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圜丘的結果 展開

圜丘

中國5A級旅遊景區

圜丘是皇帝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又稱祭天壇,位於天壇南半部,坐北朝南,四周繞以紅色宮牆,上飾綠色琉璃瓦,俗稱“子牆”,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

子牆四周各有一大門。北門叫成貞門,也稱北天門;東門叫泰元門,也稱東天門;西門叫廣利門,也稱西天門。南面正門叫昭亨門,也稱南天門。每座門上題有滿漢合璧門額。各門名稱的第二個字順序排列為元、亨、利、貞。“元”,代表始生萬物,天地生物無偏私;“亨”為萬物生長繁茂亨通;“利”,為天地陰陽相合,從而使萬物生長各得其宜;“貞”,為天地陰陽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萬物能夠正固而持久。

主要景觀


介紹

圜丘
圜丘
圜丘是皇帝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又稱祭天壇。圜丘壇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圜丘壇是主要建築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廚、三庫及宰牲亭,附屬建築有具服台、望燈等。圜丘明朝時為三層藍色琉璃圓壇,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擴建,並改藍色琉璃為艾葉青石檯面,漢白玉柱、欄。皇帝每年祭天時,都從西邊牌樓下轎,然後步入昭亭門,進昭亭門到圜丘壇。四周繞有兩層名叫牆的藍色琉璃瓦矮牆。第一層牆為方形叫外;第二層牆為圓形叫內,象徵“天圓地方”。內中央處,就是祭天台(也叫拜天台),即圜丘台。

祭天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祭壇,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漢高祖時期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負責。後漢時期在洛陽城陽建圜丘,壇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天地之位,下層分設五帝之位,壇外有兩重圍牆。隋唐時期圜丘制度與東漢時期相似。隋代將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祗、神州社稷、宗廟定為犬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為中祀,祭司命、司中、風師、雨師、山川等定為小祀。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定都北京后即恢復修建正陽門南天壇各種配套建築,后經乾隆時改修,成為今天所見到的天壇古建築群。它包括圜丘、大享殿、皇穹宇、皇極殿、齋宮、井亭、宰牲亭等。

建築風格

天壇建築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聲、力、美學原理的巧妙運用和精心設計上:首先,是”億兆景從“的天心石。站在圜丘壇上層中央的圓心石上發聲說話,竟會從四面八方傳來悅耳的迴音,彷彿是要喚起人們意識上的一種神秘感覺,使人的整個心靈都沉浸在聲響幻境中。這是因為圜丘壇天心石的位置,正是圜丘壇的中心。石壇的周圍砌有三重石欄,石壇以外設了兩道逆牆。從圓心石上發出的聲音傳到四周的石欄和逆牆受阻以後,就同時從四周向圓心石折射回來。由於圜丘壇半徑再折回的時間,總共只有0.07秒,說話的人幾乎無法辨出原音與迴音,而且因為回聲是從四面傳來,聲波震動較大,所以聽起來既十分洪亮悅耳,又連續不斷。封建統治者則把這種聲學現象說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萬民對於朝廷的無限歸心與一致響應,同時並賦予"億兆景從石"的美名。

結構

圜丘壇共分三層,每層四面各有台階九級。每層周圍都設有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石欄桿。欄桿的數字均為九或九的倍數,即上層72根、中層108根、下層180根。同時,各層鋪設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數。如最上層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稱作天心石或太極石),從中心石向外,第一環為9塊,第二環18塊,到第九環81塊;中層從第十環的90塊至十八環的162塊;下層從十九環的171塊至二十七環的243塊,三層共378個"九",為3402塊。同時,上層直徑為9丈(取一九),中層直徑為十五丈(取三五),下層直徑為21丈(取三七),合起來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數,而且還有"九五"之尊的含義。為什麼要用九或九的倍數來設計建造祭壇呢?原因是:一、據神話傳說,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數來象徵九重天,以表示天體的至高與至大。二、在我國古代把單數(奇數)看作陽數,而將雙數(偶數)視為陰數。天為陽、地為陰。天壇是用來祭天的,只能用陽數進行建築。而"九"又被視為"極陽數",這是最吉祥的數字。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而這種設計規制,卻反映出當時工匠們高超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才能,實在令人嘆服。

建築方式

圜丘
圜丘
天壇的圜丘台,原是一座三層藍色琉璃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又將壇面、欄板、欄柱改換北京房山特產的“艾葉青”石。台高1丈6尺,共分三層,每層四面各有九級台階,周邊均有漢白玉欄桿,每個欄桿和欄板都有精雕細刻的雲龍圖案。祭壇所用石料數目,都與“九”有關。上層直徑9丈,中層15丈,下層21丈,都為奇數(陽數)以符“天為陽”之說。三層之和為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數,還含有“九五之尊”的意思。
檯面墁嵌九重石板,是象徵九重天的意思。所謂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為宗動天,即上帝的起居室。每當祭天時,在壇台中央的太極石上供奉著皇天上帝牌,外面支搭藍色緞幄帳,象徵皇天上帝居住在九天之上。古代中國認為天屬陽,地屬陰,引申開來,奇數屬陽,偶數屬陰。圜丘之所以都用奇數去構築,就是因為它們都是陽數。而在10以下,最大的陽數是9,引申下去,9就是最大、無限、至極的意思。中國過去皇帝稱為“九五之尊”,中國古詩詞中也有“九霄”、“九天”、“九重天”……其中的“九”都是這個意思。圜丘在建築設計中使用奇數,而且反覆使用其中“九”的倍數,正是中國古代匠師對這種概念的運用和發揮,使“天”的觀念能在祭祀建築中更好地體現。

