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菩薩蠻·江南未雪梅花白

《菩薩蠻·江南未雪梅花白》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此詞是懷人之作,寫進了憶梅的內容,而且梅與人合二為一,難分彼此,這又給此詞的讀者增添了撲朔迷離的朦朧之感。

作品賞析


南朝樂府名篇《西洲曲》的開頭兩句寫道:“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那是一篇懷人之作,卻是從憶梅寫起的。小晏此詞也是懷人之作,也寫進了憶梅的內容,而且梅與人合二為一,難分彼此,這又給此詞的讀者增添了撲朔迷離的朦朧之感。“猶記舊相逢。淡煙微月中”,這是回憶離人相聚呢,還是回憶觀賞梅花呢?恐怕很難分得清楚。人梅結合,把人梅化人,把梅人化,這種富有浪漫氣息的筆法使得這首詞具有了自己得特定。“玉容長有信,一笑歸來近”,既寫離人的容顏,也寫梅花的形貌,而且人歸有期、花開有信,當然也就會掃卻憂煩令人頓覺開朗。最後兩句,以“懷遠”點題,以雁來徵信,但突然改變了淡雅的色調,與上文不夠和諧,也就失卻了精彩。

詞牌介紹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唐宣宗大中年間,女蠻國派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頭上戴著金冠,梳著高高的髮髻,讓人感覺宛如菩薩,當時教坊就因此製成《菩薩蠻曲》,於是後來《菩薩蠻》成了詞牌名。另有《菩薩蠻引》、《菩薩蠻慢》。《菩薩蠻》也是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用在套曲中。此調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以繁音促節表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歷來名作最多。
《菩薩蠻》為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后二句與上片后二句字數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前後闋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北宋著名詞人。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格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晏幾道安然辭世,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