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緣葉欒樹

無患子目無患子科植物

全緣葉欒樹(學名: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 var. integrifoliola (Merr.) T. Chen)是無患子科,欒樹屬復羽葉欒樹的變種,喬木,高可達20餘米;枝具小疣點。葉平展,二回羽狀複葉,小葉通常全緣,有時一側近頂部邊緣有鋸齒。紙質或近革質,兩面無毛或上面中脈上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圓錐花序大型,分枝廣展,裂片闊卵狀三角形或長圓形,花瓣長圓狀披針形,瓣片頂端鈍或短尖,瓣爪被長柔毛,花絲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花藥有短疏毛;子房三棱狀長圓形,蒴果橢圓形或近球形,淡紫紅色,老熟時褐色,果瓣橢圓形至近圓形,種子近球形,7-9月開花,8-10月結果。

全徠緣葉欒樹樹形端正,枝葉茂密而秀麗,是良好的三季可觀賞的綠化美化樹種。

形態特徵


喬木,高可達20餘米;皮孔圓形至橢圓形;枝具小疣點。葉平展,二回羽狀複葉,長45-70厘米;葉軸和葉柄向軸面常有一縱行皺曲的短柔毛;小葉9-17片,互生,很少對生,紙質或近革質,斜卵形,長3.5-7厘米,寬2-3.5厘米,頂端短尖至短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略偏斜,邊緣有內彎的小鋸齒,兩面無毛或上面中脈上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有時雜以皺曲的毛;小葉柄長約3毫米或近無柄。
圓錐花序大型,長35-70厘米,分枝廣展,與花梗同被短柔毛;萼5裂達中部,裂片闊卵狀三角形或長圓形,有短而硬的緣毛及流蘇狀腺體,邊緣呈嚙蝕狀;花瓣4,長圓狀披針形,瓣片長6-9毫米,寬1.5-3毫米,頂端鈍或短尖,瓣爪長1.5-3毫米,被長柔毛,鱗片深2裂;雄蕊8枚,長4-7毫米,花絲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下半部毛較多,花藥有短疏毛;子房三棱狀長圓形,被柔毛。蒴果橢圓形或近球形,具3棱,淡紫紅色,老熟時褐色,長4-7厘米,寬3.5-5厘米,頂端鈍或圓;有小凸尖,果瓣橢圓形至近圓形,外面具網狀脈紋,內面有光澤;種子近球形,直徑5-6毫米。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全緣葉欒樹
復羽葉欒樹的區別點是小葉通常全緣,有時一側近頂部邊緣有鋸齒。

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貴州等省區。生長在海拔100-300米的丘陵地、村旁或600-900米的山地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廣東。

生長環境


全緣葉欒樹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亦稍耐半陰喜生長於石灰岩土壤,也能耐鹽漬性土,耐寒耐旱耐瘠薄,並能耐短期水澇。深根性,生長中速,幼時較緩,以後漸快。對風、粉塵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

亞種種類


欒樹屬有五種,中國產四種,在浙江和江蘇地區常見的分佈較廣的欒樹為全緣葉欒樹,其耐寒性稍不及欒樹,但頂芽梢較欒樹發達,故假二叉分枝習性沒有欒樹明顯,;因此較易培養良好的樹形。被內業人事都為看好。從設計效果角度來說全緣葉欒樹秋天,花金黃色,膜狀果皮結合而成燈籠狀呈紅色。很壯觀。
北方欒樹北方常見的一種欒樹稱北方欒樹,華北分佈居多。北方欒樹已得到很大的開發應用,欒樹在北京行道樹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天安門兩側(南池子新華門),欒樹與松柏交相輝映。
復羽葉欒樹復羽葉欒樹(Koelreuteria bipinnata)分佈於中國中南、西南部,落葉喬木,高達20m,花黃色,果紫紅色,二回羽狀複葉。8月開花,蒴果大,秋果呈紅色,觀賞效果佳。
秋花欒樹秋花欒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September’),又稱九月欒,是欒樹的一個栽培變種,落葉大喬木,高達15m左右,是地地道道的北京鄉土樹種。主產中國北部,是華北平原及低山常見樹種,朝鮮、日本也有分佈。葉片多呈一回複葉,每個小葉片較大,8月至9月開花,易於與欒樹區分。枝葉繁茂,晚秋葉黃,是北京理想的觀賞庭蔭樹及行道樹,也可作為水土保持及荒山造林樹種。

