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6條詞條名為花木蘭的結果 展開
- 2020年劉亦菲主演迪士尼真人版電影
- 隋朝女將
- 手游王者榮耀中的英雄角色
- 1998年迪士尼出品動畫電影
- 2009年馬楚成執導電影
- 1998台灣版袁詠儀、趙文卓主演電視劇
- 《木蘭辭》中人物
- 1996年內地版時愛紅主演電視劇
- 豫劇傳統曲目
- 1998香港TVB版陳妙瑛、王喜主演電視劇
- 1956年劉國權、張新實聯合執導電影
- 1964年岳楓執導電影
- 植物
- 英雄殺花木蘭
- 玄鳥傳說演唱歌曲
- 女子組合‘Angel Girl’演唱曲目
- 1939年麥嘯霞執導電影
- 2008年戲曲電視劇
- 張曼莉演唱歌曲
- 李玉剛全新單曲
- 豆科木蘭屬載頻品種
- 胡蘭木
- 1927版電視劇
- 斯普公司開發的遊戲
- 格格演唱歌曲
- 廈門花屋
- 葉蓓的歌曲
- 神領天團英魂之一
- 鄭融的歌曲
- 1951年陳皮、顧文宗聯合執導電影
- 單機遊戲花木蘭
- 2011年中國大陸電視劇
- 芭蕾舞劇
- 明天出版社出版圖書
- 劉增瞳演唱歌曲
- 1961年黃鶴聲執導電影
花木蘭
隋朝女將
花木蘭(412年-502年),別名木蘭。隋朝女將,中國古代巾幗英雄。
北魏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所以木蘭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凱旋后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502年,逝世,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大事件
-0412
出生
412年出生於河南商丘市虞城縣。
-0429
北魏破柔然之戰
北魏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所以木蘭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戰,勝利回家。
-0429
拒絕賞官
皇帝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0502
逝世
逝世,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雕像
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哪能上戰場呢?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於是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12年的軍隊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2年後勝利還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想請她做大官,不過被花木蘭拒絕了。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
《四聲猿傳奇》徐渭
《康輶紀行》姚瑩
《過庭祿》宋翔鳳
《演繁露》程大冒
《完縣誌》
《大清一統志》
《商丘縣誌》
《木蘭辭》
《河南通志》
《木蘭從軍》
木蘭祠
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里戲珠,布局對稱,造型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鑒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中國部分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大多數學者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
河南商丘市虞城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木蘭之鄉”。人們為了紀念花木蘭,在河南商丘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木蘭巨型雕像等。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
2009年10月26日上午,新落成的虞城縣木蘭文化廣場鑼鼓喧天,彩旗招展。備受矚目的中國·商丘第五屆國際木蘭文化節在這裡隆重舉行。木蘭文化源遠流長,木蘭故事家喻戶曉。“虞城縣木蘭傳說”是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國務院確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更好地弘揚木蘭精神和民族文化,商丘市從2000年開始舉辦木蘭文化節系列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
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讚:“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隨著商丘虞城縣“中國木蘭之鄉”的美名不斷遠傳,木蘭品牌已經深入人心,巾幗英雄花木蘭留給後人的除了精神財富,還著實讓聰明的家鄉人借古人之名,唱響新時代的木蘭品牌戲。
近幾年,隨著人們品牌意識的增強以及受河南林州巧打“紅旗渠”牌、山東泰安巧打“泰山”牌的成功經驗的啟示,商丘虞城人逐漸意識到“花木蘭”這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如果用來作旅遊產品品牌將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該縣多次聘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就如何利用花木蘭做文章進行學術研討,撥專款用於花木蘭商標註冊,通過《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介大力宣傳虞城就是花木蘭的故鄉,宣傳虞城的花木蘭產品和木蘭文化,達到了以宣傳花木蘭帶動宣傳虞城、宣傳虞城產品的目的,大大提高了虞城在海內外的知名度。
嘗到甜頭的農民紛紛意識到品牌在促銷中的作用,於是全縣掀起了農產品註冊商標熱。到2009年底,該縣已有50多種農產品註冊了“虞國花木蘭”和“木蘭”商標。
木蘭故里虞城縣正悄然興起“木蘭”熱,大至商店賓館,小至店鋪小巷,都以“木蘭”為名,木蘭食品公司、木蘭賓館、木蘭大道、木蘭武校、木蘭小吃店等以木蘭命名的企業、產品及各種設施近600種。大有借“木蘭”之名,成就你我事業的可喜景象。
挖掘—盤活—做大,最終實現文化與經濟比翼齊飛,木蘭文化在虞城縣擲地有聲風生水起!
