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利
美術家
張達利,1960年生於西安,在蘭州成長。1987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系來深圳發展,1995年成立深圳張達利設計有限公司。
張達利的設計作品曾獲“首屆華人平面設計大賽”金獎、銀獎、銅獎、評委獎,“平面設計在中國96展”優異獎,香港設計雙年展銅獎、評委獎,日本富山海報展優異獎,波蘭國際電腦設計藝術雙年獎全場大獎,“深圳設計03展”金獎、評審獎、全場大獎等國內外各類100多獎項。
曾先後出任第二屆華人平面設計大賽評委、平面設計在中國05展(GDC `05)執行委員會副主席、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設計系客座教授、廣西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等,多次組織策劃極具專業影響的藝術展及藝術賽事,如深圳設計6人展、平面設計在中國「In China」展、五葉神反煙害海報設計大賽等等,並在國際國內獲各類獎項100多項。

(圖)百壽圖
1995年成立深圳張達利設計有限公司
1996 「首屆華人平面設計大賽」金獎1項、銀獎1項、銅獎2項、評委獎1項、優秀獎3項、入選獎5項
1996 「平面設計在中國96展」優秀獎1項、入選獎3項
1996 「香港設計師協會」評委獎
1997 「捷克布魯諾雙年展」入選獎
1997 「華沙國際海報展」入選獎
1997 「日本富山國際海報展」入選獎
1997 「比利時國際政治海報三年展」入選獎
1997 「亞太海報展」入選獎2項
1997 「墨西哥國際海報雙年展」入選獎
1998 「香港設計師協會獎」評委獎1項、優秀獎2項、入選獎3項
1998 「首屆中國設計藝術大展」銅獎2項
1998 「第三屆波蘭國際電腦設計藝術雙年獎」全場大獎
2000年西安美術學院設計系客座教授

(圖)文本系列
2000 「香港設計師協會獎」銅獎1項、優異獎3項
2001 「深圳市長杯工業設計展」入選獎13項
2002 「香港設計師協會獎」優秀獎3項
2003 「深圳設計03展」全場大獎1項、金獎1項、評審獎2項、優異獎2項
2004年10月出任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副主席
2004年11月12日在廣州舉辦深圳設計6人展
2004 「第三屆寧波國際海報雙年展」入選獎
2005 「日本字體設計協會年鑒(TDC Vol.16)」入選獎1項
2005年6月被聘為廣西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並應邀赴廣西藝術學院為學生授課
2005年11月任平面設計在中國“In China”執行策展人
2006 「日本字體設計協會年鑒(TDC Vol.17)」入選獎2項
2006年6月參加《界內界外》深圳當代藝術展
2007 「GDC'07平面設計在中國07展」銅獎1項、優異獎3項
2007 「香港設計師協會獎(HKDA `07)」入選獎
設計作品曾獲“首屆華人平面設計大賽”金獎、銀獎、銅獎、評委獎,“平面設計在中國96展”優異獎,香港設計雙年展銅獎、評委獎,日本富山海報展優異獎,波蘭國際電腦設計藝術雙年獎全場大獎,“深圳設計03展”金獎、評審獎、全場大獎等國內外各類100多獎項。此外涉足當代藝術、環境藝術、空間展示等,尤其酷愛當代繪畫,創作了大量以漢字為元素,重解構漢字的實驗性作品。現為深圳市平面設計師協會副主席。
張達利的《字非字 圖非圖》系列作品
運用樸實的手法,單純的色彩以及漢字構成了創作的主要元素,漢字的內容是取材於老子著作中的片段和當代流行文化,將不同的漢體無意識的分解。正如德里達從索緒爾的文本中解讀出了形而上學是以邏格斯為中心的。人類任何思想和行為,都只能依據其與邏格斯中心或邊緣的關係,而被強制性的賦予秩序與等級。然而在事實上,我們所要認識的世界既無中心,也無邊緣,“中心”與“邊緣”這樣的提法是我們通過概念強加給世界本身的。
作品的這種創作手法使漢字失去了原有的傳統功能,對於文字的功能的思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源遠流長的,在先秦哲學里,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王弼更進一步的說:說:“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指出“存象者,非得意者”。在這些作品中,以全新的表達手法力圖將作為象形文字的漢字的美感作出重新的釋義。
在表現手法上,運用了編製的手法。編織和拓印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將這種編織物作為繪畫載體,在國內外是原創。編製工藝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易經•繫辭》就曾有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在新材料、新手法的創新上使作品的東方韻味顯得更為突出。
在這裡,一切約定俗成的藝術概念已經被否定,它給人的不是一般的視覺上的快感,而是讓人體驗到作者對傳統文化意識的自我發現,努力試圖突破傳統的禁錮,在靜止的形態中追求藝術包容力,在小小方寸的有限中發現無限,在創作的短暫與艱苦中獲得喜悅。

(圖)黑白

(圖)漢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