繁殖方法


播種

復羽葉欒樹
復羽葉欒樹
於9~10月採集種子,選生長良好,干形通直,樹冠開闊,果實飽滿,處於壯齡期的優良單株作為採種母樹,選顯紅褐色或橘黃色而蒴果尚未開裂時及時採集,不然將自行脫落。注意的是:不要採集過早。
果實採集后應及時晾曬或攤開陰乾,待蒴果開裂后,敲打脫粒,用篩選法凈種。種子黑色,圓球形,發芽率60~80%。
干藏的種子播種前40天左右,用80℃的溫水浸種后混濕沙催芽,當裂嘴種子數達30%以上時即可條播。
播種春季3月播種,採用闊幅條播。播種后,覆一層1~2cm厚的疏鬆細碎土,防止種子乾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隨即用小水澆一次,然後用草、秸稈等材料覆蓋,約20天後苗出齊,撤去稻草。

扦插

扦插翌年春季扦插,株行距30×50cm,先用木棍打孔,直插,插穗外露1~2個芽。
插后管理保持土壤水分,適當搭建蔭棚,施氮肥、磷肥,苗木硬化期時,控水控肥,促使木質化。

移植生根法

復羽葉欒樹
復羽葉欒樹
1、營養處理:糖類與生長素並用,可取得較好的生根效果,通常使用2%~1 0%的蔗糖和5~10毫克/升的生長素混合溶液,將插穗下部1~2厘米處浸入溶液12~24小時即可。草本花卉用2%~5%的蔗糖溶液和5~7毫克/升的生長素溶液;木本花卉用5%~10%的蔗糖溶液和7~10毫克/升的生長素溶液。還可用維生素B12溶液浸泡可加速生根,用醫用維生素B12針劑加涼開水一倍稀釋,將插條基部浸泡5分鐘,稍晾后扦插。
2、控制小氣候:小氣候主要指扦插圃的光、氣、溫、濕等。光線以稍暗為主,要適當增加氧氣,以利於插條的生命活動,溫度在23—25℃,空氣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
3、加溫處理:一般苗本在10—12℃氣溫下開始萌芽,扦插生根則以18—25℃土溫最有利。早春扦插常因土溫鑠而生根困難,可以人為提高插條下端生長部位的溫度,同時噴水、通風、降低扦插苗上端芽所處環境溫度。
4、機械處理:這一方式主要是通過剝皮、縱刻傷還有環狀剝皮來進行的。剝皮主要就是將表皮木栓層剝去,增強插穗吸水能力,可促進髮根.。縱刻傷:通過工具刀在插穗基部刻2至3厘米長的傷口,至韌皮部,可在縱傷口間形成排列整齊的不定根。環狀剝皮:剪稿前15—20天在母株上準備用作插稿的枝條基部環剝一圈皮層(寬3-5厘米),這樣有利於促發不定根。
5、激素處理:將插條沾上生根粉或浸入生根液中。生根粉是由生長劑與滑石粉或粘土配成;生根液是按生長劑的種類和苗木種類確定的適宜濃度的溶液。植物的生長調節劑主要有萘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乙酸乙烯利等。處理前將插條基部縱向刻傷效果更好。

栽培技術


大苗培育

當樹榦高度達到分枝點高度時,留主枝,3~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干不直或達不到定干標準的,翌年平茬后重新培養。一般經兩次移植,培養3~6年,就可達到胸徑4~8cm。
定植密度:胸徑4~5厘米畝栽600棵左右,胸徑6~8厘米的畝栽200~300棵,選留3~5個主枝,短截至40厘米,每個主枝留2~3個側枝,冠高比1∶3。.
培育干徑8~12厘米的全冠苗,畝栽160~170株,即株行距2×2米;培育干徑12厘米以上大苗,畝栽130株,即株行距2×2.5米。結合撫育管理,剪去干高1.5米以下的萌芽枝,以促進主幹通直生長。