木蘭的故鄉到底在哪裡?歷史上曾經爭論不休。徐鵬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華活頁文選》中的文章《木蘭詩》里指出:“關於木蘭的姓氏和籍貫……有人說她是譙郡人,有人說她是宋州人,有人說她是黃州人,有人說她是商丘人。”據史料記載,無論是譙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虞城縣營廓鎮周庄村小魏庄這個地方。
木蘭祠位於虞城縣營廓鎮周庄村,現存有記載木蘭身世的元、清記事碑兩通,並有木蘭當年辭世的陵墓。據史料記載,唐代在此處建有木蘭廟。金泰和年間,重修大殿、獻殿各3間,並塑木蘭像。元代元統二年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修祠立碑。至民國初年,木蘭祠已經佔地萬餘平方米,另有祠地400多畝,原祠三節院落,有座北朝南大門、大殿、獻殿、后樓和各院東西配房等百餘間。大殿內塑有木蘭閨裝坐像,獻殿塑有戎裝像,后樓塑有木蘭全家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名人撰文、題詩、書畫及香火碑60多通。1943年該祠不幸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通為元代《孝烈將軍祠像辯證記》碑,碑文詳細記載木蘭的身世、英雄事迹及歷代修祠情況;一通為清代《孝烈將軍祠辯誤正名記》碑,於嘉慶十一年立。
大量的史料證明,木蘭故里在虞城早已為大家所認同。1981年出版的《中國名勝詞典》把木蘭祠作為詞條已列入其中,並註明其在虞城。1990年出版的《中國測繪地圖冊》,在虞城西南部標著:木蘭祠。
“木蘭文化”的影響力在於其深邃的“木蘭精神”。20世紀90年代初,虞城就率先開始嘗試挖掘和開發木蘭文化,宣傳木蘭精神,打響文化品牌,並在文化保護和弘揚中探求“文化興縣”之路。2007年,虞城被中國民協正式命名為“中國木蘭之鄉”,並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木蘭祠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2008年6月,“木蘭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虞城積極把特色文化轉變為經濟發展的“引擎”,使過去的國家級貧困縣成為“中國鋼捲尺城”、“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潛力縣、最佳投資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蘋果生產20強縣”,全國糧食先進縣,河南省“軟環境治理先進縣”、“平安建設先進縣”、“對外開放重點縣”、“中原最具投資價值縣”。流淌著木蘭精神血脈的虞城大地,真正實現了文化與經濟比翼齊飛!
