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池村

烏池村

烏池村位於宿松縣洲頭鄉西北邊陲,大官湖畔,地處洲區與丘陵結合部,毗鄰華農四場,三面環水,213省道穿境而過,距縣城31公里,距洲頭鄉政府17公里。境內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全村國土面積8.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44畝,水面6000畝,林地2000畝。現轄39個村民小組,1269戶,5095人,黨總支下設4個支部,76名黨員。村辦集體企業有建材廠、養殖場、林場。主產棉花、水稻和水產品,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通過三代集體領導人幾十年的努力,將一個窮山惡水的舊山村建設成為一個交通發達、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先後被授予省級“文明村”、“文明單位”、“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生態示範村”、“新農村建設先進村”、“村民自治示範村”;市級“小康村”、“新農村建設十佳示範村”、“衛生安全村”、“道路交通安全示範村”、“最美鄉村”;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村(社區)獎”、“平安村”、“千村百鎮示範工程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歷史地理


污泥中,產出九品金蓮,色香俱備;
池水內,映著一輪碧月,心跡雙清。
——徐希古“污池”嵌字對聯 徐子僖提供
洿池即現在的污池,洿wū,同污,低凹之地,亦指池塘。因洿池山、洿池河而得名。該地物產豐富,為魚米之鄉。
唐·狄仁傑彭澤縣令時對洿池百姓多有功德,洿池百姓為紀念他的功德在洿池山上修建忠節寺,后建狄梁公墓。古寺鐘寒過客遲,梁公冢上草離離。白雲偶傍殘碑落, 猶記江淮立馬時。-《忠節寺拜狄梁公墓》張適
翰林院編修朱書《狄梁公祠堂記》記載:“邑東三十五裏,有山屈如盤。盤中有菴。菴中神,冠服若宰輔,美丰姿,岳峙而淵凝者,狄梁公也。……公之祠在松者三:洿池,則墓存焉,曰中節。涇江口祠,曰白雲,與彭澤相望。祠於是者,又與忠節、白雲鼎峙而為三。自明季亂,淄流踞祠,改為高覺菴……大書‘唐梁國公狄公之祠’於門。”中洿池誤,宿松洿池是洿池河,太湖洿池是洿池沖,九村畈附近。
明嘉靖三十三年《安慶府志》卷之五《地理志》記載:“廟--二十有七--宿松七—忠節候 在縣南。晉永和間創,國朝弘治間重修。”
明嘉靖三十三年《安慶府志》卷之五《地理志》記載:“寺--二百二十有八--宿松二十六—忠節 在誇池山。”
清康熙六十年《安慶府志》卷之四《地理志--寺觀》記載:“宿松--寺--二十有九--忠節寺,在洿池,縣南五十裏。晉慧遠禪師建。”
(在解放前後洿池一直存在著忠節這個地名,只是不清楚古忠節寺何時被毀。)
元朝末期,朱元璋,陳友諒在此對戰。明太祖撥款重修了李公墓、李公廟,大廟上那口一人多高的鐘撞起來十里之外都可以聽到。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農民起義軍攻佔洿池鎮。
清順治三年丙戌冬(1646年)楊州水賊趙正據宿松洿池為亂,明年春正月巡撫李棲鳳遣兵備道夏繼虞總兵卜從善黃鼎副將梁大用合兵剿之(府志朱志)。
《宿松縣誌》道光版卷十五:武備志陸營四泛、水營四泛:倉鎮泛、北口泛、佘家觜泛、洿池泛。
洿池泛在縣南五十里(自鎮南至涇江口二十里)。
在古彭蠡時代,洿池是完全被湖水淹沒的。後來逐漸露出水面形成位於彭蠡澤中央的一個島嶼,北面是長江主泓道,其他三面都是茫茫湖水。後來隨著江北平原的逐漸形成,洿池因為與江北平原非常接近,它們之間的湖面漸漸淤積成為沼澤荒地。沼澤之中有一條連通東西湖面的寬闊水道,叫做洿池河,河面寬四五里,南面即為南渡口(即現在的南口村);洿池河還有一條分支經過南口港連通涇江的港口,古洿池包含黃雀畈至華陽河四場之間的廣闊地區。後來洿池河逐漸淤塞,解放后這片沼澤地被開墾成華陽河農場的四分場,洿池正式由以前的島嶼成為與江北平原向北延伸的一個半島。洿池半島的北端,其實也是一片松林丘崗地帶,我們稱之為洿池山。洿池山的中心,就是曾經繁華的洿池古鎮。洿池半島與築墩半島的親密對接,構成了江北平原與彭蠡澤北岸之間的天然陸上通道。宿松人南下開拓洲區,主要走的就是築墩、洿池、涇江這一條線。在宿復公路全線修通以前,作為南北水陸交通的重要節點、東西湖岸漁民和水運的轉口大港,洿池曾是商賈雲集、繁盛一時的大鎮。明末時宿松縣衙為避兵禍也一度遷到洿池。曾有一首宿松童謠:“騎馬騎馬蹬蹬,一肩騎到洿池,洿池吃碗面,一肩騎到縣……”。宿松話說一肩,指的是一口氣,這應該是農民肩挑重物留下的語言。古鎮直到民國時還有城樓、幾條整齊的青石板街道和條石砌成的碼頭,可惜後來大多毀於抗戰時的日軍空襲,直至今日烏池老街還有殘存的為數不多的青石板。後由於洿池河的淤塞、洲區集鎮的發展、1938年的日軍轟炸和1954年的大水讓古洿池地區逐漸衰敗。
清康熙(1721年)年間,宿松的曹湖、老洲頭等地還是“曹湖窪地終年積水”,至咸豐年間(1861年)幾經大水淹沒,窪地逐漸淤高形成陸地,開始有人居住,逐漸形成村落、集鎮,壩頭、老洲頭、復興鎮等集鎮陸續形成。洿池鎮是與洲地聯絡的必經之地,交通要衝,商貿繁榮。
道光《宿松縣誌》載:洿池山距縣東南五十里,環山皆湖,周圍十餘里,前有李公墓,後有狄梁公墓,中列廛市。后嶺在北與其相接,緊接著黃雀畈,舊有圩田屬洿池。再向北面是竹墩長河;竹垣墩在東與之接壤;南面是洿池河;東面是大官湖;西面是龍湖;四面是湖水環繞。
洿池山不高,是由若干條山嶺組成,嶺與嶺之間便是河汊。
洿池河距縣東南五十里,合龍湖諸水,河寬水大,浩蕩龍湖諸水進入洿池河后一支由南口入新溝(今壩頭港),由涇江口(今老洲頭)入長江;另一支向東由中口達張富池由北口入泊湖,再由望江的華陽鎮入長江。故古之洿池鎮是通江達湖的戰略要地。
涇江口(今老洲頭),距縣東南七十里。上至老洲頭下至金剛料(今復興鎮),水漲江流分達內湖:一支由壩頭港西口——南口——洿池河——北達龍湖;一支由洿池河——向東中口——小黃湖——張富池——北口——泊湖。
新溝(即壩頭港)縣南八十里。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邑人石良督義兵為疏江海開溝(又名桐城溝)三十里,引大湖達涇江口入長江,以支援朱元璋。涇江口清順治五年(1648年)築堵,康熙二年(1663年)復開。
上長河距縣五十里,河分三十六段。上通龍湖,下出大泊澇湖(今名大官湖)。
下長河距縣七十里,同分三十六段上通大泊澇湖下出北口合縣南諸水同入泊湖經望江之華陽鎮達江。(一統志、朱志、採訪志)
龍湖(舊作龍角蓮箬湖)距縣二十五里,北納縣西河水,從筍子港入西達黃梅諸湖,東由長河達大泊澇湖。明初,龍湖、大湖、洿池、張富池為龍湖諸水的主航道。(朱志、採訪志)
洿池南街背後東邊有一山坡,面積約五、六十畝,緊挨洿池河,風景秀麗,冬暖夏涼,在那裡建起了許多住房,后取名“東河街”。
洿池主要有八個自然村落:第一張家大屋、第二夏家大屋、第三何家大屋、第四餘家東角、第五湯家嘴、第六傅家壠、第七文家灣、第八西魏灣。
洿池鎮九域志稱之為龍溪鎮,江南通志謂即此,現改龍溪鎮為洿池鎮。洿池曾作為縣衙駐地。縣衙設在洿池山的中心位置——石子嶺。
古洿池地名:洿池山、洿池河、石子嶺、忠節、窯基咀、黃雀畈、東河街、洿池泛等。

