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家人名補遺辭典

中國美術家人名補遺辭典

《中國美術家人名補遺辭典》由陝西旅遊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本書是一部對《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補遺、糾錯、增補的大型工具書。本書收錄了《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未收錄的書畫家資料,凡11691人;糾錯,凡25人;增補,凡28人。

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面詳實查閱清和民國書畫家資料的大型工具書,但名曰:《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補遺》,也僅是對<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的補充。
其作用有三:
(1)補遺。主要收錄《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未收錄的書畫家資料,凡11394人。
(2)糾錯。糾正《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的明顯錯訛,如誤將“李明超”錯錄為“李明啟”;將“林朝英”誤為“林朝美”等,凡24人。
(3)增補。對極少數《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語焉不詳、難以確切得知其籍貫、生存年代和書畫事迹的書畫人物內容,加以增補。如“鄭其光”,《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只有:“(清)字笛村,歷城人。工人物。”寥寥幾字。而本書為;“(補)(約1854—1929)字笛村,號九華山人。濟南人。工人物,善花鳥、走獸,亦能畫山水。人物從教於錢吉生。有人物精於神、花鳥重在韻的讚譽。兼工書,各體皆能。關松坪曾隨其學畫。(<山東歷史人物辭典>)”。使人物內容詳實全面。這一部分,編者在人名后,皆用(補)標註,凡27人。
總共合計11445人。幾與《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收錄的清和民國書畫家人數相當。