“近年來,虞城縣在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的同時,緊緊抓住‘花木蘭故里’這一文化資源上的優勢,通過制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舉辦高規格的木蘭文化節、經貿洽談會及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加強對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不斷唱響‘木蘭’文化品牌。”虞城縣縣委書記何振嶺說。
木蘭故里
多年來,虞城把打造木蘭文化品牌作為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確立守護民族傳統文化的理念,致力木蘭文化品牌的塑造。
坐落在虞城縣營廓鎮周庄村的木蘭祠,始建於唐朝初年,是當地人民為紀念木蘭而捐資建成的一座宏偉祠殿。佔地萬餘平方米,大殿、獻殿等房屋200餘間。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府、名人撰文、題詩、書畫及香火碑等60餘通。1943年該祠不幸被毀於戰火,現存元代《孝烈將軍祠像辯正記》碑、清代《孝烈將軍祠辯誤正名記》碑。
恢復和重建這一歷史建築,對於學習和宣傳木蘭精神、教育後人和影響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縣委、縣政府多方籌集資金300多萬元,於1992年啟動了木蘭祠修復工程。陸續修建了木蘭公園、木蘭陵園、木蘭碑林等。經過歷屆縣委、縣政府的不懈努力,目前,木蘭祠景區佔地面積已達7000平方米,景區內有木蘭祠大殿,毛澤東手書《木蘭詩》詩壁,當代著名畫家劉旦宅所作“木蘭從軍”壁畫,我國當代著名將軍、作家、書畫家為歌頌木蘭精神而題贈的書法碑林等景點。打造木蘭文化平台,縣裡投資3000萬元修建了木蘭文化公園,公園佔地面積200畝,由上海同濟大學設計院負責設計,主要景觀包括由中央美院美術大師張大生教授設計製作的木蘭文化景牆、木蘭辭景觀牆、歷史文化景牆、木蘭大型雕像等建築。其中,中央看台位於文化廣場的中部。木蘭文化牆高3.05米位於看台背面,通過16幅浮雕再現木蘭從軍的故事。歷史文化景牆位於文化廣場東西向軸線兩側,通過四面景牆展示虞城歷史名人和重要文化事件。投資100萬元安裝完成了60平方米室外彩色大屏幕。投資285萬元完成了木蘭大劇院附屬設施建設工程。投資200萬元對木蘭祠進行了維修、綠化。投資4000餘萬元新建了四星級“木蘭國際大酒店”。投資8100萬元對城區道路和節會期間所經道路進行了修整、綠化。
恢復重建后的木蘭祠,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河南省政府首期掛牌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到此觀瞻拜謁的人士絡繹不絕。
2005年以來,虞城累計投資1.5億元,又建成木蘭文化公園、木蘭大劇院等基礎設施,突出了木蘭文化主題,以強烈的文化表現力、衝擊力、震撼力和全面的文化視角,生動直觀地詮釋了木蘭文化的內涵和意義。
2004年,河南省重點文化工程、大型情景音樂劇《木蘭詩篇》以高品位的藝術形式將木蘭文化唱響海內外,美國卡通片《花木蘭》在全球熱映,也使這一經典傳奇盡顯其文化魅力。在木蘭家鄉,為了打響木蘭文化品牌,也展開了一系列聲勢浩大的對外宣傳攻勢。國家郵政局2000年發行了《木蘭從軍》特種紀念郵票。2004年,開展了全國百名將軍歌頌木蘭精神書法作品的徵集活動,並修建了書法碑林。2007年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功舉行“中國木蘭之鄉”授牌暨木蘭文化產業項目啟動新聞發布會。2009年9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花木蘭高峰論壇”上,專家、學者對虞城縣在保護和傳承木蘭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虞城縣委、縣政府與北京星光國際傳媒聯合投資1.2億元,攝製了電影《花木蘭》。去年年底,虞城縣政府與河南省影視集團初步達成聯合拍攝50集電視劇《木蘭傳奇》的合作意向。2011年10月至11月,虞城舉辦了“木蘭文化北京行”系列活動。另外還相繼舉辦了“木蘭小姐”徵集評選、“木蘭創業之星”評選等活動。
2011年9月,虞城與商丘市豫劇院合作精心排練了新編大型古裝豫劇《花木蘭》,在“兩岸戲曲展演周”活動中,該劇赴台灣演出,使木蘭文化和豫劇一起走紅台灣寶島。這些宣傳活動讓“木蘭之鄉”聲名遠揚。
為了更好發掘和保存木蘭文化,珍惜這一寶貴的文化資源,虞城縣委、縣政府從1993年起就組織成立了“木蘭文化研究會”,從木蘭的生平、故里、精神內涵、社會影響、歷史遺跡等多個方面開展研究工作,現已出版《木蘭文獻大觀》、《巾幗英雄花木蘭》、《木蘭文化節資料彙編》、《金菊園木蘭特刊》等書籍,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規模。
