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浪羊

偶蹄目牛科動物

多浪羊是新疆的一個優良肉脂兼用型綿羊品種,因其中心產區在麥蓋提縣,故又稱麥蓋提羊。多浪羊體大、產肉多、肉質鮮嫩,被毛含絨毛多,毛質較好。繁殖率高,具有早熟性,是組織羔羊肉生產的理想品種。

物種簡介


多浪羊如今的本品種共有10萬隻,中心產區麥蓋提縣有6萬隻,並在該縣建立了多浪羊繁育核心群進行選育提高。
產區地勢平緩,海拔高度在1200米左右,地貌情況較為複雜,有平原、荒漠、沙丘、低地草甸、鹽鹼地。總的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產區北面有南天山,南面有喀喇昆崙山,構成閉塞環境,沒有海洋性氣流的影響,東面有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乾熱風的侵襲,使產區形成沙摸乾旱氣候,具有典型的中亞內陸的大陸性氣候特徵。據近20年的氣象資料,年平均氣溫為11.8O℃,最高氣溫(7月份)可達40O℃,最低氣溫(1月份)達一22O℃,年平均降水量為42毫米(85.8一6.90毫米),蒸發量2375毫米,相對濕度47一66%,年日照2803小時,無霜期214天。春季多風,風向西北,夏季炎熱,冬季冷期不長。
由於產區地理位置及大陸性氣候等條件,決定了產區草場植被類型的分佈規律,低地草甸是草場的主體,草場中蘆葦型草場約佔95%;植被群落90%以上是蘆葦,其次是駱駝刺甘草花花柴、璋茅、鹽節木、黑刺、檉柳、馬齒覓等,草場植被稀疏,牧草種類少、產草量低。產區農業比較發達,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胡麻、葵花、大麻、苜蓿和瓜果等,棉花和瓜果是該產區的優勢。產區的森林面積中胡楊林約佔總面積的80%,其它有白楊樹、柳樹、沙棗樹、檉柳和各種果樹。
維吾爾族人民有從事畜牧業的悠久歷史和飼養家畜家禽的豐富經驗。多浪羊是當地維吾爾族人民,經過長期的辛勤勞動而育成的。該品種是把當地的土種羊,在本品種選育的基礎上,從塔什庫爾干引入了體大、產肉較多的粗毛羊,以及其它地區引入的毛色較為一致、絨毛多的半粗毛羊,進行了有限的雜交改良,經過長期的選育而育成的。
建國后,多浪羊的發展雖然比較快,但是在1958年和1975年曾受到了兩次較大的損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各項農村經濟政策,給多浪羊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現如今多浪羊的中心產區已有該羊近6萬隻,佔多浪羊總數的60%,而且喀什地區的有關單位和部門正在積極努力,在麥蓋提、巴楚莎車等縣大力發展多浪羊,建立商品肉羊的生產基地。

形態特徵


多浪羊
多浪羊
多浪羊體格大、生長發育快、產肉率高。毛質好、絨毛多、繁殖率高,性情溫順、遺傳性穩定。

外貌特徵

多浪羊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體大軀長而深,肋骨拱圓,胸深而寬,前後軀較豐滿,肌肉發育良好,頭中等大小,鼻樑隆起,耳特別長而寬。公羊絕大多數無角,母羊一般無角,尾形有W狀和U(砍土曼)狀。母羊乳房發育良好。體軀被毛為灰白色或淺褐色(頭和四肢的顏色較深,為淺褐色或褐色)。絨毛多、毛質好。絕大多數的羊毛為半粗毛,而少部分羊的羊毛偏細,勻度較好,沒有乾死毛。但有些羊毛中含有褐色或黑色的有色毛,部分毛束形成小環狀毛辮。根據體形、毛色和毛質的情況,多浪羊現有兩種類群,一種體質較細,體軀較長,尾形為W狀,不下垂或稍微下垂,毛色為灰白色或灰褐色,毛質較好,絨毛較多,羊毛基本上是半粗毛。這種羊的數量較多,農牧民較喜歡這種羊;另一種體質粗糙,身軀較短,尾大而下垂,毛色為淺褐色或褐色,毛質較粗,有少量的干、死毛。這種羊數量較少。

