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
七夕習俗
乞巧,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乞巧[七夕習俗]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如今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乞巧習俗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新中國成立前,“七夕”是婦女的盛大節日。在廣州,無論貧富之家,姑娘們都會梳妝打扮,點上香燭,“先期備辦種種奇巧玩品,並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製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等,極鉤心鬥角之妙”(見《廣州歲時記》)。
七月乞巧圖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州、鄒城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甘肅乞巧主要分佈於隴南禮縣、西和一帶。“乞巧”是向神靈討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討,巧則是心靈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實質是說有智慧。乞巧是一個流傳甚廣,歷史悠久的古老民俗。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極左思潮和現代文明的雙重衝擊,這一古老民俗在全國已經基本絕跡。
羊皮扇鼓舞
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北端的西和縣,有著悠久的歷史。七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積澱,使西和縣積累了一大批豐富的文化藝術遺產,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動,鄉土氣息濃郁,地方特色鮮明,傳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這種氛圍中,乞巧風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春倌“說春”中國西和乞巧女兒節從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晚上開始,一直持續到七月初七晚上,時間長達七天八夜,是持續時間最長的民俗活動之一。整個活動分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卜巧、送巧七個環節。每一環節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幾個富有特徵性的儀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詞、曲譜、舞蹈形式以及與農耕文明相關的崇拜儀式,還有與生活相關的紡織女工、服飾、道具、供果製作等。其活動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國絕無僅有。
巧果
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巧果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於七月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為“曬書會”。七夕同時也是適宜配藥的日子。據說一種以松柏為藥材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藥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還有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藥。比較實用的藥方有曬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寧波、溫州等地,晚上還會在打掃乾淨的庭院里,擺上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家中親友圍坐在一起。
南朝梁 宗懍《荊楚歲時記》
【唐】徐凝《七夕》
【宋】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唐】崔顥《七夕詞》
【唐】白居易《七夕》
【唐】杜牧《秋夕》《七夕》
【宋】楊璞《七夕》
【唐】曹松《七夕》
【唐】崔國輔《七夕》
唐高宗李治《七夕宴懸圃二首》
【唐】崔顥《七夕》
【唐】崔塗《七夕》
【唐】竇常《七夕》
【唐】杜審言《七夕》
【唐】何仲宣《七夕賦詠成篇》
【唐】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唐】劉言史《七夕歌》
【唐】李商隱《七夕》《七夕偶題》《壬申七夕》《辛未七夕》
【唐】李郢《七夕寄張氏兄弟》
【唐】李中《七夕》
【唐】劉威《七夕》
【唐】劉禹錫《七夕二首》
【唐】盧綸《七夕詩》
【唐】盧殷《七夕》
【唐】羅隱《七夕》
【唐】林傑《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