通過熒屏和戲曲形式再現的木蘭形象,彰顯的是木蘭精神和虞城時代風貌相結合的新時期木蘭文化內涵。這些精品,成為虞城木蘭文化的“形象代言”,讓“中國木蘭之鄉”的名片走向了全世界。
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的石門山,距武漢市中心僅55公里,距天河機場僅45公里。整個景區佔地面積4800畝,分為風景遊覽區和休閑度假區。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屬大別山南麓一脈,這裡溝壑縱橫,林木茂盛,一年四季流水不斷,呈現的是一種山水交融的濕地生態。景區年平均氣溫介於15-22℃之間,七月份平均氣溫25.8℃,年降水量平均2000毫米左右。
木蘭天池
木蘭天池有一條長達10華里的大峽谷,由飛瀑、溪潭、怪石、奇木“四絕”構成的自然景觀達200多處,可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峽谷兩頭挑著明鏡一般的高山湖泊,大小天池的上下落差約有380多米。這裡素有“湖北的九寨溝”、“武漢的廬山”之說。據當地百姓口頭相傳,這裡是木蘭將軍的外婆家,是木蘭將軍小時候生活、習武的地方,還是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同志生活戰鬥過的地方,至今還保留著許多革命遺址呢!也有太平天國洪秀全時期的許多古寨遺址。所以說木蘭天池每一個景點就是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祖沖之《述異記》和李亢《異志》皆提到木蘭姓花,清代《曲海總目提要·雌木蘭》則說:“木蘭事雖詳載古樂府。按明有韓貞女事,與木蘭相類,渭蓋因此而作也。木蘭不知名,記內所稱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一說為木蘭本姓朱,清康熙年間的《黃陂縣誌》曰:“木蘭,本縣朱氏女,生於唐初,……假男子代父從軍,……至今其家猶在木蘭山下。”
焦竑在其《焦氏筆乘》中也說道:“木蘭,朱氏女子,代父從征。今黃州黃陂縣北七十里,即隋木蘭縣。有木蘭山、將軍冢、忠烈廟,足以補《樂府題解》之缺。”另有木蘭是姓魏的說法,也有一說為木蘭姓韓。
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廣遠,一千多年以來有口皆碑,但對於她的姓氏、故居、出生年代,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複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聲猿》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一說朱文祿)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再說“朱”姓木蘭。唐白居易在《戲題木蘭花》中云:“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杜牧也寫有《題木蘭廟》一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推上祝明妃。”這說明木蘭的故事在唐代已經膾炙人口了。杜詩里的木蘭廟在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至今還有木蘭祠、木蘭墓和將軍坊等遺址。有木蘭山、將軍冢、忠烈廟,足以補《樂府題解》之缺。”根據上述史料,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木蘭應姓“朱”。
此外,還有“韓”姓木蘭、四川閬中人,複姓“木蘭”、鮮卑族人等說法。查閱最具權威性的《辭海·詞語分冊》,其解釋為:“木蘭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無確證。
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說:“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歷年以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勛十二轉。朝覲,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視。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裝,舉皆驚駭。咸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衛兵振旅還,以異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之。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謚也……”花木蘭的事迹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元代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上的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辨。
