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的結果 展開
- 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
- 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
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
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
《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謂大軍主帥李彥佐攻討劉稹,詔選李郎中贊助軍幕;頷聯謂李郎中暫隨主帥趨赴晉絳行營而路過昭應縣;頸聯謂劉稹覆滅指日可待;尾聯祝李郎中立功受賞。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叛亂者的蔑視,對這次軍事行動必勝的信心,並通過對李郎中的祝願來表現自己反對藩鎮割據渴望統一的愛國之情,氣勢宏大奔放,語言工麗整潔。
首聯“將軍大旆掃狂童,詔選名賢贊武功”,開宗明義,表明詩人對這次討伐和李郎中入伍的態度。詩人稱討伐之師為“大旆”,贊佐軍務的李郎中為“名賢”,而且是“詔選”,呼叛鎮劉筷剛為“狂童”,可以看出詩人對這次討伐行動的態度從一開始就異常明朗顯豁。一個“掃”字,為全詩定下了豪壯的基調。
頷聯“暫逐虎牙臨故繹,遠含雞舌過新豐”是輕敷一筆,交待李部中跟隨主將的行軍路線,“暫逐”“遠含”都是點明李郎中是臨時充任攻討之職、隨軍遠征,當然“暫逐”二字也反映了詩人對這次軍事行動前景的樂觀估計:“時間不會太久,叛亂很快就會平息。“
頸聯“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在詩人的眼中,劉稹不過是個狂童,他的所謂十萬精兵,也不過像沸鼎中掙扎的魚,在危枝上築巢的鳥,必將很快復亡。這種必勝的信心不但表現了詩人高昂的愛國熱情,而且也是針對當時的種種流言,有著現實的鬥爭意義。當平叛戰爭尚未開始時,朝廷內一些大臣就以“回鶻餘燼未滅,邊境猶須警備,復討潞州,國力不支”為借口,主張向劉稹妥協,承認割據事實。作出平叛決定后,又有一些人在朝廷內外為劉稹張目,或是說,“劉梧有功,不可絕其嗣”,為叛亂者說項,或是渲染“從諫養精兵十萬,糧支十年,如何可取”進行恫嚇。這種宣傳和恫嚇,也確實造成了一定的混亂,戰爭開始時,魏博鎮節度使何弘敬久不出師,武寧節度使李彥佐、忠武節度使王宰等也遲延不前,逗留觀望。針對以上種種流言,詩人不顧利害,一方面把劉稹斥為“狂童”“狂孽”,另外用“魚游沸鼎”和“鳥復危巢”這兩個形象的比喻來表明必勝的信念,這既是對李郎中的鼓勵,更是對“大將”李彥佐的鼓勛,也是對他那種畏敵如虎的疑懼心理委婉的批評。
尾聯“早勒勛庸燕石上,佇光綸薄漢廷中”是借用東漢大將軍竇憲擊匈奴,在燕然山刻石紀功的典故再予鼓勵和祝願。詩人藉此祝李郎中早日立功歸朝,受到皇帝的褒獎。當然,詩人在此並不僅僅是對李郎中的祝願,也是對這次平叛戰爭的祝願,再次表明他的政治態度和必勝信心。
這首詩在手法上前半敘事、後半抒情,無論敘事還是抒情都是直白而顯豁,沒有李商隱詩那種常有的曲折和吞吐。
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昭義鎮節度使劉從諫死,其侄劉稹據鎮自立,抗拒朝命。宰相李德裕從維護中央政權的威信出發,堅決主張攻討,並調集八鎮兵馬,從四面向昭義鎮進伐。李郎中大概是詩人的一位友人,在這次討伐劉稹的軍事行動中,臨時充任攻討使或攻討副使這些職銜去襄贊軍務。詩人在昭應縣止宿的路上遇到了他,寫了這首送別詩。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