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澗村
榆林澗村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馬姓從里口村的胡家營遷居此處。因村處山澗之側,澗旁榆樹成林,故命村名榆林澗。從建村到1949年,全村僅有馬姓。1950年,孫姓一家遷居此村。榆林澗村位於海陽市中部,地處東經121°06′,北緯36°49′。東與五間屋、地北頭村相鄰,西與大叢家、小叢家村接壤,南與姜家疃、北倪家村相連,北與大磊石、南磊石村為界。距市政府駐地8.5公里,隸屬東村街道辦事處。全村轄區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2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花生、芋頭和林果等。
1942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十五日)日軍膠東大掃蕩,進村抓走6人,其中2人至今無音信。同年本村解放。 1943年春馬光明帶頭成立起全縣第一個農業互助組。 1954年本村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55年第二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56年兩個初級社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文教科技1950年,建榆林澗小學。到1956年,有1-4年級4個班。1967年,新建校舍31間。1972年,學校遷至南山前,重建校舍30間。1976年,建起隊辦初中,有教師18名,學生310人。2000年,3-5年級規劃到磊石學區,本村只剩下1-2年級,有教師4名,學生50人。恢復高考至2002年,本村考取中專的學生20名,大學生15名,其中研究生2名。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90公斤左右。1957年,人均糧食20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90公斤。2000年,人均收入2500元。2002年,全村有拖拉機、三輪車138輛,汽車8輛,摩托車116輛,電視機360台。村莊建設村民過去住的是破草房,街道歪斜不齊。20世紀80年代后,村裡統一規劃了街道,村民按要求建新房,街道寬闊整齊,90%的村民住上寬敞明亮的磚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15平方米。集體福利1976年,本村自行發電,用於照明。1979年,用上電網供電。1990年,全村用上自來水。1996年,安裝了閉路電視。2000年,安裝電話18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