內容摘要


一:條目
1、條目的收錄
(1)收錄的清和民國書畫人物皆載於典籍及各類古今文獻資料中,即本本主義。凡史籍和現代書籍未載其書畫事迹的,概不收錄。其中僅只有三人為編者搜集各種文獻資料編撰而成,用(喬曉軍稿)標註。
(2)本書主要是為書畫實物收藏和研究提供查找之需,故所輯錄的書畫家皆集中於清朝和中華民國。凡卒於1644年清朝立朝之前和生於1911年民國建國之後的書畫人物,蓋不收錄。如《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遺漏的唐宋元明以及極個別在民國已蜚聲藝壇,但生於1911年之後書畫家,為求有一個客觀公正的標準,都未收錄。
(3)《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正文收錄的人物,除糾錯和增補的51人外,皆不收錄。為避免目前書畫人物辭典編纂中幾乎照抄《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之陋習,編者力圖減少這方面的人物收錄,除萬不得已糾錯和增補外,一般都不收錄。但對其補遺和附錄里符合本書收錄標準的,而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的姓名索引和字型大小索引中皆無的書畫人物,則全都收錄。
2、條目的定名
(1)人物以本名或通用名立目,本名不著者,以別名、字型大小、習稱等立目,以本名附於釋文中。如“張爰”附見於“張大千”、“張靖”附見於“張寒杉”中。
(2)滿族和清宗室人物,向不以姓名連稱,故以名立目,姓氏、習稱等附見於釋文。如“肅親王”附見於“善耆”條目中。
(3)僧尼以法名立目,為避偏見,皆不冠以“釋”、“僧”、“尼”等字,但讀者從釋文中都可以確切知道其為僧尼。道士仍以本名立目。同樣,婦女亦然。
(4)凡同姓名者分別立目,並在其姓名后,加註阿拉伯數字以區別。
二:釋文
1、釋文內容
(1)人物條目釋文詳記其生卒年、姓名、字型大小、別名、室名、籍貫、師承、學歷、家學淵源、書繪事迹、鑒賞、科舉仕歷、封贈謚號、主要著述等。條目內容視所據之文獻資料多寡而定。內容多者不一定書畫貢獻就大,反之亦然。
(2)生卒年代是人名辭典必備重要的一環,凡所引資料載錄的,悉皆錄存,並括注公元紀年于姓名之後。所引資料不同者,亦一併收錄,以備稽考。生卒年不詳,知之享年者,則說明享年,如“卒年八十”、“年八十卒”等。生卒享年皆不詳者,則付諸闕如,不再說明。
(3)條目本名或通用名之外有必要敘及姓名之異文者,用“又姓某”、“名又作某”等表述。
(4)本書收錄的書畫人物,因全為清和民國,故皆不標註其朝代。從條目釋文中看不出其為民國人物者,皆為清代。
(5)字型大小、別名、室名等據文獻可知者,全都收錄。極個別過多者,則列其主要而常見者。凡冠以字型大小、室名為其詩文集者,則列出著述,在字型大小、室名中皆不再錄。
(6)書畫師承和親屬關係者。一般為本書和《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另有條目者,予以表明。兩書不載者,皆不註明。
(7)科舉仕歷者。一般只註明科舉年號和主要官職、重要宦跡。年號和宦跡所涉及的古地名,均不括注公元紀年和相應的今地名。封贈謚號,蓋棺論定,事關重大,則知之全錄。
(8)著述。僅摘錄其重要的涉及經史子部專著和詩文集名者,不註明卷數和版本。著作多者,擇要選錄或僅錄其代表作。但以室名、字型大小冠名的詩文集、筆記諸雜著,是書畫家重要資料,故知之全錄。
2、釋文紀年
(1)條目釋文中所涉及的清代帝王年號,因公曆和陰曆的不同,為避免產生歧義,故皆不括注公曆紀年。
(2)事涉1911年後即辛亥革命以後的,採用公元紀年。
3、釋文地名和籍貫
(1)條目釋文所涉及的地名,則視所據文獻資料而定。若引用古代典籍中的古地名,一般皆不括注相應的今地名,以免產生錯訛。如今屬重慶市,原為四川省;今之海南,古之廣東也。同樣道理,人物籍貫亦然。
(2)一部分人物從所引的文獻資料中,可知其籍貫。為求引文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故不在釋文中再標明其籍貫。即所引的某地文獻資料如某地文史資料和某地方志者即為某地人。客居和宦遊者,則註明其籍貫。
三:資料來源
每一人物條目之末,均括注其資料來源之主要文獻書目。一般只標註書名。清人詩文集和筆記類諸雜著,知之作者的,亦註明作者。一者說明作者所引有據,並非面壁虛構;二者給讀者以進一步研究查找資料之引得,力求嚴謹。本書資料來源大體可分為如下幾類:
