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鎮

浙江瑞安市轄鎮

高樓鎮,別稱“三港”、“鳳樓”,是浙江省瑞安市轄鎮,位於瑞安西部山區,由原龍湖、平陽坑、高樓、營前、寧益、東岩、楓嶺等七個鄉鎮撤併而成,位於瑞安西部山區,飛雲江中游兩岸,瑞安、文成、平陽、青田四縣(市)交匯處。 

高樓鎮是浙江省生態鎮,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2014年,高樓鎮實現社會生產總值17.35億元,財政總收入1.346億元,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4143元。 

高樓鎮下轄38個行政村(2019年),鎮域面積249.93平方千米(2017年)。

歷史沿革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三港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
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瑞安建縣。從此,高樓地就一直隸屬於瑞安縣(市)。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與瑞安相鄰的閩國王公貴族們為爭權奪利互相開戰,老百姓向溫州、瑞安遷徙。高樓的多數姓族就是這時候由福建遷來的。
北宋初年,朝廷已在瑞安西部設立了嘉嶼鄉(相當於今日西至大鑿,東至馬嶼的廣大地區),下轄高樓等里、保。
南宋建都臨安(杭州),三港發展迅速成為當時飛雲江沿岸的重要埠頭和商貿重鎮。
元朝初年始置三港巡檢司。。
明、清代,這一大片土地歸屬廣化鄉(四十七都)和嘉嶼鄉(四十八、四十九都)。
1928年,政府在原來的嘉嶼鄉設立了南區(1931年改稱為第四區),區署設在高樓(1934至1938年設在營前),下轄江皋、江樂、江隆等二十多個鄉。
1946年初,瑞安縣行政區劃進行大撤併,92個鄉鎮合併為48個鄉鎮,其中高樓區轄文華(今平陽坑)、營遠鄉、高樓鄉、豐裕鄉。
1949年5月,建立了高樓區人民政府籌委會(後於當年8月正式成立區人民政府,1950年8月改為區公所),下轄豐裕、高京等8個鄉(1950年增設楓嶺鄉)。
1992年6月,撤區擴鎮並鄉後設有龍湖、平陽坑鎮和高樓、營前、寧益、東岩、楓嶺鄉。
2011年5月,撤銷龍湖鎮、平陽坑鎮、高樓鄉、寧益鄉、楓嶺鄉、營前鄉、東岩鄉,合併設立高樓鎮。
2018年,高樓鎮轄118個行政村、2個專業合作場,其中戶籍人口1000人以下的村96個。
2019年3月,高樓鎮保留2個民族村、2個規模較大村,全鎮新建新村34個,減少村數80個、減幅達68.3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樓鎮位於瑞安西部山區,飛雲江中游兩岸,瑞安、文成、平陽、青田四縣(市)交匯處,總面積275.7平方公里,鎮域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20°39′北緯27°46′。

地形地貌

高樓風光
高樓風光
高樓鎮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屬南雁盪山與洞宮山的余脈,是天然的林業基地。其間群山綿亘,峰巒起伏,海拔一般在600米-1000米,最高峰巾子山海拔1320米。

氣候特徵

高樓鎮季屬於風氣候明顯,夏季多東南偏東風,冬季多西北偏西風,年均風速1.9米/秒,瞬時最大風速16米/秒。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高樓鎮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境內的花岩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更是達到了98%以上,是全國首個森林旅遊試驗示範區。

