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館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浙江省科技館位於杭州市下城區西湖文化廣場A區,舊館於1991年成立,新館於2009年7月28日開館。

浙江省科技館建築面積約30452平方米,展區面積1萬多平米。

科技館1-3層設有宇宙遨遊、海底巡禮、氣象萬千、心理奧秘、能源之光、藝術與科學、暢享科學、科技與生活等常設展區,共200多件展品,既有數、理、化、天、地、生等基礎科學原理內容,又涉及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航天技術、能源技術等十幾個學科領域知識。

館內還設有沉浸式影院及4D特效影院。

浙江省科技館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建設沿革


1979年,浙江省科技館的前身科學會堂建成。
1991年,科學會堂正式更名為浙江省科技館。
1996年2月18日,浙江省科技館復館。
2001年7月,浙江省科協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關於加快建設浙江省科技館新館的建議》。
2002年5月,經省長辦公會議決定,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擇地新建浙江省科技館的決策,將浙江省科技館新館列入省重點工程“西湖文化廣場”總體規劃。
2009年7月28日,浙江省科技館新館開館。

場館特色


浙江省科技館有中醫和化學兩個國內首創展項。中醫展區通過展示中醫四診中的望診、問診、切診的特色診斷過程,讓觀眾親身體驗中醫中藥、針灸、推拿療法,以了解中醫、感知中醫和體驗中醫。
化學展區是為填補國內科技館這一展項的空缺而特別創建的,主要是通過模型和實物狀態展現化學反應的流程及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如何動手操作了解在不同溫度不同工藝下元素材料所體現的化學反應,關於氫能源的應用、大氣排放的化學作用、部分化學方程式的實體演示等,化學展區提供了學校實驗室不能完全提供的多樣化的化學世界。
浙江省科技館在尖端科技成就與現代展示技術結合方面的科普展項上有獨特的內涵。能源劇場、量子論劇場、行走機器人、微軟工作室等,都植入了寓教於樂的科普元素。能源劇場採用流處理方式,為遊客提供更為自由的參與空間。
整個劇場由四個表演區域構成,突破了既往單一樣式視頻播放的常規,多樣化地利用各表演區域,通過紗幕投影、互動模型、MAGICVISION、視頻播放和環繞式影像等形式,漸進式地描繪了人類開發、利用各種能源的發展長卷。量子論劇場聚集舞台、模型、幻影成像、真人表演、動感裝飾、互動裝置等元素,構成了一個大型的夢幻式表演劇場,讓觀眾在亦真亦幻中領略量子微觀世界。
微軟工作室則精選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中與人們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技術,讓觀眾體驗微軟新技術對工作生活帶來的便捷、效率和驚喜,該展區內容還不定期進行更新。
運動場、迷宮和颱風體驗是少年兒童最熱衷的場所。運動場包含15M跑、籃球投籃、反射神經、跳躍力、拉繩、足球射門、跳遠平衡木等多個運動。迷宮則是要答對問題才能通過,迷宮的每個房間內都有3扇門,門有真的門和假的門,只有答對真的門邊的顯示器上的問題,才能打開門通過一個迷宮房間,答對全部問題才能走出迷宮。颱風是浙江的一大特色氣象,這一展項模擬體驗裝置,讓觀眾體驗颱風過境的過程。

景點介紹


位於杭州市中心的西湖文化廣場正式落成,位於A區的浙江省科技館新館和位於B區的浙江自然博物館新館於同日(2009年7月28日)開館,並面向公眾常年開放。據介紹,浙江自然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擁有近13萬件珍貴的館藏標本;浙江省科技館新館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設有104個展項、300多件展品。
浙江省科技館共設有十大常設展區,100多個展項,300多件展品,既有數、理、化、天、地、生等基礎科學原理內容,又涉及生命科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航天技術、能源技術、信息技術等十幾個學科領域知識。其中的中醫、化學展項在國內科技館屬於首創展項。

發展歷程


浙江省科技館作為以青少年為主、面向全民的科普教育基地和政府投資的公益性科普單位,建館開放近20年來,堅持正確辦館方向,努力辦好科普展覽,已成為我省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為全面提高我省公眾科學素養作出了積極貢獻。在老館時期,通過自主動手研製常設科普展品和積極引進、承辦國內外優秀科普展覽等方式,堅持和保證了常年對外開放,與此同時,還大力挖掘展教資源,積極開展科普巡展,進一步拓寬了科普宣傳的教育面,僅1998以來,共推出7個系列的巡迴展覽,赴省內50多個城市展出,累計觀眾達85萬人次。
2009年新館開館后,該館積極關注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革的動向,了解各類人群的科學需求,有針對性地拓展教育功能,強化服務能力,讓觀眾有啟發、有啟迪、有收穫,最大程度提高觀眾體驗滿意度,新館開館一年來,接待觀眾近百萬人次。
浙江省科技館十分重視國際國內同行間的館際交流和學習。國際交流方面,早在2002年,浙江省科技館就邀請德意志博物館館長弗赫邁博士、美國舊金山探索館展覽部部長理查德先生來杭,為籌建新館進行諮詢與交流;在新館建成的2009年,組織召開了“全國科技館創新與發展研討會”,邀請日本科學未來館常務副館長中島義和與美國新澤西自由科技館幼兒教育課程部主任羅薩卡·特拉來館,並進行了學術交流。
浙江省科技館也積極開展國內科技館之間的學習交流,在新館建設時期及建成開館以後,與中國科技館、上海科技館及其他省市館展開了廣泛和深入的館際交流。
浙江省科技館還是中國科協科普部展品研製基地之一。建館以來,依靠自身研發力量,研發製作了大量互動型的科普展品,包括力學、機械、聲學、光學、電磁學、數學等一系列的經典展品,除了供本館展覽外,還大批投放在省內外的巡迴展覽中。2009年新館開放以來,展品展項研發隊伍得到了加強,目前已在考慮策劃增加科學前沿的高新技術及經典基礎理論的相關展項。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中山北路581號西湖文化廣場(近中北橋)

榮譽稱號


浙江省科技館曾先後獲得獲得省4A級景區、省級青年文明單位,全國“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首批示範單位”“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016年度科技館發展獎展覽獎”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