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塘鎮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轄鎮

可塘鎮,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轄鎮,位於海豐縣東部,西與城東鎮接壤,西南面、南面分別與陶河鎮赤坑鎮隔河相望和相鄰,北臨烏面嶺山和大嶂山,區域總面積76.86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可塘鎮常住人口為46330人。截至2020年6月,可塘鎮共轄21個行政村、1個社區。

歷史沿革


1958年,建立可塘人民公社。
可塘鎮交通
可塘鎮交通
1984年,撤銷公社制,設區。
1987年,撤區設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可塘鎮位於海豐縣東部。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可塘鎮共有耕地面積4293.33公頃。
可塘鎮
可塘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可塘鎮共轄21個行政村、1個社區。
可塘社區隴東村倉前村上達村下達村埔隴村羅南村羅西村
羅北村羅山村城格山村陳厝坡村長橋村可北村可新村聯金村
下可塘村東新村溪頭村羅東村黃厝港村豐山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可塘鎮戶籍總人口為6.51萬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可塘鎮常住人口為46330人。

經濟


2016年,可塘鎮工農業總產值48.5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8.96億元,社會商品零售
可塘鎮環境
可塘鎮環境
徠總額8.61億元,國、地兩稅徵收1652萬元,農村居民純收入8576元。
2017年,可塘鎮工農業總產值55.4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8.2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8.61億元,國、地兩稅徵收2067萬元,農村居民純收入9004元,較2016年的8576元增加428元,同比增長6%。
2018年,可塘鎮工業企業個數共914家,規模以上企業個數為6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6家。

文化


可塘文化
可塘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文化興盛,形成獨特的人文特色。古潮惠官道通過
可塘鎮
可塘鎮
鎮轄區北部,利兼水陸,至清朝時,可塘墟成為當時海豐縣四市十四墟之一。古驛站及南宋兵士入境較早地推動了可塘文化的發展,歷史上共有舉人貢生12位。清道光舉人黃漢宗的故事流傳甚廣。他博學多謀,善詞訟,好打抱不平,專抨擊時弊,邑人有事,多請其籌謀計策或請代寫呈文,常能轉敗為勝,時人故有“若要通,請漢宗”之說。
可塘民間藝術豐富多采,文化藝術活動和民間文藝富有傳統,地方特色濃郁。傳統的祖祠雕刻、繪畫藝術為可塘文化留下了寶貴遺產。春節舞獅,曲藝班,
端午龍舟賽等活動開展活躍。
粿之韻
海豐地區的粿會因為佳節吉旦的不同,其種類造型和製作技巧也不盡相同,即有了“時節做時粿”之說。一年之中,海豐人以春節的“甜粿”、“發粿”的製作最為隆重。每到農曆十二月廿五、廿六,家家戶戶便開始做甜粿、發粿。

社會


文化事業

1952年,可塘鎮陸續建立了影劇院、錄影室、書店、廣播站。1963年,
區鎮位置
區鎮位置
組建電影放映隊,下鄉巡迴放映。2001年,可塘文化廣場和文化中心相繼投入使用。

教育

2020年,可塘鎮有6所小學,分別是中心小學、聯金小學、溪頭小學、羅東小學、羅北小學、可北小學。有2所初級中學,分別是可塘中學、第二中學。有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鴻志學校。

旅遊


風景名勝

可塘名勝古迹眾多,鄉進士方鼎的墓道碑、宋墓群遺跡、煙墩遺址、驛站遺址、
可塘鎮區地圖
可塘鎮區地圖
龍牙營寨遺址、可塘鳳山烈士墓等保護完善,遺跡尚存。《明清海豐縣誌》記載有羅山石橋等。多處古迹被收入《汕尾文物志》。

交通


可塘鎮境內的主要交通幹線有廣汕公路國道(G324)線、深汕高速、興汕高速和省道S241線,鎮區的主要道路有新西路、新興路、西環路、新市路等。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26日,可塘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