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頭鎮

澤頭鎮

澤頭鎮是威海市文登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文登區的西南部,面臨黃海,鎮政府駐澤頭村。轄46個行政村,總人口31812人(2017年),面積114.63平方千米,海岸線長29.65公里。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6億元,財政收入12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20元,比上年增加314元。

澤頭鎮交通發達,桃威鐵路、青威汽車專用線橫貫境內,環境優越,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簡介


澤頭鎮位於威海市文登區西南部,母豬河下游。西北接葛家鎮鋪集,西南連小觀鎮,東傍母豬河與宋村鎮相望,南濱五壘島灣。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3.84萬人。轄澤頭、峰山、城子耩、林村、西望仙庄、東望仙庄、於林庄、倪家莊、楊家疃、胡格庄、孔格庄、高家莊、魏家莊、楊家庵、上泊子、吳官屯、許家埠、西程格庄、東程格庄、北庄、大窪、小窪、廒子埠、道口、北橋、雨夼、眠虎嶺、下泊子、小埠、嶺前、劉家疃、小宋家、徐家、西團嵐埠、南橋、虎口山、大宋家、黃家莊、平埠庄、島集、里島、虎口窯、於家河、唐疃、望島、東團嵐埠46個行政村。
鎮政府駐澤頭,距市區21.5千米。境內平原居多,西部西南部為丘陵。海岸線長29.65千米。煙即高速和威(海)青(島)高速、上(庄)澤(頭)線、石(島)澤(頭)線連接成網。鎮境大宋家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點有虎窠山等。

沿革


清末屬迎仙都四、五、六、八里。1930年屬第三區澤頭鎮、島集鎮、林村鎮、徐家鄉,澤頭鎮始為鄉級鎮。1941年12月屬文西縣虎山區(三區)。1956年,為文登縣虎山區。1958年8月設立燎原公社,1959年改為澤頭公社。
1984年3月撤社設鎮。1990年末,面積82.7平方千米,人口15834戶、49292人,其中鄉村15607戶、48491人,轄澤頭、峰山、林村、西望仙庄、東望仙庄、於林庄、倪家莊、楊家產、楊家疃、胡格庄、孔格庄、高家莊、魏家莊、楊家莊、上泊子、吳官屯、許家埠、西程格庄、東程格庄、北庄、大窪、小窪、廒子埠、道口、北橋、雨夼、眠虎嶺、下泊子、小埠、嶺前、劉家疃、小宋家、徐家、西團嵐埠、南橋、虎口山、大宋家、黃家莊、平埠庄、島集、里島、虎口窯、於家河、唐疃、望島、崔家莊、埠子廠、東團嵐埠等48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

所轄村代碼


371081107(48村):~200澤頭村 ~201北庄村 ~202東程格村 ~203西程格村 ~204島集村 ~205里島村 ~206平埠庄村 ~207唐疃村 ~208望島村 ~209崔家莊村 ~210埠子場村 ~211於家河村 ~212虎口窯村 ~213虎口山村 ~214南橋村 ~215北橋村 ~216道口村 ~217魏家莊村 ~218廒子埠村 ~219高家莊村 ~220西望仙庄村 ~221東望仙庄村 ~222林村 ~223峰山村 ~224城子耩村 ~225孔格村 ~226胡格村 ~227楊家疃村 ~228倪家莊村 ~229於林庄村 ~230楊家庵村 ~231上泊子村 ~232吳官屯村 ~233下泊子村 ~234小埠村 ~235嶺前村 ~236眠虎嶺村 ~237雨夼村 ~238劉家疃村 ~239大宋家村 ~240徐家村 ~241小宋家村 ~242西團嵐埠村 ~243東團嵐埠村 ~244黃家莊村 ~245許家埠村 ~246大窪村 ~247小窪村

古迹


大宋家古文化遺址位於境內大宋家村東北。據1982年縣文物普查組考證,遺址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30米,暴露遺物較多,石器多為琢制,器形簡單,陶器制陶粗糙,遺址損壞較嚴重,年代失考。2004年5月,大宋家村在建房施工時挖掘出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刀等文物,現被威海博物館收藏。
2005年4月,境內魏家莊在修公路施工時,發掘出古文化遺址,挖掘出新石器時代黑陶、陶鼎、陶器一宗,現被威海博物館收藏。

