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
殷商王室占卜記事用的龜甲獸骨
中國殷商王朝後期(公元前14世紀晚期至前11世紀中期)都城遺址──河南安陽小屯殷墟出土的王室占卜記事用的龜甲獸骨,包括經過整治﹑鑽鑿﹑燒灼﹑刻辭的龜腹甲﹑背甲和肩胛骨等。因文字契刻於甲骨之上,故稱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是現今所見中國最早的具有完備體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辭是現今所見中國最早的時王記實文辭﹐因而成為語言文字學﹑歷史學﹑民族學﹑天文學﹑氣象學﹑農學﹑醫學﹑歷史地理學﹑考古學等多種學科的重要原始資料。殷墟甲骨的發現是近代學術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王八擔”、“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所刻文辭因系記述占卜事項,故稱卜辭。自從“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1年在安陽殷墟花園庄東地H3坑發現一批豐厚的甲骨材料后,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發現,花園庄東地甲骨文屬於“非王卜辭”,占卜主體是“子”,而非“王”。此觀點學者已達成共識,認為是子系商王族之子輩,但具體指哪一貴族人物,則有孝己、子、子敖等多種意見。關於非王卜辭,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由伊藤道治、李學勤等學者提出,但由於非王卜辭較少,一直有學者對其存在表示懷疑,花東甲骨的發現確認了非王卜辭的存在,同時也為解決非王卜辭與王卜辭之間的各種矛盾提供了契機。
經過羅振玉的查訪,始知契刻文字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西北五里的小屯村。羅振玉還辨認出甲骨刻辭中有商人先公先王的名號,確認這些甲骨是商王室遺物。商王占卜用的甲骨在洹水南的小屯村出土,證明了此地即《史記‧項羽本紀》所記項羽與秦章邯軍交戰時所駐之“洹水南之殷墟”,亦即《括地誌》所記“相州安陽本盤庚所都,即北蒙殷墟”。王國維據卜辭中受祭帝王有康丁、武乙、文丁,確認帝乙之世仍建都於此。經過深入研究,學者們找到了武丁至帝辛的各王祭祀卜辭,胡厚宣曾指出盤庚、小辛、小乙卜辭的存在,學者們普遍認為《古本竹書紀年》“自盤庚遷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之說為可信。盤庚至紂,共經歷 8代12王。殷王室占卜記事用的甲骨的發現導致了殷墟的發現,到目前為止,殷墟仍是中國文明社會初創時期可以確認的最早的國都。在殷墟,已陸續發掘出了殷代的宮殿、宗廟、王陵、貴族和平民墓葬、祭祀坑、作坊等遺址及用青銅、玉石、骨蚌等製作的禮器和生產、生活、作戰用具等遺物,為研究殷商社會面貌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殷墟甲骨
私掘的甲骨,無出土記錄,加以古董商為牟利而偽刻、仿刻、真假甲骨混雜在一起,給科學研究帶來了許多困難。科學發掘與著錄 殷墟甲骨的科學發掘,始自1929年,由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持進行。先後共發掘15次,至1937年因日本侵華戰爭而中斷。其中12次發掘獲甲骨 3萬片,現存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這批甲骨因是科學發掘所得,有詳細的出土記錄,且不乏完整的龜甲骨板(第13次發掘的YH127坑,就出土 300 整版刻辭龜甲),為科學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1929年至1930年間,河南省博物館也曾進行有組織的發掘,獲甲骨3650片。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日本的慶應義塾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和東京帝國大學考古教研室亦曾進行過 3次(1938、1940、1941)考古發掘。1950年,中國科學院又開始了對殷墟的科學發掘,並設立了小屯工作站,負責對殷墟進行長期的有計畫的科學發掘,曾相繼在殷墟及其周圍四盤磨、小屯、大司空村、苗圃北地和后崗出土了刻字甲骨。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卜骨卜甲共有7150片,其中有刻辭的5041片。
殷墟甲骨
殷墟甲骨
殷代占卜用的材料主要是龜腹甲(少量為龜背甲)和牛胛骨,卜用甲骨均需經過整治。整治時先將龜腹、背甲鋸開,去掉腹甲外沿,背甲則從中剖開,鋸去首尾兩端,呈鞋底形。削鋸後去掉鱗片,將正反兩面打磨平整。肩胛骨則要先切去一部分骨臼,再切去突出的臼角並削平骨脊,最後將正反面打磨光滑。占卜前在甲骨背面(少數牛胛的正面)施以鑽鑿,鑿窠為長槽狀或棗核狀,每個鑿窠內側鑽一圓鑽窠。占卜時,用燃熾的木枝燒炙鑿鑽處,在甲骨的正面即出現“卜”字形裂紋。鑽處裂紋稱兆枝,鑿處裂紋稱兆干。占卜即視此卜紋判斷吉凶。占卜後,將所卜問事項刻記在甲骨之上。完整的卜辭包括敘辭、命辭、占辭、驗辭等。敘辭又稱前辭,記述占卜的干支日期、貞人名﹔命辭又稱問辭,記述所卜問的事項﹔占辭記述商王視兆后對卜問事項所做的吉凶判斷或推測﹔驗辭記述卜後事情是否應驗。商王極為迷信,遇事必卜問而後行之,因而殷墟甲骨刻辭記述了大量王朝國事和王室活動,如:殷王對天神地祇先公先王先妣的繁縟的祭祀、對內對外征戰、對所屬領地的聚斂和各地的貢納以及田獵巡行、勸農耕作、天象氣候、生老病死等。