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歌
隴上歌
這首詩被收入《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是北方秦隴人民為悼念抗擊匈奴貴族而戰死的晉都尉陳安作。據《晉書·載記》,陳安一度反覆於晉與匈奴族政權前趙劉曜之間,后堅決抗擊前趙,擁戴晉室。323年(晉明帝太寧元年),兵敗而死。“及其死,隴上歌之曜聞而嘉傷,命樂府歌之。”所歌即為此篇。隴上,指晉秦川隴西(甘肅隴西縣)。
【十盪十決】擊均能破敵。形容作戰勇猛。《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三·隴上歌》:“丈八蛇矛左右盤,十盪十決無當前。”清黃遵憲《馮將軍歌》:“十盪十決無當前,一日橫馳三百里。”【丈八蛇矛】矛名,古代兵器。《晉書·劉曜載記》:“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近交則刀矛俱發。”唐李白《送外甥鄭灌從軍》詩之二:“丈八蛇矛出隴西,彎弧拂箭白猿啼。”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7-9)》:“不但絕無炸彈和手槍,並且連九節鋼鞭,三尖兩刃刀也沒有,更何況丈八蛇矛和青龍掩月刀乎?”漢
這首詩為記實之作,比照《晉書·載記》所載,為真人真事。但作為文藝作品,詩將有關素材加以調整、集中,並注入以強烈的感情色彩,故讀來形象鮮明而頗為感人。詩共分四層。首三句為第一層,“腹中寬”、“同心肝”,贊其心胸開闊、體恤士卒之帶兵作風。次四句為第二層,寫其武藝高強、勇猛過人。駿馬鐵鞍、奮力湍急、十盪十決,都令人想見其英姿雄風。“百騎”以下七句為第三層,追述其戰死之經過。“為我外援而懸頭”,這正是民眾悼念陳安之關鍵所在。第四層為末四句,以流水不返喻斯人永逝。阿呼、嗚呼,反覆迴環,“奈子何”凡三疊,一唱三嘆,感人尤深。全詩以賦為主,間用比興。筆墨簡練生動,鋪敘揮灑自如,轉接流暢,一氣呵成。對這位一度反覆於晉與前趙間的將領,人們的評價自然會有分歧,但其最後堅決抗擊匈奴而戰死,飽受匈奴貴族欺凌的漢族民眾還是懷念他的,故而“及其死,隴上歌之”(《晉書·載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