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上海崇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牡丹亭是上海崇明縣一種傳統的民樂演奏形式,起源於道光年間,流傳於崇明一帶,相傳為"瀛洲古調派琵琶”大師王東陽所創。

基本介紹


“牡丹亭”是一種絲竹加鑼鼓的獨特的民間音樂演奏形式,只流傳於崇明。“牡丹亭”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相傳,崇明民間藝人、“瀛洲古調派琵琶”大師王東陽在南京看到秦淮河上的綵船中坐著樂手邊行邊演奏的閑舒典雅場面,受到啟發,回到崇明后,想仿製那種演奏場面,但由於崇明河港窄狹、彎曲,且河旁蘆葦叢生,不宜行船演奏,於是他就製作了亭樣牌樓仿船首,後接絹布做成的布篷長廊仿綵船,用竹桿分格由10人撐起,頭尾各有一條彩色繩索由人牽引,讓樂手在布篷長廊下邊演奏,邊緩緩行走,這種演奏形式被王東陽稱為“旱船樂”。後來有一友人送王東陽一幅題為《國色天香數花魁》的牡丹圖,王東陽想牡丹華貴、國色天香,被人們譽之為花王、花魁,“旱船樂”為別處所無,難道不是樂中魁首嗎,再聯想到明朝湯顯祖寫的《牡丹亭》中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相戀的故事,曾傾倒過不少人,於是就將這一民間音樂演奏形式稱之為“牡丹亭”,以此來吸引更多觀眾。
牡丹亭[上海崇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牡丹亭[上海崇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早期的“牡丹亭”主要演奏民間樂曲《老老闆》、《花老闆》、《蘇合》、《揚合》、《淮王》等,為更適應廟會、行街等喜慶熱鬧場面,王東陽又加入了崇明民間鑼鼓演奏。后又將民間樂曲《蘇合》、《揚合》改編成《蘇橋》、《揚橋》,樂句嵌入崇明民間鑼鼓連接,該曲稱為《蘇揚橋》,是目前唯一的一首絲竹鑼鼓曲。牡丹亭的演奏人員後來固定為16人,由八粗(打擊樂器)、八細(絲竹樂器)組成,演奏時分“文板”(絲竹樂)、“武板”(絲竹鑼鼓)和“鬧場”(鑼鼓)以適應不同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