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木營村的結果 展開

木營村

雲南省彝良縣下轄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洛旺鄉,地處洛旺鄉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2.00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極不方便,距縣115公里。東鄰羅坎鎮,南鄰羅坎鎮,西鄰聯合村,北鄰洛旺村。轄小寨、田壩、新房等2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85戶,有鄉村人口1929人,其中農業人口1929人,勞動力141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82人。

全村國土面積,海拔916.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94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紅苕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170.00畝,人均耕地.6畝,林地5,500.00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2.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1.6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82戶通自來水,有165戶飲用井水,有19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48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5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或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5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7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摩托車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4.00畝,有效灌溉率為0.0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3畝。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70.00畝(其中田180.00 畝,地 990.00 畝),人均耕地 0.61 畝,主要種植玉米,紅苕等作物;擁有林地 5,500.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7畝,主要種植柑桔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0.00畝;荒山荒地 7,586.00畝,其他面積2,529.00畝。

基礎設施


到2007年底,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個8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7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4.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0.00萬元;畜牧業收入7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10頭,肉牛73頭;林業收入4.5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90萬元;工資性收入7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7.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25人,在省內務工70人,到省外務工155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2所,校舍建築面積790.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388人,距離洛旺中學1.5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2人,其中小學生315人,中學生77人。

人文地理


該行政村隸屬彝良縣洛旺鄉,地處洛旺鄉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2.00公里,距縣115公里。東鄰羅坎鎮,南鄰羅坎鎮,西鄰聯合村,北鄰洛旺村。現有農戶485戶1929人。全村國土面積11.29平方公里,轄小寨、田壩、新房等20個村民小組。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苗族混居地),其中漢1488人,苗族441人。
該行政村是典型的山區地帶,空氣涼爽,自然資源豐富。有壯觀的瀑布,美麗的自然風光,原始生態環境,濃厚的民族風情,樸素民族生活,遺留著古老的生產設備,如石磨石碓織布機等。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經濟林果,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00萬元,該村正在發展柑桔、板栗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產業。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44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86.6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6.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40萬元,有固定資產9.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4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3個,黨員總數32人,黨員中男黨員28人,女黨員4人。團員57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85戶,共鄉村人口1929人,其中男性1005人,女性924人。其中農業人口1929人,勞動力141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3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

發展重點和困難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主要表現在:農村電網質量低下,人畜飲水困難,村內道路差,不通公路,交通極為不便,教育教學條件差。產業結構單一,全村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紅薯等低附加值的產業,養殖業尚處於自給自足狀態,農民增產增收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爭取上級資金,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新房村完小學校;硬化村內道路,改造農村電網,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種植板栗、柑桔等經濟林果;發展生豬養殖;黃牛凍改,畜圈改造等,發展勞務經濟。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625元增加到2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