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義鄉

南義鄉

南義鄉位於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城以北15公里處,北鄰合水縣,西與西峰市接壤,國道211線縱貫全境。南義鄉共轄北門村、北庄村等11個村,55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21598人(2018),總耕地面積47310畝,其中山地面積16757畝,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鄉。南義鄉地形山、川、塬兼有,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高原氣候。南義鄉的區劃代碼是621026205

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480元。

命名由來


南義,原名“南義井”。傳說周先祖往慶陽途中,路經此地,人馬甚渴,適遇一水井,用之不竭,解決了行軍之難,因此贊此井為“義井”,又因引井地處慶陽之南,故稱“南義井”,後人簡稱為“南義”。

地理位置


南義鄉在甘肅省內位置
南義鄉在甘肅省內位置
南義,古稱“南義井”,位於寧縣縣城以北16公里處,北與合水縣毗鄰,西與西峰區接壤,國道211線縱貫全境。
南義鄉位於寧縣中部,國道 211 線縱貫全境。全鄉共轄 12個村, 55 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21598人(2018),總耕地面積 47310 畝,其中山地面積 16757 畝。全鄉地形山、川、塬兼有,年平均降水量 800 毫米 左右,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高原氣候。 2005 年農民人均純收入 1480 元。

行政區劃


南義鄉
南義鄉
轄馬戶、吳冢、張堡、北門、馬泉、劉寨、屯庄、北庄、川口、寨河、高倉(11個)村民委員會。

自然環境


南義鄉位於寧縣縣城以北16公里。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3公里,總土地面積14.31萬畝,耕地面積47310畝。

經濟社會


南義鄉
南義鄉
在鄉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立足資源優勢,著力發展以蘋果核桃為主的果品、以設施化為主的瓜菜、以制種為主的全膜雙壟溝玉米、以輸出為主的勞務、以勘探為主的石油煤炭“五大支柱”產業和豬、牛、雞、羊養殖業,農民收入穩步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快,全鄉65%的村建成了農民文化活動廣場和村部辦公樓,75%的村通上了自來水,85%的村建成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農宅小區,95%的村莊道路已鋪砂硬化。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60元。

鄉鎮發展


南義鄉生態旅遊景區
南義鄉生態旅遊景區
南義鄉黨委政府以實現財政增長和農民增收為總目標,以“強化基礎、項目帶動、產業興鄉”為重點,不斷的振興農村經濟,繁榮鄉村文化生活,增加投入,使南義鄉“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 步。經過努力,南義鄉形成了以草畜、林果、瓜菜、烤煙為主的四大支柱產業。2001年以來,先後投資600多萬元,建成了南義馬戶磚廠、南義肉牛育肥場、南義果品包裝材料廠、寧縣滋陽乳品廠等八戶重點企業;投資300多萬元,擴建、改建了南義街道,新修開通川口至湘樂方寨盤山道路3公里,擴建維修了南焦公路、南寨公路,完成東川村莊主幹道整修鋪砂10公里,屯庄村主幹道整修鋪砂3公里。南義鄉鄉村道路總長度為46公里,其中柏油公路13公里,砂石路面45公里。南義鄉村村通車,通郵,通電話。南義鄉生態、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根本的轉變;投資40多萬元,先後擴建了鄉衛生院,新建成了鄉文化站,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文化娛樂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社會事業


四通情況:村村通電、通郵、通電話,8個村通公路。
文教衛生:有各類學校29所,教師172人,在校學生3274人。有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23人,病床10張。
經濟指標:2001年,糧食總產量7764噸,農業總產值1612.27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95元,財政收入103萬元。
名優特產:核桃、黃花菜、蘋果、洋芋、西瓜、香瓜
學 校:南義鄉初級中學