歷史


澤頭鎮有尊師重教傳統,歷代名人輩出。早在清代,澤頭村設私塾2處,學生23名。民國時期舉辦學堂,改良私塾。
1958年,澤頭建成澤頭公社中心完小,兒童入學率達90%以上。2002年以來,澤頭鎮投資100多萬元,建起標準幼兒園大樓。現已擁有澤頭中學、澤頭小學各一處。“文革”后恢復高考以來,累計為國家輸送本科以上大學生1800多人。境內大窪村,自古到今秀才及大學生較多,被稱為遠近聞名的“秀才之鄉”。

鄉鎮簡介


澤頭鎮
澤頭鎮
澤頭鎮位於文登區西南部,母豬河下游,瀕臨黃海,鎮政府駐澤頭村。轄46個行政村,,面積114平方公里,耕地4012公頃,海岸線長29.65公里。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6億元,財政收入12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20元,比上年增加314元。該鎮交通發達,桃威鐵路、威青高速橫貫境內,環境優越,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灘塗面積2000多公頃,灘塗養殖業成為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海珍品對蝦、貝類、海參、魁蚶等養殖形成規模,改造蝦池120公頃,造礁養參面積達到106.6公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向高檔次、高水平發展,形成葡萄、藥材、蔬菜、林業育苗等高效農業示範基地,以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供銷一體化格局初步形成。
工業基礎良好,已形成以高檔內裝飾布、標準件、水暖管件、鑄造加工、果品加工儲藏、水產品冷凍加工、針織羊毛衫、絛綸短絲、漁具等為支柱的十大行業。截至2017年底,有中學1所,小學1所,共有在校生4050人。計劃生育率98%。人口自然增長率-2.96‰。
澤頭鎮灘塗面積2000多公頃,灘塗養殖業成為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海珍品對蝦、貝類、海參、魁蚶等養殖形成規模,改造蝦池120公頃,造礁養參面積達到106.6公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向高檔次、高水平發展,形成葡萄、藥材、蔬菜、林業育苗等高效農業示範基地,以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供銷一體化格局初步形成。工業基礎良好,已形成以高檔內裝飾布、標準件、水暖管件、鑄造加工、果品加工儲藏、水產品冷凍加工、針織羊毛衫、絛綸短絲、漁具等為支柱的十大行業。
有中學1所,小學1所,共有在校生4050人。計劃生育率98%。人口自然增長率-2.96‰。澤頭鎮黨委、政府以園區建設和重點項目建設為重點,轉變招商形式,拓展招商渠道,使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進展。本著“加快招商促進建設,搞好建設促招商”的原則,進一步加大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力度。
年內投入資金500多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利用土地資源和園區環境,引進外來資金對園區進行綜合開發。開工建設2.2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還有兩個佔地2公頃的廠房建設項目,正在辦理土地徵用手續。
鎮黨委、政府堅持招大商引大項目的方針,把主攻點放到大項目的引進上,充分發揮大項目建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文登市隆力富漁具有限公司投資80萬美元,租用鎮農機公司閑置廠房4000平方米,擴大生產規模,已投產。
煙台福億銘有限公司投資購買工業園內原有垃圾場的土地3.3公頃,興建澤頭鎮順達工業園。一期工程投資2000萬元,建設高標準工業廠房2.2萬平方米。4月,文登區電業總公司投資500萬元,一次性購買2公頃土地和聖經山牌礦泉水的產權、商標使用權,興建文登市恆源礦泉水有限公司,成立礦泉水廠、飲料廠、吹塑廠、紙箱廠等4個分廠,8月,礦泉水廠建成投產。
韓國客商投資50萬美元,在工業園內購買2000平方米的工業廠房一處,成立文登區光大鞋業有限公司,生產學生用布鞋,已建成投產。全年引進7個外資項目,合同利用外資34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00萬美元。