行政區劃


高樓鎮共轄38個行政村(2019年),總面積249.93平方千米(2017年),鎮政府駐高樓鎮西村村230省道與沿溪大道交匯處。 
高樓村楓僑村大京村西僑村
江隆村東僑村東興村弦灣村
羅樣村龍嶴村東澤村龍山村
玉溪村振南村鳳棲村豐裕村
鳳翔村新裕村戈溪村富裕村
梅水村龍湖村聯忠村龍騰村
金陽村營東村花岩村營北村
寧益村趙山村寧安村營前村
馱庵村民族村
具體劃分如下:
高樓村
撤銷高樓鎮高一村、高二村、高三村、蠶場村、上村村等5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高樓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1527戶,總人口5359人,行政區域面積6.56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184人。
大京村
撤銷高樓鎮大京村、大京垟村、大京山村、大京底村等4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大京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803戶,總人口2980人,行政區域面積4.18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89人。
江隆村
撤銷高樓鎮象垟村、樟垟村、社后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江隆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96戶,總人口2321人,行政區域面積3.1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53人。
東興村
撤銷高樓鎮東升村、軟山村等2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東興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338戶,總人口1229人,行政區域面積3.99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37人。
羅垟村
撤銷高樓鎮羅溪村、橫架村、沙垟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羅垟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56戶,總人口2063人,行政區域面積4.15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52人。
東澤村
撤銷高樓鎮東村村、上澤村等2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東澤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463戶,總人口1767人,行政區域面積3.83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51人。
玉溪村
撤銷高樓鎮下澤村、溪口村等2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玉溪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644戶,總人口2473人,行政區域面積3.04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63人。
鳳棲村
撤銷高樓鎮大華村、上馬前村等2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鳳棲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485戶,總人口1733人,行政區域面積3.07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70人。
鳳翔村
撤銷高樓鎮施宅村、吳界山村、下角村、彭宅村、坑底角村、馬前村等6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鳳翔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702戶,總人口2447人,行政區域面積3.75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110人。
戈溪村
撤銷高樓鎮江邊村、嶺腳村、戈溪村、龍潭村、林宅村等5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戈溪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889戶,總人口3196人,行政區域面積9.13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165人。
梅水村
撤銷高樓鎮梅山村、水碓坑村等2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梅水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313戶,總人口1228人,行政區域面積7.68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33人。
聯忠村
撤銷高樓鎮白葉村、壽桃尖村、大徐村、中心村等4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聯忠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88戶,總人口2609人,行政區域面積12.19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69人。
東陽村
撤銷高樓鎮杜垟村、東坑村、斜山村、陳河田村等4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東陽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26戶,總人口1993人,行政區域面積7.85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78人。
盛馬村
撤銷高樓鎮寨下村、石馬村、梅樹嶺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盛馬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09戶,總人口1891人,行政區域面積4.9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80人。
金陽村
撤銷高樓鎮金垟村、岩頭村、岩頭山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金陽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402戶,總人口1479人,行政區域面積6.05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37人。
花岩村
撤銷高樓鎮雙坑村、徐發村、徐垟村、紅頭巾村等4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花岩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807戶,總人口2929人,行政區域面積10.83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75人。
寧益村
撤銷高樓鎮墩頭村、下巨垟村等2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寧益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620戶,總人口2519人,行政區域面積10.83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75人。
寧安村
撤銷高樓鎮大梅村、南一村、南二村、黃山村、馬崗腳村等5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寧安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867戶,總人口3252人,行政區域面積19.95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102人。
楓僑村
撤銷高樓鎮大藏村、東龍村、龍頭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楓僑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677戶,總人口2545人,行政區域面積11.63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67人。
西僑村
撤銷高樓鎮西龍村、大竹坑村、垟頭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西僑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435戶,總人口1695人,行政區域面積5.98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53人。
東僑村
撤銷高樓鎮嶴口村、大垟坑村、垟嶴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東僑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92戶,總人口2192人,行政區域面積12.22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80人。
弦灣村
撤銷高樓鎮底垟灣村、外垟灣村、杭山村、朱樹坪村等4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弦灣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722戶,總人口2610人,行政區域面積3.93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88人。
龍嶴村
撤銷高樓鎮灘腳村、南翔村、上嶴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龍嶴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476戶,總人口1778人,行政區域面積2.7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74人。
龍山村
撤銷高樓鎮龍一村、龍二村、車頭崗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龍山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45戶,總人口1993人,行政區域面積3.82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61人。
振南村
撤銷高樓鎮張基村、嶼后村、岩頭嘴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振南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20戶,總人口1962人,行政區域面積5.37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67人。
豐裕村
撤銷高樓鎮樟嶴村、范山村、鐵爐坑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豐裕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425戶,總人口1560人,行政區域面積2.41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68人。
新裕村
撤銷高樓鎮坑底村、張坑村、白岩前村、后坑村等4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新裕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601戶,總人口2327人,行政區域面積5.7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54人。
富裕村
撤銷高樓鎮永安村、順溪村、孫山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富裕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02戶,總人口1867人,行政區域面積5.8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44人。
龍湖村
撤銷高樓鎮朱山村、湖石村、西村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龍湖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1140戶,總人口4846人,行政區域面積5.75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105人。
龍騰村
撤銷高樓鎮下龍村、石龍村、上龍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龍騰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998戶,總人口3986人,行政區域面積4.14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89人。
營南村
撤銷高樓鎮旺垟村、文灣村、大樹村、下山村等4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營南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38戶,總人口1887人,行政區域面積3.71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56人。
茶寮村
撤銷高樓鎮洪地村、雙垟村、林山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茶寮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594戶,總人口2244人,行政區域面積7.1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70人。
營東村
撤銷高樓鎮地賴村、地賴山村、官岩村、鐵山村、小口村等5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營東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777戶,總人口2340人,行政區域面積14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111人。
營北村
撤銷高樓鎮潘營村、石溪村、黃嶴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將其管轄區域合併,設立營北村民委員會。新村有戶數633戶,總人口1868人,行政區域面積5.2平方公里,正式黨員數55人。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10月,高樓鎮有總人口9.78萬人,戶籍2.77萬戶,其中華僑華人1.5萬人。主要民族為漢族、畲族
36541人(2017年)。
2021年,溫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常住人口數據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高樓鎮常住人口為48477人。

