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1年建於河南大學的實驗室
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大學)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學聯合成立的一個國家重點的以棉花生物學為主要研究對象所建立的一所研究實驗室。
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大學,於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立項,2011年7月通過建設計劃認證。這是河南省高校建設的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標誌著該省在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上實現了“零”的突破。 2012年3月10日上午,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位於安陽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內隆重舉行。
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棉花生物學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棉花遺傳多樣性研究、纖維品質性狀研究、品種設計以及棉花抗逆機理和環境調控等,實驗室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棉花遺傳多樣性研究與新基因挖掘;(2)棉花纖維品質性狀形成機理研究;(3)花高產分子機理與品種設計;(4)棉花抗逆機理與環境調控研究。前三個方向設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后一個方向設在河南大學。
實驗室主要主要圍繞棉花生物學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工作,為棉花基礎創新提供源動力,為棉花重大前沿問題的解決提供支撐,為棉花高層科研人才培養和交流提供平台。
實驗室總體目標是,堅持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參與國際學術前沿發展,規範地組織科學研究,引導重大原始創新性工作,做出具有國際影響的重大成果,造就該領域的優秀團隊和國際知名學者,將實驗室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國家棉花生物學基礎研究公共平台、國內外學術交流中心、優秀人才培養基地,整體提升我國棉花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使我國在棉花遺傳多樣性研究與新基因挖掘、棉花纖維品質性狀形成機理、棉花高產分子機理與品種設計、棉花逆境機理與環境調控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實驗室實行主任負責制,注重發揮學術委員會的學術指導作用。實驗室主任為喻樹迅研究員,副主任為宋純鵬教授、李付廣研究員、王坤波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陳曉亞研究員,副主任為朱玉賢教授和喻樹迅研究員。實驗室注重隊伍建設,研究人員的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形成了老中青結合、以中青年學術骨幹為中堅較為穩定的科研梯隊。目前,實驗室 擁有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和國家特殊津貼專家在內的創新團隊58人;實驗室現有面積9000平方米,實驗設備總值4600多萬元。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40人,其中,研究團隊中有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973計劃課題負責人5人、863計劃課題主持人5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省部級專家15人;國家科技進步獎第一完成人4人,國家技術發明獎第一完成人1人。團隊的學術帶頭人具有主持國家重大項目的科研實力和管理經驗。專業配置方面,配置了分子生物學、作物遺傳育種、植物學、植物保護等專業的研究人員和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實驗室管理人員。
實驗室瞄準國際棉花科技發展前沿並結合國家需求,開展與棉花生產相關的重大基礎理論和技術開發研究。近5年來,實驗室共承擔各類科研計劃項目119項。主持國家973項目2項、課題6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3項,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10項,863課題5項、國家自然科學項目30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3項)、國家支撐計劃課題2項、其他6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省部級獎勵5項。
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積極創造條件,著力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寬鬆的工作環境,為實驗室科研人員進行創新性研究提供充分的研究條件和平台。對於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民增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近五年來,實驗室共承擔各類科研計劃項目119項,項目實際科研經費9119萬元;獲獎成果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撰寫科學論著14部,發表論文373篇,其中SCI論文89篇、單篇他引最高達180餘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