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文化
木蘭文化
花木蘭,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的文化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又稱木蘭詩)這一唐代北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儘管多地爭奪花木蘭,但說法最多的是“木蘭魏氏女,譙縣營郭鎮人”。
花木蘭事迹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虞城木蘭祠
府兵制是西魏宇文泰創立的。但是西魏至北周的府兵制是由大柱國"自相督率,不編戶貫"、"無他賦役"的,而且是"甲槊弓弩,並資官給"(《北史·李弼傳》),"遇出征,衣馱牛驢及糗糧,皆由公備"(錢穆《國史大綱》)。顯然,這些都與《木蘭詩》的內容不相符合。到了隋代,隋文帝雖然在開皇十年下令:"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可是該令又說,府兵仍然由"軍府統領,宜依舊式",即依舊由各大柱國"自相督率",而且該令還說"罷山東、河南及北方緣邊之地新置軍府"。
明代吳姚奎在《木蘭歌》引文中說:“孝女木蘭”,父名應。
到近現代,隨著中國人民反對外來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統治的全面展開,木蘭文化被賦予了全新內容。木蘭由“節女”、“貞女”的傳統形象升華為一個民族英雄。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著名表演藝術家常香玉的一出豫劇《花木蘭》,給“最可愛的人”送去了高質的精神食糧。朝鮮三千里江山,那蕩氣迴腸的“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的激越唱詞,生動表達了“家國情懷”。
十年動亂的文化虛無年代,作為木蘭文化的一些傳統表現形式都被視作封建迷信而遭清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木蘭文化的發展重又走上健康正常的軌道。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人們開始意識到,木蘭文化不單隻是一個教化體系,它還是一份久釀奇香的文化資源。這就開始了木蘭文化的流變。既有承襲、發展,又有創新。河南虞城營郭鎮為木蘭廟重修花木蘭陵園;武漢市黃陂區大規模建造木蘭殿宇等。
隨著美國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熱映全球,木蘭文化藉助高科技手段在異域更廣闊的範圍內獲得了更深刻、更有啟迪意義的發展契機。這也是木蘭文化發展前景廣闊的良好兆象和潛藏無窮魅力與能量的生動體現。
許多地方在譜寫木蘭時代樂章的同時,又開始爭認木蘭是自己家鄉的人,既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她的崇敬與仰慕,又加速了木蘭精神的傳揚,同時還反映出木蘭文化的形成有著廣泛的社會民意基礎,以河南商丘、安徽亳州和湖北黃陂等地爭認尤甚。
不少地方都為木蘭建祠立廟樹坊祭祀。民間民俗和木蘭相關活動也為之興起。在考證木蘭其人的真實性時,有人曾把這種木蘭勝跡的泛布作為木蘭是真實人物形象的重要論證依據,情況已經梳理清楚,虞城木蘭祠始建年代最早,在唐代就已存在。山東微山縣和安徽亳州市等地為其建祠立廟樹坊都是在明清時期。這些建築於明清時期的廟、祠、碑、坊,與木蘭故里虞城的木蘭墓葬等原生遺跡相對應,構成遍布神州大地關於木蘭的存在的證明,成也為後世各代感受木蘭事迹和傳承木蘭文化的精神物象。
豫劇《花木蘭》
1、效忠國家的犧牲精神;
2、愛家敬長的道德情操;
3、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奮鬥氣節;
4、巾幗不讓鬚眉,以行動謀求平等的反封建意識;
5、有膽有識、競爭創新的開拓觀念;
6、正視困難、戰勝困難的雄略心境;
7、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高潔品格。它與中國傳統文化“堅忍進取,重德重生,崇古重老,家庭本位”的價值取向相符相應,極具東方人倫之美,揭示了中華民族綿亘久長,生生不息的隱秘所在。
文學藝術始終是播揚木蘭文化的重要表現方式。描寫和謳歌木蘭動人事迹的詩歌、遊記、散文等作品大量出現,流播古今,影響深廣。
晚唐會昌二年,杜牧游黃州,謁木蘭廟,揮毫寫下《題木蘭廟》。詩云:“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宋代鴻儒程大昌在所著《流繁露》中記曰:“觀杜牧此詩,既有廟貌,又曾作女郎,則誠有其人矣,異哉!”
