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狀亞菊

蓍狀亞菊

蓍狀亞菊(學名:Ajania achilloides)為菊科亞菊屬的植物。分佈於蒙古以及中國大陸的內蒙古等地,生長於海拔1,050米的地區,多生於草原和荒漠草原,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小半灌木,高10-20厘米。根木質,垂直直伸。老枝短縮,自不定芽發出多數的花枝。花枝分枝或僅上部有傘房狀花序分枝,被貼伏的順向短柔毛,向下的毛稀疏。中部莖葉卵形或楔形,長0.5-1厘米。二回羽狀分裂。一二回全部全裂。一回側裂片2對。末回裂片線形或線狀長橢圓形,寬0.5毫米。自中部向上或向下葉漸小。全部葉有柄,柄長2-3毫米,兩面同色,白色或灰白色,被稠密順向貼伏的短柔毛。頭狀花序小,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直徑約2厘米的復傘房花序或多數復傘房花序組成大型復傘房花序。總苞鍾狀,直徑約3毫米。總苞片4層,有光澤,麥稈黃色,外層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毫米,中內層卵形至披針形,長2.5毫米,中外層外面被微毛。全部苞片邊緣白色膜質,頂端鈍或圓。邊緣雌花約6個,花冠細管狀,長2毫米,頂端4深裂尖齒。中央兩性花花冠長2.2毫米。全部花冠外面有腺點。花期8月。在內蒙古地區,5月開始長,8月開花,9月結實,植株冬季殘留尚好,但大部分小時逐漸脫落。蓍狀亞菊為旱生小半灌木。耐乾旱,不耐鹽漬化和強鹼壤。適宜大陸性的乾旱氣候和貧瘠的棕鈣土和灰棕荒漠上。生於荒漠草原地帶的砂礫質碎石和石質坡地,作為優勢種多與禾草及藜小半灌木等組成荒漠草原群落。它也進入內蒙古阿拉善戈壁荒漠的石質殘丘坡地及溝谷,為常見的伴生種。

分佈範圍


產我國內蒙古。生於草原和荒漠草原。蒙古也有分佈。

主要價值


醫藥價值

全草:清肺止咳。

飼用價值

蓍亞菊為良好的飼用小半灌木。綿羊山羊駱駝四季均喜食但適口性在開花期稍有降低,結實后又顯著增高,達到最喜食程度。內蒙古伊克昭盟及巴彥淖爾盟牧民認為,它對羊、駝有抓膘作用,冬季家畜採食后能增加禦寒能力。牛與馬春秋兩季樂食或喜食,夏季適口性較差。調製成的乾草,各種家畜均樂食。據報道,蓍狀亞菊在營養期內含有較高量的粗蛋白質,結實后顯著降低。此外,它在生長期內以至乾枯后,含有多量的無氮浸出物。本種為放牧型飼用植物,尤以荒漠草原地帶具有較大的利用價值。宜合理利用,注意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