奏 《梅花吟》、琵琶協奏曲《靜夜思》、二胡與樂隊《盼親人隨想曲》、笙獨奏曲《騎竹馬》(獲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比賽”三等獎)、《微山湖船歌》、 《掛紅燈》、《織網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