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芍陂的結果 展開
- 春秋時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 世界文化遺產
芍陂
春秋時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芍陂(quèbēi)是由春秋時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1949年後經過整治,現蓄水約73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2萬公頃。迄今雖已有2500多年,但其一直發揮著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2015年10月12日晚在國際灌排委員會於法國蒙彼利埃召開的第66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芍陂成功入選2015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單。
què bēi
芍陂
芍陂
孫叔敖十分熱心水利事業,主張採取各種工程措施,“宣導川穀,陂障源泉,灌溉沃澤,堤防湖浦以為池沼,鍾天地之愛,收九澤之利,以殷潤國家,家富人喜。”他帶領人民大興水利,修堤築堰,開溝通渠,發展農業生產和航運事業,為楚國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親自主持興辦了期思雩婁灌區和芍陂等重要水利工程。
期思雩婁灌區
芍 陂
孫叔敖當上了楚國的令尹之後,繼續推進楚國的水利建設,發動人民“於楚之境內,下膏澤,興水利”。在楚莊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又主持興辦了我國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芍陂因水流經過芍亭而得名。工程在安豐城(今安徽省壽縣境內)附近,位於大別山的北麓余脈,東、南、西三面地勢較高,北面地勢低洼,向淮河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發,形成澇災;雨少時又常常出現旱災。當時這裡是楚國的北疆的農業區,糧食生產的好壞,對當地的軍需民用關係極大。孫叔敖根據當地的地形特點,組織當地人民修建工程,將東面的積石山、東南面龍池山和西面六安龍穴山流下來的溪水彙集於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個水門,以石質閘門控制水量,“水漲則開門以疏之,水消則閉門以蓄之”,不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澇成災。後來又在西南開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擴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達到“灌田萬頃”的規模。
芍陂建成后,使安豐一帶每年都生產出大量的糧食,並很快成為楚國的經濟要地。楚國更加強大起來,打敗了當時實力雄厚的晉國軍隊,楚莊王也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三百多年後,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國被秦國打敗,考烈王便把都城遷到這裡,並把壽春改名為郢。這固然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也是由於水利奠定了這裡的重要經濟地位。芍陂經過歷代的整治,一直發揮著巨大效益。東晉時因灌區連年豐收,遂改名為 "安豐塘”。如今芍陂已經成為淠史杭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灌溉面積達到60餘萬畝,並有防洪、除澇、水產、航運等綜合效益。為感戴孫叔敖的恩德,後代在芍陂等地建祠立碑,稱頌和紀念他的歷史功績。1988年1月國務院確定安豐塘(芍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國時期,曹魏在淮河流域大規模屯田,大興水利,多次修治芍陂。建安五年(200年),揚州刺史劉馥在淮南屯田,“興治芍陂以溉稻田”,達到“官民有蓄”。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親臨合肥,亦“開芍陂屯田”。魏正始二年(241年),尚書郎鄧艾大修芍陂,更有成效,在芍陂附近修建大小陂塘50餘處,大大增加了芍陂的蓄水能力和灌溉面積。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劉頌為淮南相,“修芍陂,年用數萬人。”說明芍陂已建立了歲修制度。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劉義欣為豫州刺史,鎮壽陽(今壽縣),伐木開榛,修治陂塘堤壩,開溝引水入陂,對芍陂作了一次比較徹底的整治,灌溉面積恢復萬頃。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趙軌為壽州長史,對芍陂再次修治。將原有的五個水門改為三十六個。這在排灌方面,是個很大的發展。宋明道中(1032--1033年),張旨知安豐縣(今壽縣),他對安豐塘作了較大規模修治,“浚淠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為斗門,溉田數萬頃;外築堤,以備水患”。由於疏浚了水道,使灌溉面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芍陂有較詳的記載,芍陂當時有5個水門:淠水至西南一門入陂,其餘四門均供放水之用,其中經芍陂瀆與肥水相通的2個水門,可以“更相通注”,起著調節水量的作用。隋開皇年間(581年~600年),壽州總管長史趙軌修治芍陂,將水門改為36個。其後屢廢屢建,至清末尚有28個。宋明道年間(1032年~1033年),安豐知縣張旨對芍陂又作了較大規模的修治。明清兩代對芍陂的修治多達24次,但規模都不大。
元代以後,安豐塘水利日漸萎縮,除陂塘自然淤積外,主要因為豪強地主不斷占湖為田,使陂塘面積日益縮小,日趨湮廢。至近代,安豐塘僅長20餘里,東西寬不到10里,灌田僅800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芍陂進行了綜合治理,開挖淠東乾渠,溝通了淠河總乾渠。芍陂成為淠史杭灌區的調節水庫,灌溉效益有很大提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芍陂經過戰國秦漢六百多年漫長歲月,因久不修治而逐漸荒廢。東漢建初八年(83年),水利專家王景任廬江太守,“驅率使民,修起荒廢”,對芍陂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治。1959年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壽縣安豐塘,發掘出一座漢代閘壩工程遺址,根據出土遺物,發掘者推測為漢代王景所建。閘壩由草土混合樁壩及疊梁壩組成。草土混合樁壩是一層草一層土逐層疊築,在草土混合壩前有一道疊梁壩,系用大型栗木材層層錯疊築成。由建築結構和形式推測。在缺水時,陂內的水通過草土混合樁壩的草層經常有少量的水滴泄到疊梁壩內的水潭中,使之有節制的流到田裡,而有較多的水蓄在陂內。當洪水到來時。又可憑藉草土混合樁壩本身的彈性和木樁的阻力,讓水越過壩頂,泄到水潭內,再由疊梁壩擋住,緩緩流出壩外。水壩修築得十分堅固而又符合科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