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0年成立的研究所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於1990年,其前身為廣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現有編製40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隸屬廣東省文化廳,為正處級獨立法人單位,具有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格及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乙級資質。

機構簡介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下設田野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古建研究中心、技術資訊與文物保護中心和辦公室等機構,承擔全省(除廣州、深圳珠海)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及文物保護規劃編製、古遺址古墓葬保護、古建築勘察設計等工作。博羅橫嶺山先秦墓地、深圳屋背嶺商代遺址、高明古椰貝丘遺址及“南澳Ⅰ號”明代沉船遺址等考古發掘項目,先後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高明古椰貝丘遺址和台山新村遺址先後獲得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獎和一等獎。“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獲文化部科技創新二等獎、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一等獎及中國航海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南海Ⅰ號”試掘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獎。香港新界大埔頭敬羅家塾修繕工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物古迹保護傑出項目獎。

領導分工


何斌,所長:
主持所全面工作,分管辦公室;
鄧宏文,副所長:
分管財務工作及田野考古研究中心、技術資訊和文物保護中心、廣東省科技考古基地;
劉成基,副所長:
分管人事工作及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古建築研究中心、廣東省水下遺產保護中心建設項目;
林紅,副所長:
分管安全保衛、黨務、工會以及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

科室介紹


田野考古研究中心:
配合廣東省內基本建設進行的田野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田野考古調查、勘探、發掘資料的整理、研究、成果刊布,省內主要古遺址(古窯址)、古墓葬等古代人類遺存的主動性田野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研究和考古學學術研究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負責廣東省海域、內水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發掘及研究。配合國家海洋戰略,協助國家文物局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全國範圍內的水下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掘及研究工作。
古建築研究中心:
負責文物保護規劃編製,古遺址古墓葬保護,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勘察設計。
信息和文物保護中心:
負責本所圖書報刊資料的征訂與管理使用,文物庫房及標本室的管理與日常維護,文物攝影,本所電腦基本維護,田野考古設備管理和出土及出水文物的修復與保護工作。

科研基地


廣東省田野考古基地
廣東田野考古研究基地”於2012年11月20日召開的“廣東和平東江文明與地域文化研討會”上揭幕落戶。
該基地是在中山大學與廣東省文化廳的合作框架下於和平縣建立的產學研合作項目,由和平縣人民政府、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三方共同建設。該基地的設立,被與會專家學者譽“是嶺南文物考古的一次‘集結’”。
和平縣位於東江幹流廣東轄區內最北的“源頭”,北面隔五嶺與江西省贛州地區為鄰,自古是溝通嶺南、嶺北的通道之一。由於東江的水系關係,同時又與珠三角地區相連接,和平的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從先秦和中古時期的考古遺存,民間也有廣博的文化遺產,“縣內經文物普查確認的先秦遺址有116處,占整個東江流域古遺址的75%”,在贛粵高速公路工程搶救發掘中,還發現不少早於石峽文化的“土著”遺存。
專家認為,通過基地開展跨學科、跨部門、跨區域的合作,不但可以取得自身的學術性成果,還將對當地文化事業發展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
廣東省科技考古基地
科技考古學是考古學的分支學科,它將現代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技術、測繪技術、航空遙感技術等與田野考古學相結合,為考古學研究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更加紮實的基礎。科技考古學是考古學自身發展的需求,是提高考古學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其飛速發展,更使之成為衡量考古學研究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近年來,隨著台山新村沙丘遺址、新會象邊山遺址、江門牛山遺址、新會炮台崗遺址等一批重要考古遺址的發現、發掘和研究,江門地區成為廣東考古的新熱土。廣東省科技考古基地在江門創立,標誌著廣東考古進入新的階段,對廣東文物考古事業發展、江門文化強市建設以及廣東文化強省建設,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榮譽獎勵


文物保護先進集體
中國航海技術獎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證書
廣東省文物系統先進集體
廣東省文化廳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09年度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
廣東省文化廳首屆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
二〇〇三年度文化廳系統消防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優秀單位
2006年度廣東省文化廳系統消防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2007年度廣東省文化廳系統消防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2008年度廣東省文化廳系統消防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2009年度廣東省文化廳系統消防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2011年度廣東省文化廳系統消防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2012年度廣東省文化廳系統消防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