經濟


綜述

2014年,高樓鎮實現社會生產總值17.35億元,工業總產值14270萬元,財政總收入1.346億元,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4143元,比2013年增長9.8%;分別比2013年增長10.0%、2.0%、9.8%。

第一產業

2013年,高樓鎮新增8000畝特色農業生產基地,3500畝連片蔬菜種植基地被列入溫州市蔬菜後備基地,建成1000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完善了楊梅、茶葉、鐵皮石斛、油茶等農業精品園基礎設施。成功組建高樓鎮農村經濟組織聯合會、高樓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
2014年,高樓鎮竣工驗收3個現代農業園區與4個糧食功能區,新增特產基地1104畝,打造了千畝鐵皮石斛基地和萬畝連片茶園基地。

第二產業

2014年,高樓鎮工業總產值14270萬元,浙江省外回歸1.6億元,較2013年的0.4億元猛增4倍,共引進8家浙江省外公司,實施項目對接10個,新增註冊資本金2.9億元,新增固定資產投資4460萬元,省外回歸完成率達185.89%,關停平陽坑5家製革廠。

第三產業

2013年,高樓鎮初步形成“一核一軸兩帶”旅遊產業布局框架,整合包裝高樓旅遊綜合體,3月份開工建設飛雲江高樓段綠道暨綜合整治工程,試驗段自行車綠道初現景觀;舉辦了2012瑞安旅遊節暨第九屆高樓楊梅文化節,基本實現楊梅及其附加產值超億元;進一步完善了寨寮溪景區基礎設施,通過國家4A級旅遊區複評;簽約東岩戶外拓展基地、中華禪文化園等2個項目,意向性招商額達1.15億元。
2014年,高樓鎮實施“高樓綠道休閑養生旅遊綜合體”戰略部署,以“一軸、兩翼、三線”為基本建設框架,完工綠道一期(塔石—小凈水段自行車道)及景觀工程、九珠潭杭山山塘一期整治工程、東源入口景觀工程、木活字印刷展示館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工程;全年新增特色酒店8家,民宿5家,土特產專營店4家,旅行社門市部2家,旅遊直接從業人員近3000人,比2013年增長30%,吸引《溫州兩家人》劇組來該鎮拍攝;舉辦了市旅遊節暨’2014高樓楊梅文化節。