名人


李風書(1733~?)。字宣綸,號湖山,澤頭村人,清乾隆年間附貢生。贈文林郎,任直隸靈壽縣知縣。曾設教邑山寺慶院。著有《愛菊堂詩稿》,被采入《山左續詩鈔》。卒后,呂潤藩、徐朝亮為其撰墓誌銘。
徐士林(1684~1741)。字式儒,澤頭鎮徐家村人。幼時家貧,隨母討飯至昆嵛山下曬字村,在村塾外聽講,被黃氏老師收留。康熙五十年(1711年)中舉人,五十二年(1713年)中進士,由教習授內閣中書,遷刑部主事,改禮部主事,晉員外郎。雍正年間歷任江南安慶知府、江蘇按察使。乾隆初年升河南布政使、江蘇巡撫。乾隆六年(1741年)四月染病,請歸侍母未准。九月,在回鄉途中,病逝於淮安舟中。被乾隆皇帝命祀於京師賢良祠,這在清代巡撫中為第一人。
李允升。字晉階,號藹蹊,澤頭村人,嘉慶六年(1801年)恩科進士。官至濟南府學教授。著有《四書證疑》8卷、《詩義旁通》12卷、《論語補遺》2卷。有小傳載入《齊魯文化大詞典》。
林一山(1911~2007)。澤頭鎮林村人,著名水利工程專家,葛洲壩、三峽工程的開創者之一。他是抗日戰爭初期天福山起義的領導人,曾任膠東軍政委員會主席兼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總指揮、遼南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等職。1949年進入水利部門工作,成為長江水利委員會的領導和技術權威,先後主持修建了荊江分洪、丹江口水利樞紐、陸水蒲圻試驗壩、葛洲壩水利樞紐等工程,主持研究了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等。曾六次受到毛澤東召見,風趣的稱他為“紅色專家”“長江王!”擔任葛洲壩工程技術委員會主任、工程總指揮后,在前期失敗的工程基礎上完成了設計修改,創造了奇迹。葛洲壩工程被外國專家驚嘆為中國的水上長城。林一山被稱譽為“現代大禹”。

文化


澤頭鎮歷史悠久,書法、繪畫、剪紙、舞蹈、地方戲曲等民間藝術源遠流長,世代相傳。逢年過節唱大戲、扭秧歌、剪窗花已成為習俗。林村近80歲的民間藝人林合成以木雕各種動物惟妙惟肖、精美奇絕而聞名鄉里。峰山、北庄、小埠、下泊子等15個村成立民間文藝隊,自編自導貼近民間生活、膾炙人口的文藝節目。進入1990年代,村文化大院不斷完善,農閑季節或晚上時間,村民自動聚集到文化大院,觀看電影、看書讀報、扭秧歌、跳交誼舞、吹拉彈唱,自娛自樂,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全鎮已建成文化大院22處,中心休閑廣場18處。進入21世紀后,採取地方自籌,社會捐贈,上級撥款等方式,建成存書量達8萬冊的圖書館,林村、唐疃等近12個村設立“農民科技書屋”,為農民讀夜校、汲取科技知識提供良好平台。

鄉鎮建設

澤頭鎮
澤頭鎮
文登區澤頭鎮緊扣發展主題,在全鎮掀起了學習十六大精神、加快發展的新熱潮。在認真學習了十六大報告后,這個鎮的各村及鎮辦企業結合各自的實際,分別制定出相應的工作計劃和措施。下泊子村根據土地調整后機動地較多的實際,與文登荃馨公司達成協議,再發展蘆薈100畝,使該村成為名副其實的蘆薈專業村。
澤頭村則從鎮駐地村的優勢出發,制定了全力做活房地產開發及村莊規劃建設兩篇文章,計劃在2009年4月底前在鎮交通路兩側再開發商品樓房6000平方米,建成佔地1300平方米的廠房一處,並搞好拍賣和租賃。為進一步督促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鎮黨委政府制定和完善了機關幹部百分考核和農村幹部千分考核機制,實行獎優懲劣,調動了廣大農村和機關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劉家疃村黨支部書記高衛平為帶動群眾發展藥材生產,用自己的資金為百姓墊付進苗款,用自己的車為百姓拉苗並送上門。該村已發展藥材種植面積近300畝,成為遠近聞名的藥材專業村。

