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濕疹樣癌的結果 展開

濕疹樣癌

濕疹樣癌

濕疹樣癌又稱PAget病,表現類似濕疹,多發生於女性乳房。起源於乳腺導管,繼而累及乳腺、結締組織及皮膚。也可見於乳房以外,如腋窩、外生殖器、會陰及肛門周圍。此時稱乳房外濕疹樣癌,可合併大汗腺癌。。

病因


乳腺Paget’s病的組織發生有兩種解釋,一是來源於乳腺大導管內的導管上皮,二是由乳頭扁平上皮原位起源。認為來源於大導管的根據是乳腺Paget’s病絕大多數患者都伴有乳腺內腫塊,且這些腫塊的病理結果90%是乳腺浸潤性癌,即使乳腺體檢時未發現腫塊,術后病理也可發現導管內癌。又Paget’s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因子的表達與乳腺實質內的乳腺癌相似。認為來源於乳頭上皮的根據是儘管大多數乳腺Paget’s病伴有乳腺內乳腺癌,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僅僅表現為單純的乳頭病變,對伴有乳腺內乳腺癌的患者,有部分病例的病理學提示與乳頭病變不連續。另外,通過對Paget’s細胞的超微結構觀察發現,Paget’s細胞具有由乳頭扁平上皮細胞原位形成的可能性。

臨床表現


乳腺Paget’s病臨床表現為乳頭乳暈部位出現濕疹樣改變,以單側發病者居多,呈漸進病程。先出現乳頭部位的異常感覺,表現為乳頭奇癢或輕度灼痛,繼之出現乳頭乳暈處皮膚髮紅,輕度糜爛,表面常有黃褐色或灰色的鱗屑狀痂皮附著,病變區域皮膚粗糙,增厚變硬,與周圍分界清楚。以後還可發生患側乳頭凹陷或糜爛腐蝕,並向乳暈擴展。可伴有乳頭溢液。多數乳腺Paget’s病乳腺內可觸及腫塊,病程長者還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總結如下:
1.多發於中年以上女性的一側乳頭或乳暈,偶見於男性和乳房外的大汗腺較豐富的部位;
2.皮損初起為淡紅色鱗屑斑片,邊界清楚,可有糜爛滲液,類似濕疹,但無明顯搔癢及自愈傾向;
3.損害逐漸擴展,甚至發生潰瘍。部分病人可伴有乳腺癌、直腸癌或宮頸癌

檢查


1.乳頭乳暈病變處刮片和/或印片細胞學檢查,查找Paget’s細胞。刮片細胞學檢查就是刮取病變組織做塗片,如遇病變處有痂皮或壞死組織覆蓋,則應先將其清除,待露出新鮮組織后,再取該處的脫落細胞進行檢查。伴有乳頭溢液的患者可行乳頭溢液細胞學塗片檢查。由於上述檢查取材均較少診斷有一定困難,要在有技術條件的醫院進行。
2.外科手術切取活檢,即在乳頭、乳暈處楔形切除病變組織,包括足夠的上皮和乳腺導管,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是最有效的診斷方法。
3.乳腺影像學檢查(乳腺X線、超聲)。由於乳腺Paget’s病伴髮乳腺實質癌的比例>90%,乳腺可觸及腫塊的患者>50%,而影像學檢查不僅可以了解乳頭乳暈部位病變,還可顯示病變深部及整個乳腺及區域淋巴結的徵象,不失為一種輔助檢查方法。