體尺、體重

1、體尺
多浪羊與其它的半粗毛和粗毛羊相比,體格較大。
2、體重
(1)初生重:經產母羊所產:單羔公羔106隻的初生重平均為5.30士0.07公斤,最高的達6.80公斤;雙羔公羔23隻的初生重平均為4.95士0.19公斤;單羔母羔119隻的初生重平均為5.10士0.06公斤,最高達到6.4公斤,雙羔母羔24隻的初生重平均為4.7士0.18公斤。
(2)斷奶體重:113隻4月齡公羊斷奶時的平均體重為46.57土0.86公斤,最高達到49公斤;126隻4月齡母羔斷奶時的平均體重為4.21士0.43公斤,最高達到43公斤。羔羊的生長速度最快階段是在斷奶后1一3個月。
(3)一歲以上及成年羊的體重:多浪羊的體重比較大,一歲公羊的體重最高達111公斤,成年公羊的體重最高達140.5公斤,一歲母羊的體重最高達69.5公斤,成年母羊的體重最高達108公斤。

分佈範圍


多浪羊主要分佈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西南邊緣,葉爾羌河流域的麥蓋提、巴楚、岳普湖、莎車等縣。

主要價值


產肉性能

多浪羊在全年舍飼的條件下進行飼養,產肉性能好,不僅屠宰率高,而且骨肉比也高,尤其是當年羔羊生長快、早熟,在斷奶后增重快。在周歲以內的羊,屠宰率可高達53一56%,而且肉質鮮美可口。

產毛質量

多浪羊大多數是半粗毛,其中有些毛由於毛質不純,毛色不一致,這種毛只能加工氈子;而有些白色毛的毛叢中雜有有色纖維,這些毛可以加工地毯,不能作為加工毛線和毛毯的好原料;但有些被毛中沒有黑色或褐色的纖維,是純白色毛,這種毛可以加工毛毯、地毯和毛線。

生長繁殖


多浪羊有較高的繁殖能力。性成熟早,一般公羔在6一7月齡性成熟;母羔在6一8月齡初配,一歲母羊大多數已產羔。母羊的發情周期一般為15一18天,發情持續時間平均為24一48小時。妊娠期150天。一般兩年產三胎,膘情好的可一年產兩胎,而且雙羔率較高,可達33%,並有一胎產三羔、四羔的,一隻母羊一生可產羔15隻,繁殖成活率在150%左右。

飼養特點

多浪羊基本上是全年舍飼,飼養條件較好。每天要喂2一2.5公斤乾草(4月一10月主要喂各種青鮮草,11一3月,主要喂麥草玉米秸稈青貯玉米、蘆葦等)和1.0一1.25公斤精飼料)主要是玉米面、鼓皮、油渣等)。

評價與展望


多浪羊體大、生長發育快、早熟性好、有寶貴的多胎性和繁殖率高,採食能力強、飼料報酬高、產肉性能好、肉質鮮美可口。被毛絨毛多、毛質較好,性情溫順,遺傳性穩定。近年來,喀什地區的岳普湖、英吉沙疏勒、莎車等縣和阿勒泰、吐魯番、伊犁、克孜勒蘇等地州,先後引去8000多隻種羊改良當地的粗毛肉用羊,效果很好。如果把該品種進一步選育提高,並大力推廣,對我區的羊肉生產的發展,將起重大的作用。為此,應加速建立以麥蓋提縣為中心的多浪羊繁育基地―麥蓋提多浪羊繁育中心,將草原站飼養的多浪羊進行鑒定整群,逐步建成800一1200隻生產母羊的核心群。選擇體大、早熟、產羔多、毛質好的優良公母羊,進行選種選配,加速進行本品種的選育純化,進一步提高產肉性能;消滅被毛中的雜色毛,使毛質趨於一致,將多浪羊育成以肉為主,肉毛兼用的半粗毛羊良種,這是近期內發展多浪羊的主攻方向。
在制訂育種計劃時,可以考慮從現在起引入“邊區萊斯特和羅姆尼”等優良的半粗毛和半細毛種公羊,先在小範圍內進行雜交實驗,以期提高多浪羊的羊毛品質和產毛量。目前要急於解決的是在多浪羊繁育中心,立即開展人工授精,提高優良公羊的利用率,統一時間配種和產羔,建立育種技術檔案,儘快制訂出多浪羊的育種計劃、發展規劃和鑒定分級標準。另外還應指導養羊戶進行科學養畜。為了調動廣大農牧民養多浪羊的積極性,應每年舉行1一2次“種羊拍賣會”和“賽羊會”等活動。

所獲榮譽


2020年5月29日,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