社會環境

澤頭鎮
澤頭鎮
澤頭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穩定工作當作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來抓,始終貫徹“抓苗頭、抓難點,化解不穩定因素;抓熱點、拔釘子,消除(黨員群眾)不滿情緒”的方針,發揮政法部門作用,一案多辦、聯合辦案,及時處理和化解果園合同糾紛、農村欠款、幹群關係緊張、等涉及面廣、群眾反映強烈的矛盾和問題,使大量的糾紛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有效地控制了潛在不穩定因素的突發性。全年共調處各類糾紛案件65起,審結經濟民事案件73起,結案標的額346萬元,刑事案件較上年下降5%。年底,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檢查中,省公安廳和威海、文登兩市分管領導對該鎮的社會穩定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澤頭鎮把連村路硬化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和為民辦實事的突破口。為解決建設資金難題,鎮村兩級採取“上邊爭一點、外面幫一點、個人捐一點、大家集一點”的多元化投入辦法,累計投入資金680餘萬元,硬化連村路20餘公里7萬餘平方米,鎮區投資50餘萬元,架設路燈100餘盞,直接受益村達20個。
澤頭鎮文登的畜牧大鎮,共有畜禽養殖戶13000多戶,存養各種家禽60萬隻,存欄生豬8000頭。為保證畜牧業安全,澤頭鎮統一購買了強力消毒液,由鎮獸醫站按照質量要求配兌發放,鎮村防疫人員以村為單位對公共場所、大型養殖場和散養戶消毒免疫。同時,鎮獸醫站對整個消毒過程進行指導監督,做到消毒滅源不留死角,有效控制各種畜禽疫病的發生和蔓延。

