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實驗學校
1265年成立於蘇州市的小學
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到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遷至新學前今址,其規模僅次於蘇州府學。至清雍正年間,縣學更名為長洲元和縣學(簡稱長元縣學),學宮黌舍遍植銀杏,大成古殿與十八株古銀杏相伴至今,成為校園一景。七百五十載風雨歷程,七百五十載鍾靈雋秀,成就了平江實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平江實驗學校
原縣學東面,1933年由王季常女士(振華女校創始人王謝長達之女)出資創辦“私立安定初級商科職業中學”,1936年正式立案。1950年,市政府將其併入新成立的“五一技校”,后經多次更名,1970年被市教育局排序定名為“蘇州市第十一中學”。
1998年,在當時的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先生倡議下,經市教育局與平江區政府認真協商研究,決定“平江區實驗小學”與“蘇州市第十一中學”兩所文脈相通、一牆之隔的學校破牆合併,於當時蘇州市第十一中學初中部建立當時蘇州第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實驗學校,定名為“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原蘇州市第十一中學高一高二學生併入蘇州第二中學學習, 2014年,施教區重新劃分,中學部分離,小學部獨立。歲月更迭,新時代教育樂章在這片文脈綿延的土地奏響、迴旋。
平江實驗學校
學校人文傳統源遠流長,名人輩出。從這裡走出去的狀元有陸元文、韓菼、彭定求、陸肯堂、錢棨,三元坊就是為了紀念錢棨連中三元而建造的。到了元和縣學時期,又出了吳廷琛、陸潤庠等狀元。中國著名哲學家、近代史專家胡繩幼年也在此就讀。
平江實驗學校
百年文脈,薪火相傳。“德潤於心,追求大成”是平江實驗學校永遠的追求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