管理養護

復羽葉欒樹
復羽葉欒樹
間苗、補苗幼苗長到5~10cm高時要間苗,以株距10~15cm為宜。間苗間小留大,去劣留優,間密留稀,間苗后結合澆水施追肥。結合間苗,進行補苗使幼苗分佈均勻。
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發達,1年生苗高50~70厘米。欒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於當年秋季落葉后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由於欒樹樹榦不易長直,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干,並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櫱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成主幹,則主幹生長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處理。以後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適當剪短主根和粗側根,以促發新根。欒樹幼樹生長緩慢,前兩次移植宜適當密植,利於培養通直的主幹,節省土地。此後應適當稀疏,培養完好的樹冠。生長期經常鬆土、鋤草、澆水、追肥,至秋季就可養成通直的樹榦。
苗木整形與修剪:欒樹樹冠近圓球形,樹形端正,一般採用自然式樹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異。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幹通直,第一分枝高度為2.5~3.5米,樹冠完整豐滿,枝條分佈均勻、開展。庭蔭樹要求樹冠龐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圍繞上述要求採取相應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時進行。
欒樹澆水與施肥:欒樹喜濕潤環境,除在栽植時要澆足澆透三水外,此後應在5、6、9、10、11月各澆一兩次透水,以土壤保持濕潤為宜,12月初應澆足封凍水。翌年3月初要及時澆返青水,4、5、6、9、10、11月澆一次透水,7、8兩個月為降水豐沛期,如天氣不是過於乾旱,則可不澆水,12月初也應澆足防凍水。第三年按第二年方法進行澆灌。從第四年後可於早春、初冬澆足返青水和封凍水即可,其餘時節如不是過於乾旱可不澆水,靠自然降水生長。夏天雨季大雨後還應及時排除積水,防止水大爛根。
徠欒樹喜肥,除栽植時要施足底肥外,在其生長期還應進行追肥。一般來說,種植當年的初冬,結合澆防凍水,可施用一些經腐熟發酵的畜牧糞或麻醬渣。來年開花之後也可施用一些氮磷鉀複合肥,初冬再施一次農家肥即可。

