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香
孫清香
孫清香:男,漢族,1928年3月生,河南新蔡縣楊莊戶鄉西港村孫庄人。他自幼隨父學習五指木偶戲(扁擔戲)。因道具人物一箱載入,小小舞台可以拆合,一根扁擔挑著全部家當,所以人們叫它為“扁擔戲”。現在他能獨立演出的劇目有《王二賣豆腐》、《王小上山砍柴》、《武松打虎》等數十個劇目,在豫北、豫南、皖西等地,其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受百姓歡迎。
孫清香是新蔡縣楊莊戶鄉鍾庄村孫庄人。他自幼隨父親孫彩蘭學演五指木偶戲。多年來,孫清香在傳承父輩演技的基礎上,大膽融入自己的創作。他用紅薯、蘿蔔刻人物頭像,用毛筆蘸顏料彩繪面部,用毛巾、布頭製作服裝。為了提高演技,他常在野地里練習表演動作。他自製的口哨,能吹出多種戲曲曲調,尤其擅長豫劇唱腔。後來,他受前輩藝人的啟發,開始學用真嗓子唱,還使用全套的三大件銅器打鑼鼓點子。孫彩蘭死後,孫清香獨立演出,演齣劇目有《王二賣豆腐》、《王小上山砍柴》、《武松打虎》、《大鬧天宮》等。因為百姓喜聞樂見,所以孫清香與他的“扁擔戲”在當地享有盛譽。不久前,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聯授予他“河南省首批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
五指木偶戲,也叫扁擔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清末由安徽藝人傳入新蔡。扁擔戲集戲曲、墜子書、鼓詞、口技、民間工藝泥塑、彩繪為一體,一人口噙蔑子說唱,五個手指控制各種人物,道具動作,腳踏鑼鼓,手腳並用,一人一台戲。道具人物一箱載入,小小舞台可以拆合,一根扁擔挑著全部家當,所以人們叫它為“扁擔戲”。“扁擔戲”題材較廣,曲調多以戲曲、說唱藝術為主,唱腔、念白隨著人物角色變化而變,表演者要有多變聲腔,協調的動作等高超技藝。
清香和他所表演的五指木偶戲在新蔡縣早已家喻戶曉,並被授予“河南十大民間戲師”的榮譽稱號。孫清香表演《五指木偶戲》已有50多個年頭,經常演出於豫南、豫北、皖西等地。由於“扁擔戲”的劇目多源於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及戲曲,這些故事都是以伸張正義,懲惡揚善,積極向上、樂於助人為內容。這些內容融入“扁擔戲”輕便、靈活的表演形式之中,使百姓喜聞樂見,深受其教育,因而,老孫頭與他的“扁擔戲”享有盛譽。如今,扁擔戲已是瀕臨滅絕的民間絕活,孫清香仍不知疲倦的走街串戶,為廣大農民表演絕活,為豐富民間文化生活盡出了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時代發展到今天,孫清香還不知疲倦地挑著他的“扁擔戲”,走街串巷、進村入戶地去表演。“由於文化資源分佈不平衡,農村一直被認為是‘文化的窪地’,農民閑暇時間主要是看電視、打麻將,過年過節扭扭秧歌,日子感覺很平淡。我痴心地演著五指木偶戲,就是盡自己的棉薄之力去改變農村文化生活單調乏味的問題。”得知自己被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聯授予“河南省首批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時,孫清香更是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