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SCUT)是華南理工大學二級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成立於2008年1月,由原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學院合併成立。

截至2018年10月,學院設有7個系,開設本科專業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有教職工228人,在校生3113人,其中博士生189人、碩士生1041人(全日制726人,非全日制315人)、本科生1831人、繼續教育學生52人。

歷史沿革


學院前身
• 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
教育教學
教育教學
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是原華南工學院成立之初的六個學系之一,最早可追溯到1933年廣東省立襄勤大學工學院的建築工程系。
1938年,合併到台灣中山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時,中山大學土木系、嶺南大學土木系、華南聯合大學和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的土木系合併,組成原華南工學院的土木工程系。
1970年,原廣東工學院的農田水利工程專業併入,開設農田水利工程專業,后改為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
1997年,建築學系、土木工程系、建築設計研究院合併成立建築學院。
組建成立
2008年1月,土木工程系從建築學院分離出來,與原交通學院整合成立了土木與交通學院,原土木工程系的土木工程專業與原交通學院的道路、橋樑專業合併形成土木工程系,恢復設立水利水電工程系。
2010年,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成為廣東省特色專業,獲“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2012年,學院土木工程一級學科被評為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交通運輸工程”成為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
2013年4月,學院工程管理系成立。
2014年,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批准設立了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18年,學院水利水電工程系人事調整,改名為水利工程系。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0月,學院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1個,交通運輸部協同創新平台1個,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其他科研平台10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建築學院共建)
交通運輸部協同創新平台:重交通道路耐久與安全協同創新平台
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風工程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高校現代道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高校現代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亞熱帶道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航空航天先進材料與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智能交通信息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平台:地鐵保護研究所、城市建設研究中心、建築工程研究所、高層建築結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建設經濟管理與房地產研究所、工程材料行為研究所、道路工程研究所、智能交通系統與物流技術研究所、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0月,學院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軟體著作權316件;發表論文969篇,其中SCI和EI收錄論文589篇;新增科研項目810項,到校科研經費2.73億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和經費分別為58項和3859萬元。
2018年度土木與交通學院獲得國家基金委資助項目清單
雙向受力狀態下混凝土干接縫鍵齒剪切破壞機理及疲勞性能研究
自然暴露環境下預應力CFRP加固RC梁長期性能演化測試及表徵
變化環境對珠三角地區極端降雨及多尺度城市洪澇風險影響研究
局部高溫下粘鋼加固盾構隧道襯砌的破壞機制及防控措施研究
基於新型有限應變板殼理論的軟材料生長變形研究
歐氏三維空間中公路線形幾何連續性衰退對行車安全性影響機理及優化設計方法
珠江三角洲地區海綿城市藍綠海綿體空間布局優化技術研究
混凝土損傷破壞強非線性分析的隨機相場理論
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社會責任行為選擇機理、動態演化及治理對策研究
鋼筋增強ECC梁及ECC/混凝土複合梁的高溫性能、損傷機理及火損后修復加固技術研究
面向城市路網的全景式交通控制模式及理論方法研究
考慮空間溢出效應和事故漏報特性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綜合評價研究
浮式平台調諧減振-發電垂盪板及其半主動控制系統研究
溶脹膠粉的吸附偏好及其顆粒效應在瀝青砂膠中關鍵力學行為研究 

教育教學


院系設置

截至2018年10月,學院設有7個系,分別為土木工程系、交通運輸工程系、工程力學系、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工程管理系、道路工程系,開設本科專業7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工程管理。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學院有教職工228人,其中專任教師185人。在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57人,副高職稱82人,博士生導師40人,碩士生導師145人,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廣東省教學名師3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3人、廣東省特支計劃傑出人才1人、廣東省珠江學者1人、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廣東省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3人。學院聘請了一批兼職的知名專家學者,包括雙聘院士4人、名譽教授1人、講座教授4人、客座或兼職教授7人。
雙聘院士
伍小平(中國科學院院士)白以龍(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位秋(中國科學院院士)謝禮立(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家學者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吳波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吳波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吳建營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吳波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徐建閩、徐國元、黃國如、姚小虎
廣東省教學名師:蔡健、王湛、季靜
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蘇成、張肖寧、季靜
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王炯
廣東省特支計劃“傑出人才”:吳波
廣東省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趙俊賢、康瀾、王炯
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潘建榮、盧凱、林培群 

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10月,學院有廣東省名牌專業2個;設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和省級精品課程5門,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實驗中心下設16個專業實驗室。
國家級精品課程:材料力學(含工程力學)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省名牌專業:土木工程、工程力學
廣東省級精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含工程力學)、混凝土結構理論、結構力學、鋼結構
廣東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力學教學實驗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交通運輸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建築全生命周期管理虛擬模擬中心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0月,學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工程碩士授予點5個,廣東省重點學科3個,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1個。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 學位授予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結構工程、岩土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固體力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水利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交通運輸工程、土木工程
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聲工程、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體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工程力學、固體力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等
工程碩士授予點:建築與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項目管理
• 重點學科
廣東省重點學科: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
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土木工程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0月,學院先後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和新南威爾士大學、美國伊利洛伊大學香檳分校、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等共同設立了不同類型的學位項目及學生短期交流項目,在香港和澳門建立了3個境外學生實習基地。
合作交流
層次合作對象合作項目
博士生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博士雙學位項目(CSC博士生聯合培養)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防學院CSC博士生培養項目
碩士生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碩士雙學位項目
英國利茲大學
美國伊利洛伊大學香檳分校3+2本碩雙學位項目
美國密蘇里大學
澳大利亞西澳大學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3+1+1本碩雙學位項目
瑞典皇家理工大學4+2本碩雙學位項目
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研究生短期交換項目
義大利巴里理工大學
本科生英國愛丁堡大學2+2本科雙學位項目
英國伯明翰大學
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
澳大利亞西澳大學3+2本碩連讀項目
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
美國伊利諾伊香檳分校(UIUC)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4+2本碩連讀項目
英國伯明翰大學短期學分課程交換項目
韓國建國大學短期交換項目
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3+1本科交換生項目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短期實習項目
英國考文垂大學聯合課程設計

學校文化


• 院徽
院徽
院徽
院徽主體設計為圓形,外圈為學院中英文名稱: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及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ansportation,SCUT,使用中文簡體字,內圈為學院英文簡稱。

學校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鄭存輝
院長吳波
副院長溫惠英
副院長季靜
副院長姚小虎
專職行政副院長陳珺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張蔚潔

知名校友


駱寧安,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馬文田,廣東省高級專家庫入庫人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杜挺,廣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副廳長。
沈暉,菲亞特動力科技中國區總裁,菲亞特動力科技全球領導委員會成員。
王建祥,北京大學力學與空天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蔡驅,原交通部長江輪船總公司黨委書記(副部級)。
鄧北生,廣東華僑信託投資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黨組書記、高級經濟師。
陳年強,原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研究員、廣東省政協委員。
高志青,廣東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副研究員。

學校榮譽


2020年3月25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曹洪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項目“地下結構截排減壓主動抗浮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榮獲技術發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