文化


地名由來

“三港鎮”由來
飛雲江由西而東橫貫全境,當地人管他叫“大港”;泮溪,又叫高樓溪,從巾子山沿西龍山迤邐而來經過寧益、大京、上下澤在溪口清潭和高樓匯入飛雲江,人稱“高樓港”;順溪從大坑山上跳躍而下,淌過永安、樟嶴、石龍等村莊在西村匯入飛雲江,人稱“石龍港”,他們會合的地方就有了“三港”的名字。
“高樓鎮”由來
由來一
高樓老街
高樓老街
當年,高樓街地處三港之中心,地勢低洼,整日經年碧水環繞,水量嚴重過剩。一旦飛雲江上游和泮溪、順溪下起大雨,山洪暴發,就難免水淹大街小巷。百姓們只能坐木船、上大樹或者泅水逃命,只有少數幾家富戶因為有錢有力建造得起較高的樓房,可以在洪水來臨之時爬上屋頂(頂樓),儘管當年的三港富甲瑞邑,但能夠住上高樓大房者畢竟只是極少數富戶,何況還有技術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數平民百姓只能生活在水邊溪畔的矮屋之中,洪災之際飽嘗水淹逃命之苦,強烈盼望改善生活環境,而這個願望的核心無疑就是有朝一日能夠住上高高的樓房,不受顛沛逃命之苦。“高樓”這個地名就是這個願望的具體體現。
由來二
傳說高樓這地名與“鳳樓”有關。許多年前,地方上有一戶姓林的人家,家境殷實,在風高月明的晚上,有一隻雌鳳凰經常飛到他家的屋頂歇息。相鄰各村的鄉親們都認為這寓意著地方的吉祥興盛,於是就把林家的房子稱為“鳳樓”,把林家所在的那條街也叫做“鳳樓街”,如今“鳳樓”的舊址在高樓街天仙宮的南邊。對此,林家雖然覺得十分驕傲,但暗地裡也擔心雌鳳凰有朝一日不再飛來。為留住雌鳳凰,林家花重金請了有名的雕刻師傅,在屋頂上打造了一隻“雄鳳凰”。結果卻事與願違,在這隻“雄鳳凰”造好以後,雌鳳凰就沒有再來了。從此,林家也慢慢敗落了,三次被盜賊搶劫,鳳樓化為了平地。但“鳳樓”這個地名卻一直沿用到了清光緒年間,后改名“高樓”。

文化藝術

高樓鎮的文化藝術有:木活字印刷技藝、藍夾纈-花瓣雕刻技藝、王燛薪堂-中醫正骨療法、紙馬版製作技藝、高樓糟燒製作技藝、彩塑神像技藝。
木活字印刷技藝
木活字印刷技藝
木活字印刷技藝
瑞安市高樓鎮平陽坑社區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術,是已知的我國唯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該村木活字印刷完全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工藝,完整地再現了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一一活字印刷的作業場景:刻字、檢字、排版、校對、印刷、打圈、划支、填字、分譜、草訂、切譜、線裝等二十道工序。
藍夾纈-花瓣雕刻技藝
“藍夾纈”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工藝,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夾纈工藝的原理,是將兩塊刻有紋樣且能互相吻合的花版夾住織物進行染色。染液無法滲透花紋的突出部分,卻能通過凹狀部分進行染色,呈現各種紋梓圖案。其花版的紋樣題材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戲文紋樣,大部分取材於昆戲,也有高腔、亂彈、京劇等,如《綉襦記》、《義俠記>、《白兔記》、《匪廂記>等:第二類是花鳥走獸的吉祥紋樣。
王燛薪堂-中醫正骨療法
王燛薪堂-中醫正骨療法
王燛薪堂-中醫正骨療法
王宗茂少年時即赴北少林習武,后又到福建泉州南少林任教習,有弟子三千,得“銅人法寶”並精通十二經絡脈走向,擅長接骨療傷。他結合本地山區缺醫少葯,但草藥資源豐富的實際情況,採用竹片、杉樹皮等天然材料及草藥材,獨創新法,創立了”王燛薪堂正骨療法”。“王燛薪堂中醫正骨療法”現已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特色節日

高樓楊梅節
2012高樓楊梅節
2012高樓楊梅節
高樓鎮是“楊梅之鄉”,自2004年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三屆楊梅節,2016年瑞安市旅遊節暨第十三屆高樓楊梅文化節已於6月12日在高樓鎮大京村舉行,本次旅遊節以“品高樓楊梅游寨寮山水”為主題,以“網際網路+楊梅節”及新媒體營銷為主推手來促進高樓農業、旅遊業和商貿業的融合發展。