診斷


1.病史和體征:據統計:乳腺Paget’s病從患者出現癥狀到確診大約半年到2年的時間,最長者竟然超過20年。病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主要以乳頭為中心糜爛,逐漸擴大至乳暈。有的患者經治療局部見好轉,結痂,但很快又潰爛,反覆性強,久治不愈。乳腺Paget’s病具有特徵性的體征:先出現乳頭部位的異常感覺,奇癢、灼痛,繼而紅腫、糜爛,再出現破潰、結痂,揭去痂皮后呈現出紅色肉芽面及少量滲出物,周而復始,最終導致乳頭及乳暈破壞,病變開始向周圍發展累及乳腺皮膚。
2.外科手術切取活檢,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刮片、印片細胞學檢查,是確診乳腺Paget‘s病的“金標準”。
3.乳腺Paget’s病發病率低,病程長,漏診誤診案例屢見不鮮。乳腺Paget’s病乳頭乳暈部位出現濕疹樣病變,特別要注意與乳腺濕疹鑒別。乳腺濕疹是乳腺皮膚由非病原體引起的炎症,病因十分複雜,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這種反應可能與遺傳因素有聯繫。神經緊張、勞累也是誘因。乳腺濕疹以哺乳期婦女多見,常兩側乳腺同時發生。病變區質軟,與周圍邊界不清,乳頭不發生變形,乳腺內無腫塊。而乳腺Paget’s病則常單側發生,病變區質硬,與周圍邊界清楚,病程長者乳頭可發生凹陷以致消失,乳腺內可觸及腫塊。乳腺Paget’s病與乳腺濕疹通過活檢(活組織檢查)鑒別診斷並不困難。

治療


外科手術是乳腺Paget’s病的首選治療。若乳腺可觸及腫塊,術中證實為浸潤性乳腺癌,治療方案應同於乳腺癌的治療,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乳房切除加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后根據病理報告採取相應的輔助治療,即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等。對臨床檢查病變僅限於乳頭乳暈的Paget’s病患者(經乳腺X線及超聲檢查未發現乳頭乳暈部位以外病變),可行保乳手術,即病灶擴大切除術,切除乳頭乳暈及其深部組織,連同周圍至少2cm範圍的乳腺組織,要求切緣陰性,術后輔助放射治療。若切緣陽性則必須給與擴大切除或行全乳腺切除。可根據患者的需求行即刻(Ⅰ期)乳房重建。同側腋窩淋巴結是否清掃的問題,原則上如病變僅限於乳頭乳暈,乳腺實質不伴有腫塊,或僅伴有乳腺導管原位癌,可不清掃腋窩淋巴結,但實際上難以掌握,因為即使臨床查體腋窩未觸及腫大淋巴結,影像學檢查也未顯示腋窩淋巴結轉移,但改良根治術后病理報告仍可見腋窩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故僅憑臨床檢查,與術后病理檢測結果存在差異。故建議保乳手術仍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后遵照醫囑輔助治療。

預防


乳腺Paget’s病是一種特殊類型乳腺癌,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還沒有確切的預防方法。從流行病學調查分析,乳腺癌的預防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積極治療乳腺疾病。
5.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長期過量飲酒。
乳腺Paget’s病是一個漸進的慢性過程,首先出現乳頭的異常感覺,繼而累及乳暈。故乳頭出現癢、疼的患者,特別是按皮膚病治療兩周以上療效不明顯的乳頭病變,應提高警惕,去看乳腺科醫生進一步診斷。建議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識,掌握乳腺自我檢查方法,養成定期乳腺自查習慣,積極參加乳腺癌篩查。

診斷鑒別


診斷依據
1.慢性病程,常多年不愈。
2.單側乳腺或大汗腺較多部位(如腋下)發生類似濕疹樣變化,基底浸潤變硬,境界清楚。
3.組織病理:表皮內成團的pAget細胞。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癌胚抗原陽性。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乳房濕疹樣癌施單純乳房切除術,合併乳腺癌者按乳腺癌處理。
2.乳房外濕疹樣癌,廣泛切除,切除組織應病檢、判斷是否切除完全,定期複查(每3個月一次)。合併直腸癌或子宮頸或大汗腺癌者結合腫瘤種類進行處理。
3.不能耐受手術或無法施行手術的部位常採用放射治療。A基本用藥B藥典藥物C新葯特葯

用藥原則

無肯定有效藥物。不能手術時,對症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