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包是用一種槲葉,包上黍米,煮出來的美味佳肴。槲包極具地域特色,因為豫西一帶只有嵩縣、盧氏、魯山、欒川、西峽等少數縣的山上才長這種槲葉。
槲葉在上世紀90年代曾出口日本,經脫水後作為食品包裝材料,很受歡迎。三門峽五縣市區,只有盧氏人吃槲包,而且是當地一種風俗,也是盧氏人民特有的特產。
槲葉是河南西南部伏牛山區,欒川、嵩縣、盧氏、西峽等地山上長的一種叫當地叫栗柞樹的葉子和樺櫟樹、
青岡樹的葉子有點相似。每年春天發芽,端午節前,槲葉成熟了,發出濃郁的香氣。人們上山采來,用鮮葉子或者陰乾以後,放鍋里煮一下就去掉了生澀氣。然後包上黍米,煮熟就成了槲包了。槲葉在樹上時,質地稍堅硬,採下來經過一段時日的熟化,就變得柔韌了。拿它包上黍米,再放到鍋里一煮,槲葉那特有的香味,和黍米的香味結合起來,愈加沁人心脾。
包槲包必須用小米。小米是中國最早的糧食了,它分兩種,一種是飯小米,就是燒湯用的,一種是粘小米,有粘性,專門用來蒸吃或包槲包用。還有一種
黍子,顆粒比小米大,也很具粘性,用它包的槲包也很好吃。
端午節吃粽子,是紀念愛國詩人
屈原,而伏牛深山的人卻是以吃槲包來紀念屈原的。
槲包
端午節點雄黃、吃粽子、掛香袋、插
艾葉的民間文化習俗,可以說是演繹中國文明進程的鴻篇史詩。然而,在豫西地區的盧氏縣,人們歷來過端午節都用槲葉包制槲包代替粽子。每年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洗槲葉、包槲包、煮槲包,等到節日當天一家人美美享用。香噴噴的槲包,延續著兩千多年的歷史風情,這種特殊的民俗現象更是引起專家、學者們的關注……
盧氏縣流傳著一首民謠:“麥兒熟,杏兒黃,五月初五是
端陽;
雄黃酒烈艾葉香,香草袋子掛脖上;花花禡兜蓋肚皮,家家槲包香又香。”槲包是盧氏人世代相傳的傳統節日食物,同樣具有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之意。槲包的歷史與粽子一樣年代久遠,也就是說,什麼時候有粽子,什麼時候就有槲包了。
槲包
槲包是用一種槲葉,包上黍米,煮出來的美味佳肴。槲包極具地域特色,因為豫西一帶只有嵩縣車村、盧氏、魯山、欒川、西峽等少數縣的山上才長這種槲葉。槲包相對於粽子來說有三大優點:一是粗雜糧,富含多種維生素,營養全面,有益於健康;二
槲包
是軟硬適度,口感極佳,老少皆宜;三是綠色食品,防腐保鮮,符合當今時尚。槲包的獨特全在於槲葉,除了綠色環保,它還富含多種維生素、微量無素,特別是它的槲葉素,更是一種天然的防腐劑,還有一定的防老化和抗癌作用。吃槲包的風俗,因受
槲樹、穀米的產地、季節和飲食習慣的影響,只在中原和北方為數不多的地域流行。盧氏縣,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境內千峰疊翠,萬木蔥籠,有豐富的槲樹資源。而熊耳山麓、
洛河之濱、鸛水之畔素以盛產穀米、黍子聞名。有了這些豐富的資源,端陽節吃槲包這一風俗,得以代代傳承至今,並逐步發展,成為端陽節飲食文化一道獨特的風景包。著名教育家、翻譯家
曹靖華先生曾寫過一篇散文:《粽香飄飄憶當年》,他文中所說的“粽”就是指家鄉盧氏的槲包。他在《粽香飄飄憶當年》中,詳細地寫出了槲包的製作過程和食用方法,並對槲包充滿了回味。他說,他一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只看到粽子,沒有看到過這種食品,只有故鄉的伏牛山區才有。上世紀30年代,曹靖華曾將故鄉的槲葉寄給魯迅。魯迅在做米飯時,將其覆蓋在米鍋里,蒸出的米飯就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兒。因此,魯迅在給曹靖華的信中,對槲葉大加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