名優特產

綜述
北冬蟲夏草
北冬蟲夏草
高樓鎮的特產有:高樓楊梅、荸薺、糟燒、“玉海春早”茶、高樓竹筍、雷竹筍馬蹄筍毛竹筍索麵苦櫧豆腐、金銀花、溪魚乾、淮山藥、北冬蟲夏草、藍莓等。
特產簡介
高樓楊梅
高樓楊梅
高樓楊梅
高樓是楊梅之鄉,是溫州地區楊梅的主要產區之一。目前高樓楊梅種植面積已達4477畝,戶均0.99畝,人均0.26畝,並形成了以大京為中心的五大楊梅基地。現在的高樓,正像歌中所唱:山頂林戴帽,山腰果纏身。高樓有“楊梅之鄉”的稱號,高樓楊梅是“浙江省十大精品楊梅”之一。高樓主栽黑炭梅、東魁、東方明珠3個品種,因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出產的楊梅達到了國家富硒果蔬菜類標準。
荸薺
高樓東岩社區寨下村擁有獨特的荸薺種植環境,適宜生長的土壤和氣候,才使得寨下的荸薺在當地享有不小的名氣,種植出來的果實,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高樓荸薺有“溫州地區最好吃荸薺”的稱號。
荸薺
荸薺
荸薺俗稱馬蹄,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稱,更有人視之“江南人蔘”。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一種時令食品。

交通


高樓鎮距離瑞安站35.4公里,距離瑞安汽車站43.2公里,距離溫州龍灣國際機場72公里,新、老56省道、57省道在境內縱橫交錯,規劃中的龍麗溫高速公路也將在高樓鎮開設出口。

社會


教育事業

高樓中學
高樓中學
2013年,高樓鎮開始推進鎮中塑膠操場、鎮小綜合樓建設,溫州4所名校和該鎮4所學校成功結對。
2014年,高樓鎮完成高樓鎮幼兒園主體工程建設。

醫療衛生

2013年,平陽坑衛生院完成搬遷投運,大京衛生服務站大樓主體工程完成結頂。開工建設龍湖敬老院。
2014年,高樓中心衛生院創成省級甲等鄉鎮衛生院和溫州二級乙等醫院。

文體事業

2013年,高樓鎮舉辦了高樓鎮首屆農民運動會,完成高樓鎮綜合文化站、3個文化禮堂的建設。新增38個農家書屋,總藏書量達5萬冊,開展公益性電影下鄉和文化下鄉活動,出版《秀美高樓》,舉辦高樓風光攝影大賽,開展楊梅節主題歌、高樓鎮鎮歌徵集和MTV拍攝工作。

社會保障

2011年,高樓鎮實現應保盡保,每月發放補助金額36萬多元,超額完成“兩保”任務,均位於瑞安市第一,全年生育信息掌握率為107.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1,當往年社會撫養費基數兌現率分別為68.97%、58.65%,當往年社會撫養費已征金額兌現率分別為47.46%、35.4%,當年放環率67.95%,當年結紮率80.88%。

旅遊


綜述

高樓鎮境內寨寮溪風景區總面積174.8平方公里,占瑞安市國土面積12.85%、旅遊資源總面積60%以上,有花岩、玉女谷等九大景區和近200處景點,平均每年吸引75多萬遊客前來休閑度假。
高樓鎮的旅遊景點有:花岩國家森林公園、寨寮溪、九珠潭、漈門溪、龍潭、騰煙瀑、綠道、梅山、飛雲湖、回龍澗、玉女谷等。

景點簡介

花岩國家森林公園
花岩國家森林公園
花岩國家森林公園
花岩國家森林公園海拔1026M,屬洞宮山支脈,由文成古洞山向東延伸而來。花岩國家森林公園成立於1991年11月,2002年11月由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由花岩、五雲山、新建、大垟坑、小坑、老龍崗等六個林區組成,景區總面積為26.68平方公里,是溫州市森林覆蓋率最高、自然環境最佳的國家森林公園,它集良好植被、優異水質、獨特瀑潭和珍稀野生動植物於一體,素有”天然氧吧”和”森林博物館”之美稱。
寨寮溪
寨寮溪
寨寮溪
寨寮溪風景區於1992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二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佔地64平方公里,加上外圍的保護地帶,總面積達到174.8平方公里。風景區處於洞宮山脈的南側,是南雁盪山的脈,屬於浙南沿海丘陵地貌,大部分是低中山丘,峰巒綿亘,溪流縱橫,幽谷灘林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