人口數據


鄉鎮總戶數4660戶,鄉鎮總人口20156人,鄉鎮從業人員 8436人。

特色產業


暖棚牛舍
暖棚牛舍
早勝牛產業:2008年來,南義鄉以慶陽市開展的幹部職工擔保養牛貸款發展早勝牛產業項目活動為契機,全面落實了南義鄉300萬元貸款指標。發展規模養牛戶76戶,其中:5頭以上25戶;10頭以上14戶,累計 達到213戶。新增肉牛1065頭,累計達到5521頭。其中:基礎母牛3423頭,凍配364頭。新建標準暖棚牛舍96棟278間。鞏固發展養牛重點村2個。新建暖棚牛舍60棟132間。規模牛場在鞏固、擴大、提高的基礎上完成了鑫發牧業公司改擴建工程。在原基礎上改建圈舍3棟30間。牛存欄108頭,累計出欄230頭。新建明濤牧業公司百頭規模牛場一處,已完成投資18萬元,新建暖棚牛舍2棟20間,青貯池兩座720立方米,生活及辦公用房15間。在畜禽防疫工作方面,從2008年初開始,鄉黨委、政府多次安排部署,調整村防疫員,落實防疫經費。使1.5萬頭(只)畜禽得到及時防疫,防疫率達到100%。林果產業。南義鄉春秋兩季共完成栽植面積4240畝,調苗17.8萬株。其中:春季完成260畝,秋季完成3980畝,示範點完成2104.5畝。南義鄉共調苗48萬株,完成退耕補植任務2900畝。完成荒山造林2050畝,補植5400畝。完成酸棗接大棗2萬株。
瓜菜產業。種植瓜菜11260畝。完成了寨河村蔬菜鋼架大棚基地建設,新建鋼架大棚100座,栽植品種主要有西瓜、甜瓜、西葫蘆、黃瓜、辣椒等。經濟效益可觀,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完成小台村新建草莓鋼架大棚50座。完成“211”國道沿線1000畝黃花菜栽植。完成種植中藥材516畝,占任務的103%。完成油菜地複種糧飼玉米1400畝。新成立協會兩個:即甜椒協會、核桃協會。其作用發揮正常。

基礎建設


小城鎮建設方面:2007年投資60萬元,完成北街商住樓建設兩處,已建成上宅下店式商品樓32間。樓內有規模較大超市一處。投資112萬元,完成了鄉政府辦公大樓建設工程,新建成單面三層單面辦公樓39間1190平方米,水、暖、電及辦公設施配套齊全。投資210萬元,完成了北門村農宅小區建設一期工程,其中:上宅下店式12戶,獨院安居式住宅12戶。市公路局投資32萬元,完成了南義街道鋪油罩面及人行道砂石化工程;投資11萬元,架設路燈30盞。道路建設方面:2007年投資48.6萬元,完成了南義至川口村境內主幹道9.5公里道路鋪砂上石整修工程,其中盤山公路5.5公里,川區公路4公里。投資4.5萬元,完成了吳冢至康川6.4公里道路土路基整修工程。完成了馬泉村2.7公里,張堡村至長咀梁3.5公里道路鋪砂上石工程。配合水務局完成了沿川10公里灌溉修復工程。
農村能源建設方面:2007年投資30萬元,完成了吳冢村150戶沼氣池建設項目。配合油田單位,完成了北門村油氣探井鑽探及試油工作。

建設事業


鄉領導慰問孤寡老人
鄉領導慰問孤寡老人
教育事業:2007年投資8萬元,完成南義初中新建校舍1 排9間;租征土地10畝,新建操場一處。投資4500元,完成吳冢小學院子硬化和排水工程。在“三幫三聯三增“活動開展以來,川口村的上級幫扶單位縣財政局為川口小學送去桌凳60套,現金5000元。建立健全控流保學機制,保證了學生入學率達到98%以上。
4期,“三后”人員培訓面達90%以上。從9月25日開始,歷時7天,由南義初中組織,鄉武裝部負責承訓,對南義初中985名學生進行了集中軍訓,使學生增強了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磨練了意志。民政工作:2007年來,南義鄉民政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共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990人(次) 60.0936萬元。發放高齡老人生活補貼9人2700 元。發放五保戶供養金73戶5.424萬元。上報農村重大疾病患者救助人數26人。發放軍人優待金49人9.706萬元。辦理結婚登記117對,發放《新婚必讀》宣傳材料117本。
文化事業:積極組織參加了第六屆慶陽民俗文化博覽會,完成了縣上下達我鄉的普品1.79萬件,精品2000件,特色亮點作品100件的生產任務。環境保護:2008年,在南義鄉範圍內集中開展環境專項整治活動,懸掛各類標語280多條(幅),出動宣傳車14(台)次。成立了南義鄉市政管理所,固定了4名清潔工,與機關單位,個體工商戶簽定了門前三包責任書,建立了長效機制。轄區內無1處污染企業,無重大生態破壞事件發生。以每年500元租金租賃垃圾廠一處,解決了街區尤其是市場裡面垃圾投放問題。

當地特產


南義盛產核桃、蘋果、桃、梨、棗、西瓜等多種農副產品,其中南義常庄的核桃、馬戶梁川的西瓜、寨子河西瓜、香瓜等都馳名市內外,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和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