《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石碑,碑文後附有《木蘭辭》全詩。碑文開頭說:“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睢陽境南,東距八十里曰營廓,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亦建祠像,土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祀,乃將軍生朝。”
盛樂博物館的花木蘭像
在據《商丘縣誌·列女》卷十一記載:“木蘭姓魏氏,本處子也。世傳可汗募兵,木蘭之父耄贏,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躍馬而往,歷年一紀,閱十有八戰,人莫識之。后凱還,天子嘉其功。除尚書不受,懇奏省親。及還家,釋其戎服,衣其舊裳。同行者駭之,遂以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諸宮中。木蘭曰:‘臣無媲君之禮’,以死誓拒之,迫之不從,遂自盡。帝驚憫,追贈將軍,謚‘孝烈’”。
意思是木蘭姓魏,替父從軍后辭官不受,皇上知道真相后又想把她召到後宮中,但木蘭寧死不從,自殺身亡,皇上大驚,於是追贈木蘭“將軍”稱號。
現河南虞城仍建有木蘭祠,祠中設木蘭像,並倖存兩塊祠碑,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二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當地的各種民間傳說和歌謠中也留有木蘭從軍的故事。
隋朝,我國出現了一位女扮男裝的巾幗英雄,這就是家喻戶曉的花木蘭。後人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虞城縣營郭鎮建造了木蘭祠。
該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今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
至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
嘉慶十一年(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經多次重修擴建。至清代時,佔地為一萬多平方米。原祠有大門、大殿、獻殿、后樓和配房、僧人住室等百餘間。圍牆內外,植有高大的唐槐翠柏。大門過道內,有花木蘭的戰馬塑像,按上有花木蘭全家塑像。祠堂內外有十餘塊歷代名人、官吏讚美花木蘭的詩文、書畫碑刻。
唐朝著名的詩人杜牧留詩道:“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清朝查岐昌詩曰:“帕首弓腰出閣姿,卷漳營郭記完碑。女郎剩取花名在,歲歲春風一度吹。”
原祠毀於1943年戰火。現在石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祠像辨證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高3.6米,寬1米,1982年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十七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一是清朝《孝烈將軍祠辯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高2.14米,寬0.78米,碑座方隊兩碑的主要內容都是考查辯正木蘭的時代、家鄉、事迹及木蘭祠、木蘭像等。
據碑文、《歸德府志》和唐朝以來的有關文獻分析,花木蘭不姓花,而是姓魏,名木蘭,生於北周,死於隋代。故里在虞城營郭北魏庄(今廢)。北周時可漢募兵,本是木蘭父被徵招,但他年老體弱,難以應徵。而唯一的能代替他的木蘭胞弟又年輕。無奈,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十二年,屢立戰功。自邊防歸來時,北周已亡,拜見了隋朝文帝。文帝封她為尚書,她堅辭不授。歸家后,脫去戎裝,換上舊時衣裳,又現女兒真面目。后朝廷聞之,召她入京,欲納她為妃,木蘭以死拒之。
據今人尚起興考證,流傳千古、家喻戶曉的《木蘭詩》,系木蘭根據其自身經歷寫成。唐代追贈木蘭為將軍,謚孝烈,並在其故居建祠紀念之。
年代爭議
至於出生年代,姚瑩在《康輶紀行》中說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時人;宋翔鳳的《過庭祿》中則說她是隋恭帝時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則說她是唐初人。