病蟲防治


欒樹流膠病
1.癥狀
此病主要發生於樹榦和主枝,枝條上也可發生。發病初期,病部稍腫脹,呈暗褐色,表面濕潤,后病部凹陷裂開,溢出淡黃色半透明的柔軟膠塊,最後變成琥珀狀硬質膠塊,表面光滑發亮。樹木生長衰弱,發生嚴重時可引起部分枝條幹枯。
2.病因
該病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大致可分為生理性流膠,如凍害、日灼,機械損傷造成的傷口,蟲害造成的傷口等,還有侵染性流膠,細菌、真菌都可引起流膠,但致病菌尚不清楚。
3.防治
(1)刮疤塗藥用刀片刮除枝幹上的膠狀物,然後用10倍梳理劑牗一種用多種中藥復配的藥劑牘塗抹傷口。
(2)加強管理冬季注意防寒、防凍,可塗白或塗梳理劑。夏季注意防日灼,及時防治枝幹病蟲害,盡量避免機械損傷。
(3)藥物防治早春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噴兩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病期噴百菌清或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
欒樹蚜蟲
欒樹蚜蟲
欒樹蚜蟲
為害欒樹的嫩梢、嫩芽、嫩葉,發生嚴重時樹梢、葉上布滿蟲體,嫩葉皺縮成團,嫩梢彎曲不長,並有大量 分泌物。
1.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多代,以卵在芽縫、樹皮裂縫等處越冬,次年4月欒樹發芽時越冬卵孵化,若蚜棲息在芽縫處為害。4月中旬形成無翅雌蚜,開始胎生小蚜蟲。4月下旬出現有翅蚜,擴散為害,4月下旬至5月份為害嚴重。
2.防治方法
(1)於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凈2000倍液等吡蟲啉類藥劑。
(2)於初發期及時剪掉樹榦上蟲害嚴重的萌生枝,消滅初發生尚未擴散的蚜蟲。
(3)注意保護和利用瓢蟲、草蛉等天敵。
欒樹日本龜蠟介
欒樹日本龜蠟介屬同翅目,蠟介科,名棗包甲蠟介、俗稱棗虱子。在欒樹上大面積發生時嚴重者全樹枝葉上布滿蟲體,枝條上附著雌蟲遠看像下了雪一樣,若蟲在葉上吸食汁液,排泄物布滿全樹,造成了樹勢衰弱,也嚴重影響了綠化景觀。
防治措施
1.若蟲大發生期噴樂斯本2000倍與洗衣粉1000倍混合溶液,噴2至3次,間隔7至10天。用25%的呋喃丹可濕性粉劑200至300倍在5月份灌根2次,對殺死若蟲效果很好。
2.從11月到第二年3月,可刮除越冬雌成蟲,集中刮下來蟲體到塑料袋后深埋,配合修剪,剪除蟲枝。打冰棱消滅越冬雌成蟲,雨雪天氣,枝條上會結較厚的冰凌時,及時敲打樹枝震落冰凌,可將越冬蟲隨冰凌震落,把打落的冰凌集中處理掉。
復羽葉欒樹
復羽葉欒樹
桃紅頸天牛主要危害欒樹的木質部。卵多產於樹勢衰弱枝幹樹皮縫隙中,幼蟲孵出後向下蛀食韌皮部。次年春天幼蟲恢復活動后,繼續向下由皮層逐漸蛀食至木質部表層,初期形成短淺的橢圓形蛀道,中部凹陷。6月份以後由蛀道中部蛀入木質部,蛀道不規則。隨後幼蟲由上向下蛀食,在樹榦中蛀成彎曲無規則的孔道,有的孔道長達50cm。仔細觀察,在樹榦蛀孔外和地面上常有大量排出的紅褐色糞屑。
防治方法
用藥劑注干防治桃紅頸天牛效果較好,可選用內吸性殺蟲劑。
六星黑點豹蠹蛾
六星黑點豹蠹蛾一年一代,以幼蟲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為害,5月中旬陸續化蛹,6月上旬成蟲羽化交尾產卵,6月下旬幼蟲孵化。幼蟲可由葉柄基部、葉片主脈後部或直接蛀入枝條內,被蛀枝條先端枯萎。幼蟲可轉移為害,也可在蟲道內掉頭,10月份幼蟲蛀入二年生枝條越冬。該蟲鑽蛀危害時排出大量顆粒狀木屑。受害植株八九月份出現大量枯枝,嚴重破壞景觀。
防治方法
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人工剪除帶蟲枝、枯枝。也可在幼蟲孵化蛀入期噴灑觸殺藥劑,如見蟲殺1000倍液,或用吡蟲啉2000倍液等內吸藥劑防治。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復羽葉欒樹
復羽葉欒樹
全緣葉欒樹因其適應性強、速生、病蟲害少,樹形高大優美,加之夏末秋初鮮黃色花朵灑滿樹冠,深秋季節酷似串串燈籠的紅色蒴果與鮮黃色秋葉交相暉映,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景樹,也可用作防護林、水土保持及荒山綠化樹種。
欒樹適應性強、季相明顯,是理想的行道、庭蔭等景觀綠化樹種,也是工業污染區配植的好樹種。被台灣林學家推崇為應大力推廣的亞洲寶樹。速生樹種,常栽培於庭園供觀賞。

經濟價值

復羽葉欒樹
復羽葉欒樹
花又為黃色染料。木材可制傢具;種子可製成佛珠,故寺院中尤為常見。對風、粉塵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枝葉有殺菌功能;花為優良的蜜源,並可提取黃色染料。

藥用價值

根入葯,有消腫、止痛、活血、驅蛔之功,亦治風熱咳嗽,花能清肝明目,清熱止咳。
全緣葉欒樹
全緣葉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