天心石

位於天壇的最南端,外面有二層圓形圍牆,中間是三層圓形石壇,上層檯面四周環砌檯面石,中心一塊圓形石板稱“天心石”。壇為露天三層圓形,象徵天。古代把一、三、五、七、九單數稱為“陽數”,又叫“天數”,而九則是陽數之極。所以,圓丘的層數、檯面的直徑、墁砌的石塊、四周的欄板均用天數,表示天體至高至大。壇圓形三層,最高一層檯面直徑是九丈,名“一九”;中間一層十五丈,名“三五”;最下一層二十一丈,名“三七”。
第一層檯面中央嵌一塊圓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天心石上高呼,迴音很大,好似一呼百應。四周圍繞有九重石塊,第一圈是九塊扇形板,為一重;第二是十八塊,為第一圈的倍數,爾後依次按九的倍數遞加,至第九圈為八十一塊,稱九重。每層四面有台階,各九級。一層欄板七十二塊,二層一百零八塊,三層一百八十塊,共三百六十塊,正合周天三百六十度。
圜丘外面有兩重譴牆,均為藍琉璃筒瓦通脊頂,牆身塗朱。內牆是圓形,四面各有欞星門,都是六柱三門。內牆外面東南有燔柴爐一個、瘞坎一個、燎爐五個、西南有三個燈桿。外牆是方形,在東、西門的左、右,各設一個燎爐。北門外是皇穹宇,東門外東北角有神庫、神廚各五間,林亭一個,祭器庫、樂器庫、棕薦庫各三間。又東有宰牲亭、林亭一個。譴外內壇牆有四個門,東叫“泰元”,南叫“昭亨”,西叫“廣利”,北叫“成貞”。昭亨門外東、西還各有一座石坊,由於祭天是在黎明前進行,燈竿高懸大燈籠,名曰“天燈”,用來照明。同時在各個燎爐焚燒松柏木、檀香木,香煙繚繞,火光可以照亮全壇,儀式非常隆重壯觀。
圜丘台中心是一塊呈圓形的大理石板,稱作天心石,也叫太極石。從中心向外圍以扇形石。上壇共有九環,每環扇形石的數目都是“九”的倍數。一環的扇面石是9塊、二環18塊、三環27塊,……九環81塊取名九九。中層壇從第十環開始,即90塊扇面石,直至十八環,為126塊九組成,下層壇從十九環開始,至第二十七環,扇面石243塊。三層壇共有378個“九”,合計用扇面石3402塊。

天壇

天壇公園位於天橋南大街、永定門內東側。建於1420年,原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和祈禱豐年的地方。佔地273萬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天壇有內外兩重壇牆,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天壇自明代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設計興工,到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用了14年的時間。清朝又進行擴建。天壇面積273萬平方米,周長1600米。全部宮殿、壇基都朝南成圓形,以象徵天。殿宇覆瓦,全用純青琉璃,壇基則用白大理石,各分三層,積九層數,每層又按古天文學說,鋪成一定數額的石板。整個布局和建築結構,都具有獨特的風格。
天壇的主要建築祈年殿,是皇帝祈禱五穀豐登的場所。它是一座三重檐的圓形大殿,高38米,直徑32.72米,l藍色琉璃瓦頂,全磚木結構,沒有大梁長檁,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撐,在建築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大殿中央4根“龍井柱”代表一年四季,中層12根柱子象徵12個月,外圈12根柱象徵12個時辰,內外檐柱24根代表24個節氣。設計精巧,寓意奇特。
皇穹宇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位的地方。外面有一道圓形磨磚對縫的圍牆,是著名的“迴音壁”,聲音沿著光滑的圍牆內弧傳遞,在壁的一端輕聲細語,另一端能夠清楚聽到。圜丘壇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場所。齋宮,是皇帝祭天前三日進行齋戒的地方。此外,天壇公園的月季園有600多個品種,是中國最大的月季花園之一。公園內還有3800餘棵古柏,是北京市古柏最集中的地方。
圜丘[北京圜丘]
圜丘[北京圜丘]

旅遊信息


門票信息
1.天壇公園總體:
2.圜丘區域:20元
開放時間
天壇四大門開門時間: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6:30,全年20:00停止售票,21:00靜園,22:00關門。園內景點開放時間:旺季8:00-17:30,淡季8:00-17:00。

交通信息

地鐵5號線“天壇東門”站或14號線“景泰”站下車,步行可至天壇;另有多路公交可至(天壇南門站)。

文化活動


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后亦用以祭天地。《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賈公彥 疏:“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史記·孝武本紀》:“有司與太史公、祠官寬舒等議:‘天地牲角繭栗。今陛下親祀後土,後土宜於澤中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太牢具,已祠盡瘞,而從祠衣上黃。’”《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元年》:“辛巳,日南至,祀天地於圜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