而根據北朝民歌《木蘭辭》(又作《木蘭詩》),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拒絕。
木蘭歸鄉
1、河南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是木蘭故里,有花木蘭祠為證。在京九鐵路線上,有個虞城木蘭站,不遠處即為花木蘭祠,是隋朝木蘭故居所在地。祠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大殿、獻殿、后樓和各院落,共有百餘間。大門過道內,塑有花木蘭的高大戰馬;大殿內,塑有花木蘭戎裝出征像和兩側侍衛;后樓塑有花木蘭少女像、全家合歡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吏、名人讚美花木蘭的撰文、題詩、書畫等碑刻十餘通。如唐代杜牧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佛雲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毀於1943年一場戰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2007年5月2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做出決定,命名虞城縣為“中國木蘭之鄉”,並同意虞城縣掛牌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這意味著,木蘭故鄉在虞城已經獲得權威機構的最終認可和確定。
木蘭葬於延安,聖地有勝跡。木蘭家住延安城南萬花鄉花塬頭村,為花姓,北魏人。死後葬於村旁山上,稱“花家陵”。皇帝還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1984年,在延安萬花山修復了木蘭陵園。該園雕梁畫檔,典雅壯觀,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花將軍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詩人歌頌花木蘭的詩詞。園內遍植滿了木蘭喜愛的牡丹花,塑有木蘭戎裝石像,躍馬橫劍,逼真再現了木蘭當年的英雄氣概。
木蘭外婆家——木蘭天池
木蘭亳州人之說主要有下列根據:
(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統志》載:“木蘭姓魏,亳州人。嘗代父戍完(縣),唐封孝烈將軍”。
(二)清代,《大清一統志》引《大明一統志》云:“木蘭姓魏,亳州人。漢文帝時,匈奴寇北邊,發內郡戍之。木蘭代父為戍卒,以功為小校,所戍是完縣,故完人祀之。孝烈將軍,唐所封也。”
(三)明清以來的《鳳陽府志》《潁州府志》《保定府志》異口同聲,均言“木蘭姓魏,亳州人。”《歸德府志》云:“木蘭,亳之譙人也。”
(四)古代《亳州志》《完縣誌》均言:“木蘭姓魏,亳州人”。
(五)清代由皇帝欽定的大型圖書《古今圖書集成》內言“木蘭姓魏,亳州人。”
(六)明代巡按御史(皇家史官,自稱柱下史)何出光曾作《木蘭祠賽神曲》12首,他在序文中說:“木蘭,亳人,魏氏女。”
(七)完縣(今名順平縣)木蘭祠元代碑刻《漢孝烈將軍記》言:“神姓魏,字木蘭,亳州人。”
(八)木蘭戍邊燕山,《燕山叢錄》一書對木蘭的記載較為詳細,云:“完縣東門外有孝烈廟,榜曰孝烈將軍。”《大清一統志》引《大明一統志》云:“縣東或雲即木蘭女嘗代父戍此。唐封孝烈將軍。”有古碑稱曰:“木蘭姓魏,亳州人。”
(九)歷代學者,如元代學者達世安、明代學者朱國楨、明代詩人吳姚奎等,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白無誤地稱:“木蘭姓魏,亳州人。”
(十)木蘭家鄉亳州及木蘭戍邊之地燕山一帶均有很多傳說,不約而同地認為:木蘭是漢代女子,從軍的背景也是匈奴犯境。
3、湖北黃陂縣
據一些史料記載,湖北黃陂縣城北20里為木蘭故鄉,古時曾置木蘭縣。在《湖北通志》、《黃陂縣誌》因黃陂有木蘭廟、木蘭將軍冢。《木蘭古傳》曰:“木蘭將軍黃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傳》稱:“木蘭朱姓,為湖廣黃州府西陵縣雙龍鎮人。”史傳明示則成為湖北黃陂人“與木蘭同籍”的最大理由。黃陂雙龍鎮有座“木蘭山”,山的北坡有一大土冢,冢前墓碑銘刻“敕建木蘭將軍墓碑序”。木蘭山上尚存“唐木蘭將軍坊”,上鐫“忠孝勇節”。
年份 | 飾演者 | 出自影視版本 |
---|---|---|
1964 | 凌波 | 電影《花木蘭》 |
1996 | 楊麗菁 | 電視劇《天地奇英之花木蘭》 |
1998 | 袁詠儀 | 電視劇《花木蘭》 |
1998 | 陳妙瑛 | 電視劇《花木蘭》 |
2006 | 左小青 | 電視劇《胡笳漢月》 |
2009 | 趙薇 | 電影《花木蘭》 |
2013 | 侯夢瑤 | 電影《花木蘭傳奇》 |
2020 | 劉亦菲 | 電影《花木蘭》 |
劉亦菲飾花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