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縣誌
高唐縣誌
高唐修志始於明天順四年(1460) ,至1959年先後11次修志。其中明天順四年(1460)《高唐州志》及嘉靖《高唐州志》已先後佚失。
嘉靖三十二年(1553)《高唐州志》為現存最早的《高唐州志》 。清康熙十二年 (1673) 《高唐州志》,康熙五十一年(1712)《高唐州志》,乾隆七年(1742)《高唐州續志》,道光十六年(1836)《高唐州志》,光緒三十二年(1906)《高唐州鄉土志》,光緒三十三年(1907)《高唐州志》等均有存。民國25年(1936)《高唐縣誌稿》為手抄孤本,現藏山東省圖書館特藏部,高唐縣史志辦公室於1986年、1999年曾兩次校勘縮版膠印。1959年高唐縣修志委員會修《高唐縣誌》為鉛印本,現存高唐縣檔案局等處。
新編《高唐縣誌》 1982年8月始修,共搜集文字資料5000餘萬字,三擬綱目,四易其稿,於1996年成書。本志上限起於1840年,下限止於1987年,全書除序言、概述外,共設9編,依次為:大事記、建置與區域、自然環境、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居民、人物。
高唐縣位於山東西北部,東與禹城縣、齊河縣為鄰,西與臨清、夏津接壤,南靠茌平縣,北臨平原縣。因地處沼澤之丘而得名。秦屬東郡,東漢屬清河郡,唐屬博平郡,元隸高唐州,明清屬東昌府。1912年撤州為縣。1949年改屬平原省。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撤平原省隨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1987年全縣總面積948.86平方千米,下轄6鎮、 9鄉、746個自然村。高唐地處魯西黃河沖積平原,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泛濫改道,形成微度起伏,不同類型的平原地貌,總趨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屬暖溫帶半乾旱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1987年,有漢族418150人,佔總人口數的99.87%。還有回族、藏族、朝鮮族、滿族、壯族、維吾爾族、俄羅斯族等少數民族。 1987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50427萬元,比1980年翻兩番。糧食總產量206000噸,棉花總產35000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4倍和9倍;工業總產值20464萬元,是1949年的99倍。畜牧業發展迅速,大牲畜至1987年增長到7.4萬頭,並由單純的使役型向役肉、役乳型轉化。 1987年底,全縣實有農田林網化面積5萬公頃,縣境內有多種古稀珍奇樹木,其中,百年以上國槐11株,千年以上國槐兩株。全縣水利建設總投資為4911.10萬元,有排灌溝渠558條,總長1471.28千米。高唐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元至順年間,高唐曾以“蠶繭之富”為山東名郡。清道光十六年(1836),形成了以棉加工為特點的手工業,絹綢、絲、棉及硝鹽、火鹼是高唐的特產。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始用日本人力軋花車制絨、人力織機織布。1987年,全縣有建材、機械、紡織、食品、化工、印刷、釀造等12個行業,150餘種產品。鄉鎮企業達7168處,從業人員23619人,年產值11983萬元。至1987年,全縣境內共有公路14條,總長196.5千米。全縣15個鄉鎮皆由瀝青路相連。長途郵電線路18條,市內電話399部、農話310部。 1987年,全縣有小學625所,普通中學27所。縣圖書館、文化館、文化站、博物館、廣播電視、電影院、劇團等形成了全縣教育文化網路。高唐著名歷史人物有協助曹操統一北方的魏相華歆;唐初哲學家呂才;當代傑出國畫大師、書法家、美術教育家李苦禪。高唐有眾多的人文景觀,如齊盼子墓、三國時的華歆墓、東魏時的房公墓、古靈城遺址及“唐槐宋塔”。發生在高唐境內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咸豐四年(1854)太平天國北伐軍將領李開芳率600騎兵攻佔高唐,清軍統帥勝保率幾萬人圍攻高唐不下,勝保被“逮京問罪”。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朱紅燈、王立言等拳首在高唐琉璃寺設壇練拳,曾一舉攻克張庄天主教堂。1928年李春榮、金谷蘭在高唐谷官屯發動了武裝暴動,震動了北方反動軍閥統治。抗日戰爭時期,劉伯承、鄧小平為掩護陳光、羅榮桓率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由晉西、太行向魯西戰略展開,派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陳賡指揮一一五師、一二九師各一部對日本侵略軍在魯北的戰略支點高唐城發動了一次突然襲擊,震動了日偽在魯北的統治。新編《高唐縣誌》注重對歷史人物作客觀、公正的評價。肯定了華歆幫助曹操統一北方的歷史功績。在編寫上注重突出地方特點。將“棉花”作專節處理。高唐種植棉花較早,明代已大面積種植。萬曆《東昌府志》載∶“東昌府高、恩兩縣土宜植棉,江淮賈客貿易,居人以此致富。”因高唐棉花“甲於齊魯”,故有“金高唐”之美稱。1983年,高唐因棉花豐收,成為全國36個提前翻番的縣份之一。志書將栝樓、驢肉、糠藕、空心面、老豆腐等作為專章記敘,使地方特產發揚光大,現在高唐驢肉、老豆腐已享譽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