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藥店的結果 展開

藥店

藥店

藥店是指零售藥品的門市。中醫史上第一家官辦的藥店誕生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准創建的。

當時,王安石基於變法派內部分裂,愛子王雯英年早逝,尤其是自己久病纏身,決定辭職而歸隱山林。臨別政壇,他命人在首都開封創設一家“太醫局熟葯所”,也叫“買葯所”,可以說,它就是現代中藥店的前身。藥店對聯:“葯靈只在症能對。人健何妨吾亦閑。”(《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聯稿·藥店》)隨著年代的延伸,社會分工的細化,製藥和賣葯漸漸分離,從而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藥店,專以賣葯為業。

基本解釋


英文:pharmacy, chemist’s shop
1.出售藥品的商店。銷售藥材的店鋪。
藥店是指零售藥品的門市。藥店銷售催眠葯、感冒藥、瀉藥、退燒藥等各種藥品,以方便人民群眾購買藥品,以利於人民群眾健康。

由來


中醫史上第一家官辦的藥店誕生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在王安石變法期間,各地曾多次發生自然災害。他雖然表示“夭變不足畏”,但看到那麼多病人痛苦的樣子,常常深感不安。尤其是當他得知病者缺醫少葯,有些人又乘機製造和販賣假藥時,更是百感交集。這時,有人提出建議:應成立一個專門機構,一方面研製一定規格的各種劑型成藥,如丸、散、膏、丹,由國家專利出售,不許個人或其他部門私自製作;一方面在水旱疫癘之災時,給百姓發放藥劑。王安石聽罷大喜,當即採納了意見,並組織專門人員落實。
“太醫局熟葯所”成立后,大大方便了病人,也為政府贏得了豐厚的利潤,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讚許。所以,王安石變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熟葯所”的“生意”卻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到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葯所已增開到七所。幾年後,五所“熟葯所”更名為“醫藥惠民局”,兩所“修合葯所”更名為“醫藥和劑局”。與此同時,類似的藥局猶如雨後春筍,迅速出現在全國各地。
再後來,由於社會分工的細化,製藥和賣葯漸漸分離,從而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藥店,專以賣葯為業。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店經營必須持有葯監局頒發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需持有上崗證

同仁堂


創立於康熙八年(1669年),創始人樂顯揚(號尊育),原籍寧波,其先世以鈴醫為業,創始人樂顯揚曾任清太醫院吏目。同仁堂開設后,獲得宮廷信任,包攬內府用藥,雍正年間且規定太醫院御藥房用藥由同仁堂代制。
藥店
藥店
該店經營飲片配方及成藥,所製成葯,除根據家傳秘方及民間驗方外,尚有清宮御方,其選料十分認真,據傳每年祁州葯市開市時都先讓同仁堂挑選,然後才敞開買賣,炮製嚴格按照“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祖訓,工藝方面從不馬虎,因此產品質量一貫優良。如安宮牛黃丸烏雞白鳳丸活絡丹等遠近聞名,譽滿中外,在北京中藥界,以“樂家老鋪”同仁堂最為有名,樂姓除此總號外,在京尚有宏仁堂、懷仁堂、永仁堂、沛仁堂等10餘家店,均為樂姓各分支所設。另外還在上海、天津、南京、濟南、漢口、西安、長沙、福州等地設有分店。

長春堂


創建於乾隆末年,創始人孫掁蘭,山東招遠人,遊方郎中。先開一小藥鋪賣聞葯(供鼻聞,有清香爽身作用)。以後掁蘭之孫三明為抵制日本聞葯“寶丹”,競奪華北市場,研製成新型聞葯“避瘟散”。後為抵制日本聞葯“仁丹”,又研製成“無極丹”。於是該店聲名大揚,生意日益興隆,在天津、太原開設分店,今仍保持原店名。

九芝堂


創立於康熙初年,創始人為勞澄,最初是一家無店名的小藥鋪,至乾隆四十年(1775)始定名為勞九芝堂,除經營飲片外,還自製成藥,獲利頗豐。但由於資金被勞氏家族大量抽走,使該店業務發展受到不利影響,雖經營時間達二三百年,始終未開設一處分店,店內的製藥部門始終為手工操作,新中國建立后該店製藥部分與他店合併改組成九芝堂製藥廠,門市則專營成藥。

來歷


我國一些老字號的中醫藥店,多以“堂”相稱,諸如“濟生堂”、“同仁堂”、“長春堂”、“四知堂”等。以致有些藥店沿變到後來發展成製藥廠,仍然保留著這些老字號。如北京的“同仁堂”、天津的“達仁堂”、杭州的“胡慶餘堂”、石家莊的“樂仁堂”、安陽的“明善堂”等,至今仍名揚四海內外。
中醫藥店為何稱“堂”呢?這還得從醫聖張仲景說起。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疫癘流行,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他一反封建宮吏的官老爺作風,對前來求醫者總是熱情接待,細心診治,從不拒絕。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在後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後來由於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接應不暇,於是他乾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
後來,人民為了懷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藥店取名為“××堂藥店”,這就是中醫藥店稱“堂”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