招商引資


澤頭鎮
澤頭鎮
澤頭鎮的項目投資區建設一片繁忙,車流如梭,佔地300畝的項目投資區規模初現。韓世電子、隆力富漁具、和豐工貿等項目建設也在緊鑼密鼓。據介紹,今年以來,該鎮共引進內資企業8家、外資企業10家,合同利用外資32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75萬美元、內資3.96億元,招商引資形勢喜人。
澤頭鎮優惠的招商政策是吸引國內外客商來澤頭鎮投資的重要“砝碼”。他們規定,凡在規劃區投資辦廠的國內外客商,徵用土地價格保證最低,手續辦理全部簡化。此外,在稅費繳納、供水供電、外商的子女上學、入托等生產和生活問題上,給予最優惠待遇。對於租賃舊廠房的的企業,採取第一年緩繳租金,一年以後逐年實繳租金,大力鼓勵外資企業參與盤活閑置資產。韓國韓世電子有限公司經過全方位考察,認為澤頭鎮投資環境比較理想,今年5月租用該鎮索具廠閑置廠房2000平方米,投資220萬美元,新上金屬製品加工項目,目前租賃合同已經簽訂,項目註冊手續已經辦理完畢,生產所需的各種設備現已運抵威海港,9月底前將開工投產。此外,文登華峰物資有限公司買斷鎮制釘廠閑置廠房及設備,投資500萬元成立凱程蓄電池廠,新上蓄電池生產項目。該產品廣泛用於各類電動車動力電源,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年可完成產值1200萬元。目前該項目已建成投產。
澤頭鎮為加快招商引資步伐,鎮上成立了外商投資服務中心,由一名分管工業的副書記具體負責招商引資工作,並配備了兩名本科大學生翻譯,為招商外資工作搞好優質服務。外資企業在考察、規劃、土建、投產等各個環節中,外商投資服務中心都給予大力支持。韓資企業文登華俊服裝廠由於業務需要擴大生產規模,由於員工嚴重短缺,而訂單交貨期限又比較短,企業眼見就要遭受巨大損失。外資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聞訊后,立即與當地5個村聯繫,利用村廣播進行招工宣傳,僅在兩天的時間裡就為企業招收員工30多人。今年年初,韓國客商投資500萬元在澤頭鎮北庄村新上400畝西洋參,外商服務中心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把所有的土地手續辦完,便捷高效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外商的好評。此外,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每月堅持到外資企業走訪,時刻關心外商在生產、生活方面遇到的問題,只要外商有困難,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解決。澤頭地理環境、人文環境俱佳,將有更多的外商來這裡投資。
為搭建一個招商引資的平台,澤頭鎮聘請有關專家對鎮區進行了總體規劃,建立了鎮辦工業、外資、民營經濟投資項目區,規劃建設了四條商貿街和四處生活區,使外向型經濟與小城鎮建設同步發展。為使外資工業區更富有吸引力,鎮上對建築高度、密度、容積率、綠地率、道路等各項指標和建築風格做了詳細規劃,並投資200多萬元對鎮區所有配套設施進行了完善,今年7月份,投資450萬元對廒埠線進行全線硬化。目前,10公里的路基工程已全線完工。他們還巧借威乳高速公路擴建工程開工的有利時機,把位於上澤線與老青威交叉路口的酥質丘陵作為高速公路填方的取料場。取料平整后,規劃為佔地300畝的投資項目區,一舉兩得。目前,該項目區已活動土方14萬立方米,預計年底前將完成土地平整,屆時,40000平方米的廠房建設的基礎工程也將同時開工。該項目區的建成,將成為澤頭鎮招商引資的新平台。與此同時,山東和豐工貿有限公司與該鎮達成合作意向,計劃投資1000萬元建高標準廠房10000平方米,新上食品生產等項目。目前,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進行中。預計廠房建設將於2006年底完工。
澤頭鎮還注重發揮龍頭企業的潛能和影響力,讓這些龍頭企業成為招商引資的“王牌”。美國隆力富漁具有限公司是該引時比較早的外資企業,該企業在前幾年相繼完成一期、二期投資的基礎上,今年7月份,再次追加投資1000萬元,買斷原已破產的瑪鋼廠廠房,新上4條漁具生產線,高檔漁桿的年生產能力將再增加80萬支。該項目不僅盤活了鎮閑置資產,而且解決了原瑪鋼廠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外商投資項目的相繼開工建設,讓不少國內企業和當地企業“眼紅”,文登駿馬水產養殖公司決定投資2000萬元,對澤頭鎮南海1800蝦池進行全方位改造,進行河豚規模養殖,產品全部出口。