經濟概況


油菜地
油菜地
村黨支部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組織實施了“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積極開展爭創“全市農民增收示範村”活動。全村共建“雙培雙帶”示範戶20戶,縣級示範基地一個,全村現有村辦企業8個,形成了以建材、水產養殖為龍頭,以山場林地、糧油加工和商貿服務為補充的村級企業體系。至2012年底,村級集體資產7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680元。

基礎建設


鳳凰新村
鳳凰新村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該村著力抓好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00萬元在縣城孚玉路興建了烏池大廈,投資37萬元擴建了村辦公大樓,村各項設施齊全,功能到位。村黨員培訓教育基地、村計劃生育服務室整潔有序,制度規範。他們還投資45萬元,將烏池中學和小學環境進行了硬化和美化,又借移民建鎮的契機,投資1180萬元,建成了長1.6公里的烏池新街。村黨支部不斷樹立改革、創新意識,帶領支村兩委一班人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今年,他們計劃投資200萬元,在縣工業園區興建標準化廠房,為縣招商引資作貢獻。
2008年該村投入資金80萬元,平整北湖圩區2000畝土地,大力宣傳推廣應用良種良法,創建了“3000畝高效優質棉示範基地”。集聚水產養殖大戶、專業戶,創立“華鴻水產養殖合作社”,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建立了“千箱黃蟮網箱養殖基地”,基地產品遠銷上海等地,供不應求。改造灘塗血防區域,實施興林抑螺,營造了2000畝速生豐產林基地,目前基地林木長勢喜人,預計3-5年後它將為村集體帶來200萬元的收益。積極學習、採用漁業生態修復技術,推進科學養殖,鞏固了“千畝魚蟹混養基地”。今年該村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從湖北省仙桃市引進優良蓮藕品種,在全縣率先建起了“千畝蓮藕示範基地”,大力發展市場行情看好、城鄉急需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