元代《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亳之譙人也。世傳:可汗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韉藁,操戈躍馬,馳神攻苦,鈍銼戎陣,膽氣不衰,人莫窺非男也。歷年一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勛十二轉。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親。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妝。舉皆驚駭,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以異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之。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謚也。至治癸亥冬歸德幕府官孫思榮來自完州附郡儒韓彥舉所述完志以謂古完廟貌凡五比歲毀其一。睢陽境南東距八十里曰營郭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亦建祠像土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祭乃。”
明代萬曆進士呂坤在《閨範圖說》云:“木蘭,商丘人,父病不能從軍,為有司所苦,木蘭代父戎邊十二年,人不知其女也。”
清乾隆皇帝也有關於木蘭的遺墨:"“克敵垂成不受勛,飄然巾幗是將軍。一般過客留吟句,絕勝江南蘇小墳。”
安徽亳州史記載,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仲春重修《孝烈將軍祠碑》寫道:“閱本集與涌幢諸書,知孝烈家世亳州,以閨閣之秀,代父從戎”。
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列女》卷十一記載:“木蘭姓魏氏,本處子也。世傳可汗募兵,木蘭之父耄贏,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躍馬而往,歷年一紀,閱十有八戰,人莫識之。后凱還,天子嘉其功。除尚書不受,懇奏省親。及還家,釋其戎服,衣其舊裳。同行者駭之,遂以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入宮中,木蘭曰:‘臣無媲君之禮。’以死誓拒之。迫之不從,遂自盡。帝驚憫,追贈將軍,謚‘孝烈’。今商丘營郭鎮有廟存,蓋其故家雲。”
清 光緒《亳州志》卷一 輿地誌:“元候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記,將軍名木蘭,亳之譙人。睢陽境東南距八十里,曰營郭,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接 營郭今為營郭集,在商丘東南七十里。候有造以為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孝烈譙人。而故居在此,可見營郭之地今屬商丘,昔皆屬於譙境。”
2012年末,新洲藏家李森林淘到一冊《木蘭忠烈將軍救世真經》。《木蘭忠烈將軍救世真經》為雕版木刻,寬12厘米,長25厘米,邊角有些破損。封底顯示是民國丙辰年(1916年),由一個名叫“孫業槐”的人出資刊印,木刻的雕版留存在一個名叫“積萬堂”的地方。
這本距今接近100年的冊子,提及花木蘭“乃是天上將星,自昔降生唐代,朱宅脫化女身”。父名朱壽甫,為朝廷節度使,母親趙氏夫人,其兄打仗犧牲,小弟還是一個幼兒,又恰逢突厥作亂,唐王召父領兵,父衰難勝其任,於是她“女扮男形,代父從征”,從而成為“女中傑士,天上真仙”。其神仙封號是“救世天尊”,“奉旨驅邪輔正,專心護國佑民,凡遇人有劫難,暗中解救維殷”,然後“掌管善惡權衡”。
該《真經》的主要內容,摘取於清代出版的《木蘭奇女傳》(1893年品文堂出版)。不過,有些細節稍有差異,比如,《奇女傳》中,花木蘭沒有兄弟,她的父親名叫朱天祿。黃陂區文化館原館長黎世炎稱:可以肯定,這是道教的經書,目的是勸人向善。
虞城木蘭廟會是源於人們對女英雄花木蘭的敬仰和尊重,是人們自發的傳統民俗活動,其歷史可上溯至南北朝時期,至今已有1千多年歷史。
每年的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在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木蘭祠處舉辦廟會。屆時,將有四面八方的村民到木蘭祠拜祭,隨著拜祭人數逐漸增多,一些特色小吃和娛樂項目逐年增多。
1、《木蘭辭》南北朝民歌
3、《雌木蘭》(又名《代父從軍》)明代徐渭編寫的雜劇。
4、《花木蘭》,豫劇。
5、《花木蘭》,美國迪士尼製作的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