下轄村


澤頭 元朝,李姓自萊陽小梁子口來沼澤西頭立村。988戶。
峰山 明末,林姓由林村來鳳山之陽立村,稱鳳山。演作峰山。311戶。
城子(正文第44頁)明萬曆時,林姓來小土(同上)立村。為防風沙曾壘土牆。125戶。
林村 南宋景定時,林姓由福建莆田來居。為全市最大村莊。1646戶。
望仙庄2村 明弘治時,王姓由青龍夼來居,此處可望見山神仙廟,稱望仙庄。嘉靖時,蘇姓由今牟平蘇家疃來村西居住,以方位稱東望仙庄(333戶),4西望仙庄(240戶)。
於林庄 明末,王姓建王家莊。后王姓遷,林、於二姓沿用舊稱。1981年改今名。166戶。
倪家莊 明末,倪姓自南於疃來居。118戶。
楊家疃 清順治十五年,宮姓由馮家來居,稱宮家莊。后楊姓眾,民國初年改今名。155戶。
胡格庄 明朝,胡姓立村。235戶。
孔格庄 明初,孔姓立村。孔絕嗣,肖、孫、邢、尹諸姓襲舊稱。310戶。
高家莊 明末,林姓由林村來居,以地勢高於林村而得名。256戶。
魏家莊 清初,魏姓來看守山莊。137戶。
楊家庵 清中期,楊姓自生格庄來看管山林。1959年自治。25戶。
上、下泊子 明正德時,于姓自大水泊來平泊立村,稱於家泊子。清中期,徐姓眾,稱徐家泊子。清末分村,以地勢稱上泊子(230戶),下泊子(440戶)。
吳官屯 明末,代職世襲校尉吳能遷此立村。308戶。
許家埠 清中期,許姓由許家來土阜之陽立村。210戶。
程格2村 清初,程姓立村。程絕嗣,王、李二姓襲舊稱。1947年析為東程格(207戶),西程格(269戶)。
北庄 清乾隆二十九年,崔姓自赤金泊來澤頭村北立庄。470戶。
大窪 明初,周姓立村,后高姓自西浪暖來窪地立村,稱高家窪。清雍正時改稱大窪。253戶。
小窪 清雍正時,曹姓自今乳山縣小磨石來大窪(正文第45頁)東小窪立村。27戶。
廒子埠 清初,宋姓由九頂埠來居。因位於儲鹽舊址,且近碼頭,故名。202戶。
道口 清乾隆十七年,于姓來要道渡口立村。403戶。
北橋 明嘉靖時,楊姓自今榮成楊家寨來居,位於牛七埠之北,稱小北庄。清乾隆五年,南建迎側橋,遂稱北橋。230戶。
雨夼 明末,魯姓由小觀來葦子夼立村,稱葦子夼。清中期稱雨夼。164戶。
眠虎嶺 清光緒三十一年,徐姓由小埠來眠虎嶺之東南立村。1943年自治。117戶。
小埠 明萬曆時,譚姓來土阜上立村,稱埠上。清初改稱小埠。375戶。
嶺前 明末,于姓自於家埠來凹形地立村,俗稱窩窿,演作卧龍。1981年以方位易今名。48戶。
劉家疃 明弘治時,劉姓自文城來居。后,唐姓、高姓襲舊稱。254戶。
宋家2村 明初,宋姓由九頂埠來居,稱宋家。清初,宋姓又在村東北建村,遂分別稱大宋家(239戶),小宋家(110戶)。
徐家 裴姓建村,因近海產蜆子,稱蜆子埠。明崇禎時,徐姓由今榮成白馬來居,遂易名。299戶。
團嵐埠2村 明朝,楊、王二姓來譚家嵐子立村,稱譚嵐埠,演作團嵐埠。明中期,分為東團嵐埠和西團嵐埠,分別為250戶、223戶。
南橋 明初,侯姓由澤庫來居,西有大石硼,上有7個牛蹄印,稱牛七步,演作牛七埠。清乾隆五年村北建迎仙橋,改稱橋上,1958年稱南橋。852戶。
虎口山 清雍正十三年,邢姓由島集來虎口山南立村。350戶。
黃家莊 明萬曆時,黃姓立村。113戶。
平埠庄 明萬曆時,王姓由文城來島集南看守山庵,稱島集南庄。清時,稱平埠庄,含義失考。55戶。
島集 元至元十六年,邢姓由安徽鳳陽府定遠縣邱子山前來望島村。至元二十六年遷半島立村,名島里。後設集稱南島集或島里集。簡作島集。990戶。
里島 明初,劉姓來半島立村,居島集之南。946戶。
虎口窯 元朝,姜姓於虎口山西南建窯燒陶,故名。777戶。
於家河 清乾隆時,于姓自今乳山縣司馬庄遷母豬河西看庵,稱南庵。民國初,改今名。127戶。
唐疃 明萬曆時,村南海汊邊有一唐姓開設的旅店名唐家店子。清嘉慶時邢姓來居,襲舊稱。清末,改今名。401戶。
望島 至元十六年,邢姓由安徽鳳陽府定遠縣邱子山前五坡嶺航海來高
前安村,可望見南海諸島。362戶。
崔家莊 清道光時,崔姓自崔家口來居。99戶。
埠子廠 清乾隆時,趙姓在此搭鋪子棲身,稱鋪子場,演為埠子場,1956年寫今名。165戶。

人口數據


總人口39453
19849
19604
家庭戶戶數15247
家庭戶總人口(總)38232
家庭戶男19200
家庭戶女19032
0-14歲(總)6199
0-14歲男3135
0-14歲女3064
15-64歲(總)28028
15-64歲男14219
15-64歲女13809
65歲及以上(總)5226
65歲及以上男2495
65歲及以上女273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