(1)清和民國各類書畫史傳典籍。其中引用較多者有:<皇清書史>、《民國書畫家匯傳》、《歷代畫史匯傳補編》、《國朝書畫家筆錄》、《嶺南畫征略續錄》、《書林藻鑒》、《海上墨林》,其他如《國朝書人輯略》、《清代畫史補錄》、《清代畫史增補》、《清畫家詩史》、《畫家知希錄》、《練水畫征錄》、《玉台畫史》、《八旗畫錄》、《海上畫苑略》、《國朝院畫錄》、《閩中書畫錄》、《毗陵畫征錄》、《墨林今話》、《揚州畫院錄》、《寒松閣談藝瑣錄》、《墨香居畫識》、《歷代畫史匯傳》、《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等大約五十多種,採用人物資料達六千餘條。其中皆未被俞劍華先生查閱到(如《皇清書史》中的大部分人物);或出於時代地理偏見和局限性等客觀原因捨棄(如曾國藩李鴻章等)和遺露(如大批清末宮廷畫家等)未載的。
(2)清和民國各種人物傳記。如<大清畿輔先哲傳>、<碑傳集>及續集、《國朝耆獻類征》、《清史列傳》、《文獻征存錄》、《國朝詩人征略》、《國朝先正事略》、《清疇人傳》、<近代名人小傳>等三十餘種。其中採用書畫人物資料約千條。
(3)清和民國各級官吏組織編纂的地方志。計有:畿輔順天奉天八旗直隸、山西、湖南、湖北、福建、雲南、廣西、四川、陝西、甘肅、安徽、江西、浙江等通志達二十餘種,各府志、州志、縣誌約千餘種,共採用其中書畫人物資料近二千條。1949年以後,特別是近一二十年編纂的大量地方志,因溢美之詞多不切實,故皆不採用。書中所標註的地方志皆為清和民國編撰。
(4)清和民國文人的各種詩文集、筆記、金石著述、墓誌銘、行狀諸雜著。知之作者的,註明作者於文獻資料之前。至於野史逸聞,則全屏棄不用。共採用其中書畫人物資料達一千六百餘條。
(5)近年來各地文人編纂的大量地方書畫家傳記資料。採用較多者有:<山東書畫家>、《閩畫史略》、《天津書畫家小記》和《津沽畫家傳略》、《海寧藝苑人物》、《台州歷代書畫篆刻家傳略》、《山西書法通鑒》、《常州書畫家名錄》、《四川近代書畫家》、《溫嶺書畫印人錄》,其他如<山西古代畫家傳>、《曲阜古今書畫選》、《膠東清代書畫志遺》、<嶺南書法史>、《慈溪古今書畫家》等三十多種。採用其中書畫人物資料多達三千條。
(6)近年來編纂的大量人名辭典。如全國性的<中國歷史人名辭典>、<民國高級將領列傳>、《歷代藏書家辭典》、<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及補遺等,凡十餘種。採用較多的地方人名辭典的有:《安徽人物大辭典》、《揚州歷史人物辭典》、《鎮江人物辭典》、《湖南歷代人名辭典》、《無錫名人辭典》、《江西曆代人物辭典》、《天津古代人物錄》、《中州歷史人物辭典》。其他如北京、山西、河北、東北、內蒙古、山東、浙江、福建、台灣、廣東、雲南、廣西、四川、陝西、甘肅、新疆、黃山朔州天水石家莊、貴陽等人物辭典,多達百餘種。採用其中書畫人物資料千餘條。
(7)1949年以後各級政協編纂的文史資料。僅此,編者就查閱了近二萬冊。採用其中符合本書收錄標準的書畫家人物資料千餘條。
(8)各類書畫作品彙編。諸如<中國歷代書法鑒賞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家辭典》、《民國書法》、《民國時期書法》和各類楹聯彙編、書畫作品集等,約有二十餘種。採用其中書畫人物資料百餘條。
(9)民國至今各類美術年鑒、期刊等。如:《民國三十六年美術年鑒》和<美術研究>、《美術》《紫金城》、<故宮博物院院刊>等有關清和民國書畫人物資料約十幾種。採用其中人物資料百餘條。
(10)其他各類書籍約二千餘種。因此類書繁多且雜,讀者可從正文中得知,故不再註明。
四:編排與檢索
(1)全書條目按姓氏筆畫多少次序編排。
(2)同一姓氏者,按第二字的筆畫多少次序編排。第二字的筆畫相同者,按第三字的筆畫多少次序編排。其餘依次類推。
(3)本書人物條目正文之前,有全部人物條目按正文順序編排的目錄,並有姓氏檢字表。正文之後,有全部按筆畫順序編排的字型大小索引,索引中的姓名后,有括注的人名所在正文中的頁碼。這樣使本書的檢索,更加方便快捷,亦可供不同的檢索之需。讀者可按字型大小,很方便地查找到所需要的書畫人物資料。

作者簡介


喬曉軍,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人,一九六五年元月元日生,畢業於太原理工大學。著名學者,著名古書畫鑒定家,獨立鑒定人,多種大型叢書專家顧問團成員。其多篇古書畫鑒定論文,對拍賣業、中國書畫史的研究有著重大影響。至今出版400餘萬字專著,近百萬字的<清代翰林傳略>,填補了中國清史中翰林研究空白;近二百萬字的《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補遺一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補遺二編》是書畫界、古玩業、拍賣行、歷史研究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和俞劍華並稱中國書畫人物研究的兩座山峰,人稱“俞大典”、“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