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陽岐村的結果 展開
-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琯頭鎮陽岐村
-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
陽岐村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
陽岐村,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地處閩江支流烏龍江北岸,是福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福州南古驛道必經之地,研究福州濱江山水古村落的典型樣本,是經國務院批複,福州市人民政府明確保護的六大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之一。
陽岐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文物眾多且保存良好。曲曲折折的叉溪穿過全村,將村子分為上岐和下岐兩個自然村。
兩村之間有一座建於宋元祐四年(1089年)的南北走向的石橋,跨越溪上,俗稱“五門橋”,又稱“陽岐午橋”。橋面古榕覆蓋,橋欄上“午橋古迹”石刻,據傳為北宋賢臣、著名書法家蔡襄的手筆。陽岐午橋也是福州地區僅余的北宋驛道古迹。
陽岐是中國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嚴復的故鄉,他童年、少年生活過的“嚴氏祖居”,現已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晚年住過的“玉屏山莊”,是十分精巧的清末建築,長眠的鰲頭山,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徠嚴復去世前幾年,精心策劃修復了陽岐的“尚書祖廟”。這是紀念抗元英雄陳文龍的重要廟宇。陳文龍因統領水軍抗擊外來侵略有功,被宋皇御封為水部尚書,成為世人尊敬的民族英雄,深受閩台兩地以及東南亞一帶民眾的崇敬。
尚書祖廟始建於明朝,後分香至福州其他各處。全球共有紀念陳文龍的廟宇200多座,主要分佈在台灣和福建沿海一帶。
陽岐村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文物眾多且保存良好。曲曲折折的叉溪穿過全村,將村子分為上岐和下岐兩個自然村。
徠兩村之間有一座建於宋元祐四年(1089年)的南北走向的石橋,跨越溪上,俗稱“五門橋”,又稱“陽岐午橋”。橋面古榕覆蓋,橋欄上“午橋古迹”石刻,據傳為北宋賢臣、著名書法家蔡襄的手筆。陽岐午橋也是目前福州地區僅余的北宋驛道古迹。
陽岐是中國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嚴復的故鄉,他童年、少年生活過的“嚴氏祖居”,現已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晚年住過的“玉屏山莊”,是十分精巧的清末建築,長眠的鰲頭山,現在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嚴復去世前幾年,精心策劃修復了陽岐的“尚書祖廟”。這是紀念抗元英雄陳文龍的重要廟宇。陳文龍因統領水軍抗擊外來侵略有功,被宋皇御封為水部尚書,成為世人尊敬的民族英雄,深受閩台兩地以及東南亞一帶民眾的崇敬。
尚書祖廟始建於明朝,後分香至福州其他各處。目前,全球共有紀念陳文龍的廟宇200多座,主要分佈在台灣和福建沿海一帶。
陽岐村[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
陽岐尚書祖廟為紀念抗元英雄陳文龍的廟宇,原是明洪武年間修建於陽岐烏龍江邊的小廟壇,後於明天啟七年(1627)遷至當地鳳鳴山下。
20世紀初該廟經重修后,面積達到3805平方米,四周環以灰磚圍牆,內設戲台、酒樓、鐘鼓樓等建築。
陽岐村[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
上世紀90年代,該廟再次重修,增建碑亭等建築,新懸全國政協副主席屈武題寫的“民族英雄”和台灣馬祖尚書公府敬獻的“朝宗利濟”等匾額。該廟現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陽岐村[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
葉大庄傳承家學,喜好藏書,歷經幾代人的積累,藏書達5萬卷之多,從而使玉屏山莊成為遠近聞名的藏書院。
葉大庄逝世后,葉氏家族家道中落,後人將房屋、花園等逐漸變賣。現保存最完整的是山南的游氏家。該處為磚木結構,由門廊、披榭、夭井、大廳、廂房、後庭等組成,佔地面積1120平方米。其門牆上設女兒牆,形似城垛;後庭花園,假山崢嶸,怪石嶙峋,花木相映。
陽岐村[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
該橋橋墩為船形,上部採用懸臂墩辦法,層層重疊,出挑5層,架以大石;橋面兩旁設石欄,欄上的“午橋古迹”石刻據說為北宋蔡襄手筆。民國《福建通志》記載:陽岐午橋“每石俱有刻字,筆勢似蔡君謨”。
陽岐午橋是福州僅余的北宋驛道古迹。該橋下的河流,匯入烏龍江。此處烏龍江段江面寬闊,水流平緩,渡江后可經方山,再赴莆田、廣東等地,是唐代至北宋福州向南的主驛道。
陽岐村[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
由此,往來行旅渡江於烏龍江南岸的陰岐(今閩侯縣南通鎮新岐村)與北岸的陽岐之間,使陽岐成為南北交通要道,碼頭上帆檣雲集。因為往來多莆仙一帶的商旅的緣故,所以此碼頭又稱“化船道”或“興化道”。
陽岐村[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
2018年12月2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複同意《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保護規劃(2018—2030年)》,要求完善地方管理辦法,加大保護資金投入,切實做好陽岐文化名村的保護工作,認真組織實施該保護規劃,並加強對該保護規劃實施的指導、監督和檢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